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貴江
(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19)
影響家畜繁殖力的因素
穆貴江
(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遵義 563119)
影響家畜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繁殖方法、技術水平外,公母畜本身的生理條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公母畜的遺傳性、公畜的精液質量、母畜的發情生理、排出卵子的質量、受精卵的數目、胚胎的發育情況以及營養等外界條件,都是影響繁殖力的重要因素。研究這些因素與繁殖力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以期不斷地提高家畜的繁殖力。
繁殖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種、品種及個體之間繁殖力的差異明顯地表現出來。母畜排卵數的差異首先決定于種和品種的遺傳性。例如牛、馬在一個發情周期中一般只排一個卵子,排兩個以上者少見,豬一般排卵較多,而且品種之間差異也很顯著,牛的受胎率亦具有遺傳性,豬乳頭數的遺傳力較高,乳頭數的多少與豬的產仔數多少有關。
公畜精液的質量和受精能力與其遺傳性也有密切關系。而精液的品質和受精能力往往是影響受精卵數目的決定因素之一。一頭精液質量差、受精力低的公畜,即使與產生最多數目正常的卵子數的母畜配種,可能發生不受精,或者受精數顯著低于排出的卵子數,從而導致母畜的繁殖力降低,其所生子代繁殖力的遺傳性一般也較低。
各種家畜的繁殖力都受年齡因素的影響。一般家畜自初配適齡起,隨分娩次數或年齡而提高繁殖力,而以健壯期為最強,此后日趨下降。在母畜,由于多年的延期配種、失配,反而會使繁殖力降低。例如母牛的受胎率,青年牛為70.11%,8歲母牛為73.22%,8歲以后降低為68.7%。2~16歲的公牛的受胎率,每一歲降0.31%。
一般母豬初產時,產仔數都偏少,但逐胎增加,并能繼續達到15胎以后,逐漸下降,我國豬種在老齡還有較高的繁殖力。
環境條件可以影響畜禽的繁殖過程。環境因素中尤以溫度、濕度、光照為明顯。高溫對各種家畜的性活動均有不良的影響。公畜由于溫度升高,影響精子發生,精子活力和密度降低,異常精子增多。高溫對母畜同樣不利,例如在高溫季節使羊受胎率降低,胚胎的死亡率增加。但在妊娠前期若處于95~100℉的高溫和相對濕度50~60%的環境中,能造成胚胎嚴重的死亡。
光照的長短,可以改變季節性繁殖動物發情開始的遲早。例如母馬和母羊發情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溫度。母羊的繁殖季節正處于日照由長變短、由短變長的季節。
光照的延長,不僅可影響性周期,而且可提高精子的品質。例如在短日照季節,對小公豬從10至4月在早晚增加光照到15h,不僅增重較快,而且到32周齡時全部能采精,精液質量很好,并不增加異常精子,但同期僅是自然光照(9.5~12.7h)的對照組,只有55%的公豬能采精。在秋末冬初,延長馬的光照時間,能引起母馬發情和公馬精子數增加。由此證明,光照能促使家畜提早性成熟。
溫度、光照能影響大多數公畜的性機能和精子的發生,因此,公畜也表現一定的季節性,但也能由人工加以控制。
營養條件是家畜繁殖力的物質基礎。例如營養不良會推遲青年母畜初情期的到來,對成年母畜則造成發情抑制,發情無規律,排卵率降低,乳腺發育遲緩,早期胚胎死亡,甚至死產和初生仔畜的死亡率增加。
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也會降低繁殖力。如蛋白質不足,能導致生殖器官發育受阻和性機能紊亂,缺磷引起卵巢機能不全,但鈣的進食過量,又影響磷的利用,銅對卵巢機能有特殊的影響,銅不足可以抑制發情和使繁殖力減退,增加胚胎早期死亡率。缺錳會引起豬卵巢機能紊亂,造成發情延緩,妊娠延遲,或習慣性流產。缺硒會引起早期(妊娠3~5周)胚胎死亡。維生素不足,可使多胎動物排卵數減少。缺乏維生素A和E使豬發情無規律,胚胎發育遲緩,初生仔畜生命力降低。母牛缺維生素A,則造成犢牛生命力降低,胎兒被吸收或發育不正常,陰道上皮角質化。
營養水平同樣影響公畜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精液品質。在日糧中必需的營養物質不足或缺乏,都將降低公畜的繁殖力,但營養過多,養得過肥,同樣也影響公畜的性機能和繁殖力。
一般來說,在幼年時由于營養造成的繁殖機能下降,對以后影響較為嚴重,對成年家畜造成的繁殖機能損傷往往是可逆的,只要給予適當的營養物質,大多數可以恢復正常。
家畜的繁殖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類控制的。合理的飼喂、放牧、運動、調教、使役、畜舍建筑、衛生設施和配種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均對繁殖力產生直接影響。有的可明顯地使家畜繁殖力降低,嚴重的往往造成家畜的不育。
配種時間對繁殖力的關系尤為密切。每種家畜在其發情周期內都有一個配種效果最佳時期。如果配種過遲,卵子的受精能力就減弱,即卵子逐漸衰老,這樣的卵子與正常精子受精,也往往造成早期的胚胎生活力降低,或中途夭亡。同樣過早配種,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內等過久,沒有及時與卵子相遇而完成受精過程,精子也會逐漸衰老,受精力降低,甚至死亡,而失去受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