閉鎖綜合征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不同于昏迷和植物狀態的特殊意識狀態,病變主要是橋腦腹側的皮質脊髓束受損,使大腦與橋腦及其以下的運動神經聯系中斷[1]。本院收治了16例老年閉鎖綜合征患者,最后出院患者語言能力及肢體活動有所好轉,部分患者能坐輪椅,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院老年神經內科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診治的閉鎖綜合征16例,其中,男10例(62.5%),女6例(37.5%),年齡60~70歲,平均(65.3±4.7)歲,疾病原因分別為:腦橋基底部梗死11例(68.8%),出血3例(18.7%),腦腫瘤2例(12.5%),我科給予患者常規護理之外,增加了專科護理,方法如下。
1.1 給予患者嚴格的生命體征監測 特別是對血壓的監測與調控。患者開始多處于昏迷狀態,痰液較多,又因年老體衰,牙齒易脫落,極易引起窒息,體位上采取左右交替側臥位減輕舌后墜預防異物誤吸;按時進行口腔護理,每日用活性銀離子行口腔護理2次,用甘油涂嘴唇。對咳嗽無力的患者勤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者給予靜脈應用化痰藥物或超聲波霧化吸入,患者頭偏向一側,床邊備吸痰裝置,發現痰液咳出受阻隨時予以吸出,必要時通知醫生進行氣管切開術。
1.2 在護士的輔助下進行肢體運動功能訓練 包括肢體主動及被動運動,防止肢體變形和功能障礙。本科室使用氣墊床,緩解局部所受壓力,同時建立床頭翻身記錄卡,按時翻身、交接,嚴密觀察局部受壓情況,有情況及時處理。建議早行全范圍關節運動,關節活動范圍訓練2~3次/d,先從被動運動開始,隨著運動功能的恢復逐漸減少輔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動運動。踝泵運動, 即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泵的作用,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和淋巴液回流。
1.3 常規腦電治療儀 可以進行對腦部刺激,有助于腦細胞功能的恢復,在本科常規使用,并且效果較好;氣壓泵的使用能促進下肢深靜脈血液的回流,減少深靜脈血栓,從而降低血栓致死性疾病的發生率。
1.4 心理護理 患者均有交流需求,由于突然失語四肢癱瘓,患者不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但能夠理解他人的講話,所以勿在患者面前討論其病情,避免產生恐懼和抑郁的負性心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主要通過病人的表情手勢、體態等方式來判斷其心理狀態及對護士的要求。平時簡單的對話就用手勢、表情方式交談,復雜的信息交流,如通知做特殊檢查,交待注意事項等,通過文字卡片進行交流。針對病人存在的問題,積極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調整其心理生理狀態,激發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做好家屬及陪護員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對自己的親人冷淡或漠不關心的家屬,護士應從中給他們以道義上的啟發和教育,讓他們配合醫療,減輕病人精神負擔,使其安心治療[2]。
1.5 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估 入院時與隨訪中運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NIH-NINDS)評分[3],該量表內容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面癱、肌力、感覺、肢體共濟障礙、忽略、構音障礙、失語等方面,總分42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高,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 31~42 分。
經過上述綜合護理后,14例(87.5%)患者好轉出院,1例患者在住院期間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自動出院后無法聯系,本組病人在住院期間無深靜脈血栓不良事件發生。康復患者中1例出現腦疝,3例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后經治療好轉后出院。中位隨訪時間61月(6~162月),1例患者出院后死于心血管疾病,至今仍有13例(81.3%)患者存活。入院時腦卒中患者NIH-NINDS評分顯示:中型10例,重型6例,隨訪目前存活患者予以評分結果為:輕型5例,中型7例,重型1例。此13例患者中:目前5例患者口齒清楚能正常交流,3 例患者口齒含糊,但能進行簡單對話,4 例患者能發出單音或雙音節詞;1例患者完全不能發音;8 例患者能自行進食;2例患者能自行行走,5例患者需人摻扶行走,5例患者可坐輪椅,1例病人臥床。
對重癥患者要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尤其應注意患者的血壓及呼吸。保持病房環境整潔,空氣清新,溫度18 ℃~22 ℃;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不應少于30 min[4]。每日用溫水擦洗病人身體,對其進行口腔護理,可用生理鹽水或3%雙氧水溶液棉球作口腔擦洗,3次/d[5]。本科室使用活性銀離子行口腔護理,效果較前者好。地面嚴格執行濕式清掃,病室應盡量減少人群流動[6]。以上措施能保證患者有個良好的就醫環境,減少了感染的風險。
預防感染,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要加強對其各個系統的護理,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觀察病人大小便情況,盡可能避免留置導尿,留置者每天更換集尿袋,每日會陰部溫開水清洗2次,后行碘伏消毒2次,觀察尿液的顏色、量,定期送驗,查有無細菌感染,定期更換消毒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
肢體主動及被動運動: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開始,越早進行越好,此項措施能保持良好的肢體功能體位,防止肢體變形和功能障礙。定時變換體位,每2 h翻身拍背1次,預防肺部感染。翻身時不可拖、拉、推,以免損傷皮膚,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同時還有學者建議注意肢體保暖,應慎用暖水袋,防止燙傷,降溫時,冰袋、冰毯慎用,注意觀察皮膚防止凍傷。
心理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能給予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之能與醫務人員進行較好的配合,同時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及良好的醫患關系。
經過培訓的專科護士給予早期全面康復干預措施,包括肢體的主被動運動,使用腦電治療儀,進行吞咽訓練,早期心理康復,語言早期康復護理,同時配合高壓氧、針灸、理療進行綜合的康復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發展,也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保障,從而促進患者缺損的神經功能逐步恢復。
[參考文獻]
[1] 邵兆新.2例閉鎖綜合征的護理[J].哈爾濱醫藥,2007,27(3):67-68.
[2] Notario-Leal MJ,Arauz-Carmona LM,Granados-Matute AE, et al. Care plan for patients with locked-in syndrome [J]. Enferm Clin,2011, 21(2):104-109.
[3] 蔡業峰,賈真,張新春,等.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 (NIHSS) 中文版多中心測評研究——附 537 例缺血中風多中心多時點臨床測評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1(7):494-498.
[4] 陸玉芳,魏紹輝.閉鎖綜合征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6,20(10):2755-2756.
[5] 黃梅.11例閉鎖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醫學信息[J].20l0,23(3):753.
[6] 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