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根
(四川榮縣度佳鎮畜牧獸醫站,四川榮縣 643109)
山羊規?;B殖關鍵技術
彭正根
(四川榮縣度佳鎮畜牧獸醫站,四川榮縣 643109)
養殖效益在規模,規?;殉蔀楝F代養羊業發展一種必然的態勢。這些年,在地方養殖政策的扶持帶動下,山羊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趨勢明顯加快。本著與山羊養殖適度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相吻合的思路,文章就山羊規?;B殖的幾個關鍵技術環節給予系統論述,為科學養殖、提升養殖效益,提供技術指導。
羊舍選址,山羊怕濕,創造溫暖干燥干凈的環境。由此,羊舍易建高燥處,同時要求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周邊無疫區。標準化羊舍,一般采用東西走向,坐北朝南。
羊床構建,山羊愛清潔,高架羊床,可達到防病、防潮的功效。羊床四周設置100m高的圍欄,同時用竹木或鋼筋作護欄,每欄之間隔出一定的距離,設置1各活動欄門。
食槽設置,用鍍鋅板卷成半圓形或木板制成可升降的食槽,安裝在欄桿外側。飼喂粉料的食槽寬30~35 cm,深15~20 cm,一般外口比里口略高,飼喂顆粒飼料的食槽寬20~25 cm,深10~15 cm即可。所需槽位:羔羊20~30 cm/只,成年羊35~50 cm/只。
設施配備,供水設施,自動飲水器,于料線另一側,高度與羊肩齊平,及時供給清潔飲水。通風設施,屋頂用無動力通風球,使用機械縱向通風。舍內安吊扇,每20m2/個。溫度調節設施,防暑用遮陽網,防寒——門窗用塑膜、產房用紅外線燈加熱。清糞設施,配置刮糞機,確保每天刮糞1次。清理糞便,集中堆積處理。
良種是效益的基礎,有效益就才更有規模。推廣波爾山羊、簡陽大耳羊樂至黑山羊公羊充分發揮雜種優勢,提升繁殖率、生長率。將老、弱、病、殘羊及時淘汰,每年補充青年母羊,使適齡繁殖母羊(1.5~6歲)的比例在羊群中占60%以上
規?;B殖場成本高低在品種與種畜管理上不在飼料上。
堅持全進全出,肥育強度依飼料水平、生長體重、生產成本而定。如果選擇高強度育肥,日增重在200g以上,生長周期短。但是,比較而言,養殖成本較高。育肥期,會使用高比例的精料,期間還應做好腸胃炎、瘤胃積實、尿道結石等疾病。
斷奶后羔羊,直接進入育肥舍飼養。早期飼喂,勤添少加,訓練羔羊逐步適應采食習慣。預飼期,頭1周每天飼喂3~4次,每次約45min吃凈為宜。期間,注意觀察羔羊行為動態,必要時添加鮮嫩牧草。
進入育肥期的羔羊,根據飼養標準,合理搭配日糧。前期肥育為105d,后期育肥為30d。前后顆粒料的配比,注意比例搭配。玉米粒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30%,后期飼喂占日糧的30%;豆柏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12%,后期飼喂占日糧的5%;大麥粒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4%,后期飼喂占日糧的6%;小麥粒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10%,后期飼喂占日糧的10%;玉米皮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5%,后期飼喂占日糧的5%;大豆秸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35%,后期飼喂占日糧的30%;大豆用于育肥后期,飼喂占日糧的10%;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0.1%,后期飼喂占日糧的0.1%;小蘇打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0.6%,后期飼喂占日糧的0.6%;食鹽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0.7%,后期飼喂占日糧的0.7%;碳酸氫鈣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0.9%,后期飼喂占日糧的0.9%;貝殼粉育肥前期飼喂占日糧的1.7%,后期飼喂占日糧的1.7%。
合理控制養殖密度,確保高養殖效益。通常情況下,斷奶羔羊育肥每只占地0.4~0.6m2,育成羊育肥每只占地0.8 m2。每天2次喂料,早晚6~7點各1次,自由飲水,確保水源潔凈衛生。
科學布局場區,嚴格區分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分設凈區和污區,確保分流污水。
嚴格消毒管理,夏天每周噴霧消毒2次,其余季節每周噴霧消毒1次。堅持全進全出,清空圈舍后,徹底清掃、沖洗圈舍1次,加強消毒管理,遏制致病菌滋生。
疫苗免疫防護,重點預控口蹄疫、羊痘等。建議于25日齡,接種羊痘活疫苗1次,50d二免加強免疫。于30日齡,接種口蹄疫O型—亞洲I型二價滅活疫苗,70日齡二免加強免疫,有效防控此類病患發生。
加強驅蟲管理,體外寄生蟲螨蟲、虱子等,建議用伊維菌素、雙甲脒類藥物。體內寄生蟲,建議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伊維菌素等等,早上空腹投藥,驅蟲效果較好。
[1] 趙建新,王兆平,邢紅文. 波爾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試驗[J].草食家畜,201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