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強賀成龍
(1.貴州省遵義縣沙灣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15;2.貴州省遵義縣農牧局,貴州遵義 563100)
豬的雜交利用措施
黃世強1賀成龍2
(1.貴州省遵義縣沙灣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15;2.貴州省遵義縣農牧局,貴州遵義 563100)
豬的經濟雜交就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利用雜種優勢來增加產量的一種方法。所謂雜種優勢,是指不同類群間、品種間、品系間雜交第一代雜種比它的親本具有異常強大的生命力,其生產性能指標超過它的親本的平均值。不同的經濟雜種優勢,但隨著不同品種(品系)間雜交的遺傳特性不同,從而配合力不一樣,因而產生的雜種效果也不同,有的甚至相反,為了獲得最好的雜種效果,必須運用獲得雜種優勢的某些規律,進行必要的雜交試驗。測其配合力,選定配合力好的兩品種(品系)進行雜交。
豬的許多性狀,如產仔數、初生重、生長速度、飼料報酬等,都是由許多對基因所控制,因此,這些性狀遺傳給后代的能力(遺傳力)是不同的,表現的雜種優勢的程度也不一樣。根據雜交效果表現的程度不同,可以分力下列三種類型。
1.1 最容易獲得雜種優勢的性狀
體質的結實性、產仔數、泌乳力、育成仔豬數、斷乳重或斷乳窩重等屬于這種性狀。這些性狀遺傳力低,主要是受非加性基因的影響。近交時退化嚴重,雜交時優勢明顯,純種選育提高則不明顯,這些性狀應重視雜交的配合力測定。
1.2 比較容易獲得雜種優勢的性狀
增重速度和飼料報酬等性狀屬于此種類型。生長速度(指斷乳后到屠宰體重)的遺傳力中等,約為0.3,近交和雜交只有中等影響。這表明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影響也是中等的。飼料報酬的遺傳力是中等偏高,均為0.38,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響,可能獲得雜交效果不大,但飼料報酬與生長速度的遺傳相關較高,因此,在生長速度獲得雜種優勢的同時,飼料報酬也得到改善。
1.3 不易獲得雜種優勢的性狀
外形結構、屠體品質等,這些遺傳力高,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響,雜交時優勢不明顯,純種選育提高容易奏效,在雜交時親本質量的選擇是主要的。
由于豬的品種、經濟性狀不同,其雜交效果則很不相同。有的雜交組合能夠獲得強大的雜種優勢,有的則不然,或者和親本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還會降低。好的雜交組合,要求雜交后代有較高的生產性能和穩定的雜交效果。雜交組合的確定,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2.1 親本的遺傳差異
親本的遺傳差異是產生雜種優勢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親本間遺傳差異越大,相互補充或促進的能力超強,雜種后代遺傳物質基礎越豐富,所得雜種優勢也越大,有益的經濟性狀表現就越突出。
2.2 公母豬的選擇
公豬的選擇。無論采用哪一種經濟雜交方式,都要重視公豬的選擇和培育,要求公豬的生產性能高于母豬,或者某些經濟性狀有獨特的優點。特別是采用豬的人工授的單位,對公豬的選擇更要嚴格,最好是使用經過鑒定的優良公豬作種豬。一般來說,公豬的早熟性和胴體品質對雜種后代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應選擇長得快、飼料報酬高、胴體品質好的豬種。
母豬的選擇。應選擇當地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品種作為雜交的母豬。這是因為它對自然條件最適應,對飼料要求不嚴,數量多,豬源容易解決,所得后代也將在這樣條件下飼養,適宜推廣。在經濟性狀方面要求繁殖力高、母性強等優點。因為這些性狀的遺傳力都很低,母體品種對后代的影響較大。
2.3 個體的選擇與選配
好的雜交組合,還必須有正確的個體選擇和選配,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只有用優良的公母豬雜交,才能獲得有顯著雜種優勢的后代。
由于受母體效應的影響,正交與反交反映在雜交的經濟效果上是不一樣的。有些報道正交效果好,但也有反映沒有多大區別,甚至反交的效果超過正交。因此,在生產中正確確定哪個品種做父本,哪個品種做母本應慎重,仔細安排。
4.1 二品種雜交
用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專門利用一代雜交的“雜種優勢”生產商品豬。這種雜交方法都是選用當地飼養量比較多的純種母豬與另一良種公豬交配,所得雜種一代全部育肥。
4.2 三品種雜交
二品種雜交所得的雜種一代,選擇優良個體作母本,再與另一個品種公豬交配,其后代用來育肥。優點在于母豬來自具有雜種優勢的母豬群,因而可獲得更多的雜種優勢,其生產性能比純種好,有時比兩個品種雜交都還好。
4.3 二品種和三品種雜交肥育性能的比較
許多資料介紹三品種雜交優于二品種雜交。每窩所產豬肉量:純種為100kg,二品種雜交為122kg,三品種雜交為141kg,這是雜交優勢利用之中的一種規律。
除二品種、三品種雜交外,還可以考慮采用輪回雜交,品系間雜交等方法,都很有效。
飼養管理條件的不同,直接影響豬的優良性狀的傳遞和后代雜種優勢的效果。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證明,在同一飼養水平,不同的雜交配合其后代的雜種優勢也不相同。同一雜交組合,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所表現的雜交優勢也不相同,一般飼養水平越高,雜種優勢表現得越明顯。所以在生產中要根據當地飼養條件,選擇適當的雜交組合。另一方面,應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盡量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以便發揮雜種優勢的最大效應。
有些只注意雜交,忽視飼養管理水平,而在低的飼養水平下甚至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