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之祥/重慶市開縣和謙鎮畜牧獸醫站 王瀟/重慶市開縣溫泉鎮畜牧獸醫站
羔羊痢疾的防治與體會
牟之祥/重慶市開縣和謙鎮畜牧獸醫站 王瀟/重慶市開縣溫泉鎮畜牧獸醫站
(一)癥狀表現
1.流行病學。該病以劇烈腹瀉和小腸發生潰瘍為特征,主要危害7日齡以內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齡的發病最多,7日齡以上的很少患病。病羊及帶菌羊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消化道,也可能通過臍帶或創傷。魏氏梭菌可以通過羔羊吮乳、或食入被該菌的芽孢污染的牧草、飼料或飲水,或飼養員的手和羊的糞便而進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誘因下,如母羊營養不良,羔羊體質瘦弱;氣候過于寒冷或炎熱,羔羊受凍或暑熱;哺乳不當,羔羊饑飽不勻;羔羊抵抗力減弱時,細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羔羊痢疾的發生和流行,可使羔羊發生大批死亡,給養羊業帶來重大損失。
2.臨床癥狀。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1~2 d,病初精神委頓,低頭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發生持續性腹瀉,糞便呈黃色或帶血,惡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排便失禁,有的還含有血液,直到成為血便。病羔逐漸虛弱,脫水,臥地不起。若不及時治療,常在1~2 d內死亡。有的以神經癥狀為主者的病羔,腹脹而不腹瀉,或只排少量稀便,四肢癱軟,臥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頭向后仰,體溫降至常溫以下,常在數小時到十幾小時內死亡。
(二)防治
本病發病因素復雜,應綜合實施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離、預防接種和藥物防治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予以防制。每年秋季注射羔羊痢疾苗或厭氣菌七聯干粉苗,產前2~3周再接種一次。羔羊出生后12 h內,灌服土霉素0.15~0.2 g,每日一次,連續灌服3 d,或羔羊生后12 h內肌注20%長效土霉素注射液1 ml,有一定的預防效果。治療羔痢的方法很多,治療原則為早期診斷,抗菌消炎和對癥治療。
1.土霉素0.2~0.3 g,再加胃蛋白酶0.2~0.3 g,加水灌服,每日兩次。
2.呋喃西林5 g、磺胺脒25 g、次硝酸鉍6 g,加水100 ml,混勻,每次服4~5 ml,每天服2次。
3.10 %氟苯尼考10 mg/kg體重,肌內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次。
4.磺胺脒0.5 g,鞣酸蛋白和碳酸氫鈉各0.2 g,1次內服,日服3次。如果無效,可肌注20%長效土霉素0.1 ml/kg體重,每日1次,連用3次,嚴重時易感羔羊全部注射。
5.中藥療法,每天服3次瀉痢寧,每次服3~5 ml,連服3d為一療程。同時服烏梅散。處方:烏梅(去核)、炒黃連、郁金、甘草、獵苓、黃芩各10 g,柯子、焦山楂、神湯各13 g,澤瀉8 g,干柿餅1個(切碎)。將以上各藥混合搗碎后加水400 ml,煎湯至150 ml,紅糖50 g為引,用胃管灌服,每次服30 ml。如果羔羊拉稀不止,可再服1~2次,也可內服承氣湯加減治療。處方:大黃、酒黃芩、焦山楂、甘草、枳實、厚樸、青皮各6 g,將以上各藥混合后研碎,加水400 ml,再加入樸硝16 g(另包),用胃管灌服。
(三)體會
1.嚴格免疫接種。于懷孕母羊分娩前20~30 d和10~20 d,在兩后腿內側皮下,各接種1次羔羊痢疾氫氫化鋁菌苗,劑量分別為每只2 ml和3 ml。初生羔羊吸吮免疫母羊的奶汁,可獲得被動免疫力。
2.嚴格消毒。采取清掃、沖洗、熏蒸、浸潤、噴霧等方法,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在母羊臨產前,剪去其陰戶部、大腿內側和乳房周圍的污毛,并清洗和用3%的來蘇爾溶液消毒。接羔時注意洗手消毒,臍帶剪斷后要用碘伏消毒,防止臍帶炎,飼喂初乳前要清洗和用酒精擦拭母羊乳頭。一旦發生痢疾,隨時隔離病羔羊,并搞好羊圈的消毒工作,控制交叉感染。
3.嚴格保溫。將放牧中所產的羔羊立即用氈毯包裹,防止受涼。產羔舍配備烘烤箱、烤燈等升溫設施,設法提高圈舍溫度。羊圈盡可能保持干燥,避免潮濕。高溫季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防止羊只過度暑熱。
4.抓好母羊保膘、保健。注意搞好母羊的上膘、保膘工作,飼料配比科學,營養搭配均衡,使所產羔羊體格健壯,抗病力強。定期對母羊投喂中草藥抗病藥物,增強抵抗力,產后投喂過奶止痢的中草藥散劑。
5.科學合理哺乳。產羔后1 h內,必須喂足初乳??茖W合理哺乳,避免羔羊饑飽不均,母羊在羊圈附近放牧,適時回圈哺乳等。對泌乳不足或無乳的母羊進行合理補飼,或對缺奶羔羊進行寄養等。
6.做好羔羊保健。在常發痢疾地區,羔羊生后12 h灌服土霉素0.15~0.2 g,每天1次,連服3 d。或羔羊生后12 h內肌注20%長效土霉素注射液1 ml,增強抗菌能力;同時肌注1~2 ml右旋糖酐鐵注射液,增強抗病能力。
7.及時診斷、科學處方。根據發病情況,早診斷,早治療??咕?,對癥治療,及時糾正脫水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是關鍵。采取中西醫結合,口服加肌注結合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必要時進行輸液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