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劉學 王燕西南石油大學大慶油田設計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洛原油管道結蠟規(guī)律
李琛1劉學2王燕31西南石油大學2大慶油田設計院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通過建立濮陽原油蠟沉積模型,預測不同運行工況下中洛管道沿線的結蠟厚度分布。同一運行條件下,沿著管道輸送方向,管壁結蠟厚度逐漸增大,到達結蠟高峰區(qū)后逐漸減小;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結蠟最嚴重處略向后方偏移。隨著出站溫度的降低,中洛管線內出現(xiàn)蠟沉積的管段逐漸增長;結蠟最嚴重處逐漸向出站處推移,且蠟層厚度基本相同。
中洛管道;結蠟厚度;結蠟規(guī)律;溫差
長輸原油管道的結蠟問題是影響管線安全經(jīng)濟運行的重要因素,幾乎原油管道的所有安全經(jīng)濟問題,都直接或間接與管道內所輸油品的結蠟過程和結蠟狀態(tài)有關。通過建立濮陽原油蠟沉積模型,可預測不同運行工況下中洛管道沿線的結蠟厚度分布。
通過大量的不同油溫、壁溫、油壁溫差、壁面剪切應力等條件下的原油結蠟實驗,建立的濮陽原油的蠟沉積模型為

式中W為原油的蠟沉積速率g/(m·h);τw為管壁處剪切應力(Pa);μ為管壁處原油的黏度(Pa·s);為蠟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即溫降1℃析出蠟晶的百分數(shù);為管壁處原油的徑向溫度梯度(℃/mm)。
現(xiàn)場熱油管道沿線油溫不同,不同截面處的溫度場、流場及原油流動性不同,因而蠟沉積速率和結蠟厚度也不同,而管道沿線的結蠟狀態(tài)又影響到整個管道系統(tǒng)的熱力、水力工況。在建立結蠟動力學模型的基礎上,通過模擬管道沿線的流場和溫度場,進行相應條件下的蠟沉積速率與結蠟厚度的計算,尋求現(xiàn)場條件下的管道結蠟規(guī)律。
由于中洛線六個站間運行參數(shù)相差不大,故選取濮陽至滑縣站間管線進行結蠟規(guī)律研究。依據(jù)現(xiàn)場數(shù)據(jù),輸量Q=13000t/d,取冬季平均地溫,出站油溫分別取54、51、48℃,從三種運行條件下管道結蠟厚度曲線可以看出:在靠近出站口的管段上由于壁溫高于原油析蠟點,所以管壁處無結蠟層生成。而后沿管道輸送方向,結蠟厚度逐漸增大,到達結蠟高峰區(qū)后結蠟層又逐漸減薄。這是因為,隨著油流向前,油溫下降,蠟分子濃度梯度有所增大,結蠟層逐漸增厚;再往后由于原油與管壁的溫差進一步減小,溫度梯度減小,結蠟層厚度逐漸減薄。
隨著出站溫度的降低,中洛管線內出現(xiàn)蠟沉積的管段逐漸增長;結蠟最嚴重處向管道出站口偏移;運行時間相同時,結蠟最嚴重處的蠟層厚度基本相同。
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同一運行條件下結蠟最嚴重處略向后方偏移。這主要是因為,結蠟層具有保溫作用,隨著結蠟厚度的增大,油溫升高,結蠟高峰區(qū)對應的油流溫度略向后方偏移。從出站溫度48℃時、運行10天后結蠟最嚴重處蠟沉積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可以看出,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運行10天后結蠟最嚴重處蠟沉積速率逐漸減小。這是因為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結蠟厚度逐漸增大,油流與外界換熱的熱阻增大,結蠟層表面溫度上升,與油流的溫差減小;同時結蠟厚度的增大也使得管道壁面的剪切應力逐漸增大,從而使得蠟沉積速率逐漸減小。
(1)同一運行條件下,沿著管道輸送方向,管壁結蠟厚度逐漸增大,到達結蠟高峰區(qū)后逐漸減小;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結蠟最嚴重處略向后方偏移,管壁蠟沉積速率逐漸減小。
(2)隨著出站溫度的降低,中洛管線內出現(xiàn)蠟沉積的管段逐漸增長;結蠟最嚴重處逐漸向出站處推移,且蠟層厚度基本相同。
(欄目主持 楊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