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可靠性工程分會、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14年全國機械行業可靠性技術學術交流會在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幕。會議同時也是可靠性工程分會第五屆委員會的成立大會。
會上,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賴一楠教授、英國及國內的12 位專家學者,受邀做了大會報告。其中西南交通大學張衛華教授、趙永翔教授和吳圣川副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軌道交通安全及可靠性問題思考”、“焊接結構疲勞失效機制與可靠性安全性研究進展”和“采用同步輻射X 射線三維成像研究焊接缺陷致疲勞損傷機制”的大會報告;來自英國Plymouth 大學的M.N. James教授做了題為“可靠的產品與結構”大會報告。
大會收到學術論文68 篇,涵蓋了機械可靠性基礎理論與方法、軌道交通、軸承、齒輪、汽車及零部件、船舶、空天運輸工具、機床等領域,圍繞機電系統及零部件設計、可靠性試驗評價、結構可靠性與安全性、服役維修管理等做了學術探討,并設立3 個分會場進行了宣讀及學術交流。
由電子科技大學可靠性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辦,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兵工學會維修專業委員會協辦的2014年質量、可靠性、風險、維修性及安全性工程國際學術會議(QR2MSE 2014)于2014年7月22日在遼寧大連召開。會議主要圍繞圍繞工程系統的質量、可靠性、風險、維修性和安全性等相關領域的知識體系、學術前沿和應用案例。
會議共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法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22 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 名代表參加。會議邀請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A.Mosleh 教授、可靠性期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ystem Safety 主編C.G. Soares 教授等8 位可靠性領域的學者做大會主題報告,并設置24 個分會場討論會,主題涉及“可靠性建模和風險分析”、“故障診斷、預測及健康管理”、“穩健、可靠性及全壽命周期設計”、“維修和保修管理”等,還特別組織了“隨機可靠性建模和優化”等分會場專題討論會。
7月22-23日,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召開,會議共吸引了來自我國材料腐蝕與防護領域200 余名代表參加。
會議圍繞“腐蝕電化學在新時期的發展與應用”的主題,就我國腐蝕與防護領域的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及公共服務等熱點問題開展交流,分“海洋環境下材料腐蝕與防護”、“新型防腐蝕涂層技術”、“石油及電力工業的腐蝕監檢測技術”三個主題板塊。旨在把握最新國內外技術成果及發展趨勢,交流新的學術思想,促進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突破,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2014年7月13日,為期三天的2014年中國(成都)電子展落下帷幕。展會以“展示面向工業和軍工應用的電子技術解決方案”為主題,來自全球的600 家展商與15000 名專業觀眾參與其中,各項數據均創造了中國(成都)電子展的歷史新高。2014年中國(成都)電子展電子元器件、物聯網及云應用、智能硬件及應用以及信息安全四大展區囊括了基礎元器件、測試測量、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工具、物聯網、車聯網、云計算、智慧城市、北斗導航、智能終端、消費電子以及網絡游戲、網絡安全服務等數十個板塊,展區規劃細致、全面。本屆展會作為西部最具影響力的電子展會之一,得到了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各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的重點關注。相關領導親臨展會現場,并出席了展會期間的各交流會、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在政策層面、技術層面以及市場層面與眾企業代表分享未來發展趨勢,促進多方溝通交流。
中國電子展上眾商云集,新品倍出。作為中國電子行業的重要展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羅德與施瓦茨、愛斯佩克環境儀器等知名企事業單位,紛紛展示新產品、新技術。著名的制造型企業及研究所以組團的方式參與到展會現場,如中航凱天、三星電子、富士康集團、電子科技10 所等,社會各界的廣泛參成為2014 中國(成都)電子展的一大亮點。
同期,第二十屆國際電子測試與測量專業研討會、第六屆中國(成都)電子連接器研討會、SMT 與電子制造學術研討會、2014 智能家居開發者大會暨智能家居創新大賽、2014 IPC 手工焊接競賽西南分賽區等活動紛紛亮相,讓展會在企業宣傳產品的同時增加了更深層次的意義與內涵。
8月14日,山西省耐火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大會召開。
山西省耐火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經山西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由陽泉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牽頭組建的,聯盟由來自全省耐火材料產業的40 家企業和山西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等8 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聯盟成立的目的是組織聯盟開展技術攻關、交流和應用,實現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達到優質高效品種增加、產業整體升級的目標。
會議同時審議討論了聯盟章程草案,并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和聯盟相關負責人。與會專家還就加強聯盟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整合行業科技創新資源、構建長效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