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占 禮
(包頭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機融合
雷 占 禮
(包頭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簡要介紹了國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地位、作用及特點,結合控制性詳細規劃面臨的困境,探討了其與城市設計有機融合的方法及途徑,并以南海公園為例作了說明,為相關規劃編制及實施提供了借鑒。
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有機融合
1.1 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發展歷程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了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控規)的實踐和探索。1991年10月施行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首次將控規編制納入法定規劃編制體系。此后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法規文件逐漸明確了控規的編制內容和要求,強調控規在土地市場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一版《城市規劃編制辦法》,著重強調了控規的強制性作用,規定“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應當作為強制性內容”。
1.2 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地位及作用
控規主要是通過具體、詳細的土地使用分配和安排來實現對城市發展的引導和控制,為城市土地的有償使用和開發管理提供依據。控規是“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做出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四章第4節第四十二條)。即:它是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最直接的依據,也是土地出讓的前提條件。它一方面對總體(或分區)規劃加以深化,以定位、定量等方式將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結構、用地布局、功能意圖等宏觀的內容轉譯為對城市建設三維空間的微觀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對修建性詳細規劃中的建筑平面造型、道路基礎設施布局、環境小品布置等做出指引[1]。
1.3 城市設計的內涵及特點
城市設計是對一定地域空間內的各種要素進行綜合設計,使城市的各種設施在空間和功能上達到協調一致,是一種關注城市規劃布局、城市面貌、城鎮功能,并且尤其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原理。相對于城市規劃的抽象性和數據化,城市設計更具有具體性和圖形化。城市設計注重城市形態環境塑造,具有彈性化、藝術化等特點。
2.1 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面臨的困境
2.1.1 難以滿足土地混合使用的彈性發展需求
城市經濟活動越來越活躍,對土地的集約和高效利用促生了諸如生活綜合體——既具備居住功能,也兼具商業、公共服務等多種用途,控規僅僅以增加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不能滿足發展需求。
2.1.2 控規欠缺對城市形態環境的塑造
隨著城市的發展,新技術和價值觀變化迅速,而控規僅以引導性規定控制城市形態顯得過于單薄和無力。
2.1.3 管理實施程序不完善,成果可操作性弱
控規成果的實施性、操作性不夠強,面對現實建設項目的不確定性和經濟快速不得不進行經常性的調整。
2.2 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機融合
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逐漸由外延式的擴張轉變為內涵式的質量提升。強調數據平衡、偏重于二維平面的控規需要與具有立體性、藝術性、文化性的城市設計相互借鑒與融合[2]。一方面,城市設計能夠將控規中抽象、空乏的技術經濟指標轉換成可視、可觸、可感的空間形態;另一方面,城市設計不僅對城市的空間形態進行組織和再創造,還可指導區域內的整體開發和有序建設,形成良好的城市經營和管理模式,從某種意義上具有城市規劃管理的職能,是對控規的有益補充。
3.1 南海公園概況
南海公園位于包頭市東河區南側,黃河之濱,占地面積2 000 hm2,其中水域面積580 hm2,濕生草地面積1 000余公頃。北有青山朦朧輝映,南有黃河玉帶環繞,風景獨秀,集旅游觀光、生態休閑、科普宣傳于一體,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譽,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和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包頭市東河區的“內湖”,在包頭市具有重要的休閑和對外宣傳作用。
3.2 南海公園規劃中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機融合
南海公園不僅是在包頭市有著重要的知名度,而且在國內也享有一定的聲譽。近幾年在保護為主、利用為輔的指導原則下,景區建設有序不紊的開展,景觀得到了質的提升,但其周邊的景觀環境與景區差異明顯,周邊地區的開發顯得尤為重要。為了編制科學合理的、能用于指導該區域的規劃,避免傳統的控規編制側重于指標的控制,對區域的建設空間結構、建筑形態、景觀色彩體現較弱,不利于后期規劃實施管理中控制和落實等問題,在南海公園周邊地區規劃編制中采取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具體的工作思路如下:
1)優先編制概念性城市設計。先期以包頭市總體規劃為依據,在不觸碰強制性內容的前提下對南海公園周邊地區進行了概念性城市設計,主要側重于空間結構、建筑形態、天際線、環境塑造等方面。2)在概念性城市設計基礎上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依據包頭市總體規劃,結合概念性城市設計,對區域的用地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進行量化,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對道路進行優化,配設工程管線。3)進行控規層面的城市設計工作結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市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細化,完善空間結構和建筑形態的控制,明確核心區的建筑風格、色彩和界面控制。
此次南海公園周邊地區規劃編制工作較好解決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法定羈束性與城市設計的非法定性的有機結合問題,使二者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該區域的規劃由“二維尺度”向“三維尺度”轉變,促進城市空間形態再組織和創造,更便于指導下一步該地區的開發管理工作。
[1] 馮 健,周一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3,22(3):304-315.
[2] 羅立波.城市規劃設計控制性詳談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4):31-32.
Organic integrity of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and urban design
LEI Zhan-li
(BaotouAcademyofPlanning&Design,Baotou014000,China)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omestic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analyzes its position, functions and features. Combining with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difficulties, it explores organic integrating methods of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and urban design, and makes an illustration with Nanhai Park as an example,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relevant planning compi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etailed regulatory plan, urban design, organic integrity
1009-6825(2014)34-0035-02
2014-09-20
雷占禮(1979- ),男,工程師
TU9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