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軍
(貴州省遵義縣尚嵇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000)
中國畜牧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
鄒 軍
(貴州省遵義縣尚嵇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000)
畜牧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闡述我國畜牧業發展、畜產品貿易的現狀,目前畜產品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
畜牧業;畜產品;現狀;存在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畜牧業生產大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政策的調整,國家投人的增加,畜禽品種、防疫衛生、特別是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技術的普及,使得畜產品及水產品產量有了極大增長然而,我國畜牧業總體上尚處于個體單一經營階段,養殖規模小、管理粗放、資金不足、經濟效益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盡管在一些地區出現了專業化、集約化養殖場,但基礎差、底子薄,受整個大環境影響的因素較多,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充分利用畜產品、水產品資源,擴大其加工生產,以滿足生產建設和人民物質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
2.1 飼料價格高,養殖成本大
當前玉米、豆粕價格不斷上漲,飼料價格上漲較快,尤其是當前雞蛋價格偏低,導致養雞虧本。面對如此之高的飼料成本,想養殖的農民望而卻步,已從事養殖的多數養殖戶只想維持現狀,不愿擴大規模。
2.2 是缺少引進資金,畜禽良種化程度低
由于良種引進資金不足,加之部分養殖戶忽視畜禽品種選育,使得畜禽良種化程度低,品種落后,個體生產性能差,生長慢,出欄率低,造成效益低下。
2.3 是金融部門對養殖戶的扶持不到位
評定的信用戶小額貸款真正到位的不多,大多數養殖戶苦于貸不到款,缺乏周轉和發展資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2.4 是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短缺
當前畜牧業生產發展速度加快,現代畜牧業工程不斷開工建設,對場址選擇、圈舍設計、品種引進等高標準、高要求,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為工程提供優質服務。而作為職能部門的畜牧主管部門,科技人才相對匱乏,不適應當前高效畜牧業的發展要求。
2.5 市場化進程緩慢
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開拓上,開發市場的能力不足,畜產品品種比較單一,檔次比較低,大宗畜產品在肉品衛生、生產標準、品牌包裝等方面與國際慣例還有一定的差距,國際市場的銷售量較少。
2.6 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
今年來,動物疫病頻繁發生,動物疫病防治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不僅造成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現代養殖業日益趨向于規模化、集約化,使用抗生素、化學合成藥物等成為保障養殖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淡薄和經濟利益的驅使,養殖業中濫用藥物的現象普遍存在。濫用獸藥的直接后果是導致獸藥在畜產品中殘留,攝人人體后影響人類的健康,并導致畜產品品質和風味極度下降。近年來,獸藥殘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響畜產品出口的報道越來越多,獸藥殘留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畜禽疾病問題嚴重,獸醫防治體系不健全,與國際獸醫衛生組織要求不符。畜禽疫病的復雜性,影響了畜產品的質量,限制了出口與內銷。今后畜產品市場的競爭將由數量、價格競爭轉變為以品質為中心的非價格競爭,對畜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畜產品藥物殘留和畜禽疫病將是制約我國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國畜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
(1)解決畜產品質量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關鍵是標準化問題。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訂了相應的畜產品生產的質量標準。然而,由于國情不同、區域有差別、消費觀念差異等原因,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畜產品質量標準,還處于多元化階段。因此,我們建立標準體系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參照最嚴格的標準,把我國的畜產品質量提高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樣的產品,不但在質量水平要求低的國家暢通無阻,而且還可以進人對質量要求高的國家;二是針對具體情況參照多元標準,根據我國畜產品進人的國家和地區,參照相應國家的畜產品質量標準。圍繞這個標準,從飼料原料、飼料加工工藝、飼料添加劑、飼料產品檢測;現代養豬工藝流程要求、技術規程;屠宰加工、流通等所有過程組織圈中國門料工業他息業話視生產。即從飼料生產、養豬生產、肉品加工等環節,進行危害因素分析,確定關鍵控制點,控制可能出現的危害,使畜產品受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確保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符合安全標準。
(2)加強畜牧業生產的宏觀調控管理。認真分析畜禽產品的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需求走向與形勢,科學地調整畜牧業生產方向與規模,優化畜禽品種資源,根據國際獸醫衛生組織與國際獸醫檢疫慣例,組織好國內畜牧業生產的獸醫防疫工作與飼料加工的監測工作。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消滅和控制危害生產發展與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性疾病與寄生蟲病。同時,加強對飼料添加劑獸醫藥品的監督管理。根據國際獸醫衛生組織公布的標準,強化抗菌添加劑、激素類促生長劑以及其它高殘留制劑的使用范圍與使用時期,杜絕類似“香港豬鹽酸克倫特羅”和“比利時二惡英”事件發生,生產出安全衛生的畜產品。
(3)進一步加強畜牧龍頭企業的建設,提高畜牧產品附加值。 龍頭企業是指一些具有相當規模、相當大的加工能力和相當大銷售能力的企業。目前,我國具有一定實力的龍頭企業還比較少,滿足不了畜牧業生產的需要。事實證明,一個好的龍頭企業,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畜牧業發展,實現龍頭企業帶基地建設,基地帶農戶,從而達到產、加、銷一體化。龍頭企業的先進設備、集約化生產、嚴格管理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能與國際市場接軌,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4)發展生態養殖與環境控制。畜牧場的主要污染物是糞尿及其產生的有害氣體。以養豬場為例,一個年產萬頭肉豬的養殖豬,排污量至少3萬t,其中排放氮量約110t、磷30t。如不經處理,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成為畜禽傳染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污染源,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其次是飼料添加劑,如高銅、高鋅、砷等,不僅給人體造成直接危害,還能在土壤中聚積造成農作物中含量增加。為了改變規模化畜牧場對環境的污染,應該把畜牧業和種植業結合起來,走生態養殖的道路,把優質的有機肥經發酵后用于種植業或淡水養殖,化污為肥或實行綜合養殖。把畜牧業放在一個大農業生態循環圈中去考慮,充分利用糞尿促進林、果、漁的全面發展,這樣可以使畜牧業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鄒軍(1976-),男,職稱:助理畜牧師,遵義縣尚嵇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研究方向:畜牧、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