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古縣水務局,山西 古縣 042400)
古縣舊縣鎮鎮區供水改造工程建設必要性分析
李 萍
(古縣水務局,山西 古縣 042400)
針對古縣舊縣鎮鎮區供水工程存在的設施老化、壓力不足、漏水跑水現象提出了改造建議,并闡述了具體的改造內容,通過分析鄉鎮的自然水文條件,探討了工程改造建設的必要性,指出供水改造工程實施后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供水鄉鎮,水源,效益
臨汾市古縣舊縣鎮位于古縣的中南部,鎮區供水工程已經運行三十多年,設施老化,壓力不足,漏水跑水現象經常發生,特別是舊縣鎮區多年來不斷發展,部分住在地形較高的嶺上居民,用水極不方便,吃水困難,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實施供水改造工程。
舊縣鎮區集中供水工程原有水源4處,1號水源為鎮南邊舊縣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2號~4號水源為南邊皂角溝上游0.8 km的3處泉水,鎮正南邊高地建有1座容積80 m3調蓄水池,以及引輸水管和供水管網。根據鎮區建設規劃,結合工程實際,本次確定的改造內容為:1)1號水源改造:更換1號水源的水井抽水設備及壓力管0.502 km,將水提到舊縣鎮供水站調蓄水池;2)新建舊縣鎮供水站:位于鎮南邊偏東高地,修建300 m3調蓄水池、加藥消毒室40 m2及其輔助設施,以及在2號水源的引水管設分水后,安埋0.134 km引水管,供到新建調蓄池;3)改造3號水源工程:從鎮政府正南1.2 km處舊縣河左岸2號泉水引水,需修建引水口和引水管1.2 km,接到鎮政府院內蓄水池,消毒后加壓供到區部管網;4)改造4號水源:從舊縣河左岸2號泉水下游0.1 m處的3號泉水引水,需修建引水口和引水管0.81 km,接到舊縣小學調蓄水池,消毒后加壓供到區部管網;5)輸水管:包括2條輸水管,供水站至309國道旁配水管道長0.699 km,供水站至縣城北邊的后溝最高點供水專線干管2.182 km;6)供水干管:包括4條干管,長4.526 km;7)供水支管:包括支管5條,長3.296 km;8)配水管網:指供水至各用水戶的管網,總長23.6 km;入戶前配套計量設施;9)為了方便居民水費繳納,修建水費收繳中心,建筑面積160 m2。本工程概算總投資584.07萬元,其中一部分~五部分投資556.25萬元,建安費370.65萬元,設備費127.04萬元,其他費用58.57萬元,預備費27.81萬元。工程總投工20.55萬工時。土方開挖2.55 m3,土方填筑2.53萬m3,砌磚石0.03萬m3,混凝土工程0.5萬m3。工程經濟使用期為20年,投資期為1年,經濟計算期為22年,社會折現率為12%。計算結果為:效益費用比1.65,大于1,內部回收率28.7%,經濟凈現值為504.78萬元,投資回收年限為6年。本工程設計方案在技術上、經濟上都合理,建議盡快實施。
古縣全縣設7個鄉(鎮),111個行政村,人口9萬人,總面積1 206 km2,耕地面積61.69萬畝。全縣以農業為主,主要生產小麥、玉米、雜糧、核桃等,全縣工業基礎薄弱,近年來,有部分礦業、焦化產業正處于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舊縣鎮全鎮轄13個行政村,76個村民小組,135個自然莊,總人口2 537戶10 511人,總面積124 km2,耕地面積39 865畝,具備農業經濟綜合發展的資源優勢和地理條件。舊縣鎮區集中供水工程位于舊縣鎮附近區域,依據古縣2013年經濟計劃統計資料,舊縣鎮區及駐地單位總人口數為7 020人。區內耕地面積1.42萬畝,當地農民以種植大田糧食作物為主,部分村莊有冶煉、制造副業。當地農業總產值每年5 114萬元。人均年收入7 103元,人民生活水平較低。
3.1 自然地理及地貌
舊縣鎮附近區域面積小,地形變化大。地面高程在788 m~884 m之間,自然坡降為1.79‰。工程區位于呂梁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邊緣,整個區域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屬澗河南支流域。地表為新生界松散沉積物覆蓋層。區內境內山脈連綿,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境內有澗河、藺河、蔡子河、劉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藺河為沁河支流,其余為汾河一級支流,黃河二級支流,水資源存儲量較少。
3.2 水文氣象
工程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燥。境內年平均氣溫11.8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3.6 ℃,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4.9 ℃。境內測得最高氣溫為39 ℃,最低氣溫為-23.4 ℃。古縣總熱量比較豐富,年平均日照達2 278.8 h,日照率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終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83 d。降水東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 mm,降水季節間分布極不均衡,60%集中在7月~9月三個月內。
舊縣鎮位于古縣的中南部,鎮區供水工程已經運行三十多年,設施老化,壓力不足,漏水跑水現象經常發生,特別是鎮區不斷發展,部分住在地形較高的嶺上居民,多年來用水極不方便,吃水困難,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實施供水改造工程。舊縣鎮區集中供水工程現有水源4處,鎮南邊舊縣河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鎮南0.8 km處泉水1眼以及鎮政府南1.2 km處泉水2眼(管道損壞不用),容積80 m3調蓄水池1座,以及引輸水管和供水管網。
項目區因受水文、地形、地貌、氣候特點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區內水資源充足,主要是供水設施老化,給當地居民帶來嚴重的不便及后患。目前,該地區的可供水能力不能達到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同時管網老化嚴重,蓄水池地形偏低,部分居民經常有水龍頭而放不出水,有時能在后半夜接水,用水極不方便,也存在貯水時間過長,飲用后得病。因此,水資源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當地政府已經把改善供水緊張的局面、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當作當前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解決飲用水的問題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工程建設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5.1 水源條件充足
舊縣村南地下水埋藏深度適中,水量豐富,水質良好,根據已有成井的情況,出水量在20 m3/h,且有泉水3眼,出水量分別為8 m3/h,5 m3/h,5 m3/h。如加以合理、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其水量完全能保證該區的用水需求。
5.2 政府積極推動
當前,各級政府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頭等大事來抓。水源區與受益區均處于古縣舊縣鎮境內,大大地減少了跨地域引水的矛盾,且舊縣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程十分重視,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極大的推動了此項工程的發展。
5.3 群眾大力支持
解決當地飲水問題的工程是當地群眾盼望已久的工程,群眾有極高的熱情,紛紛表示要大力支持該工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以實際行動保證該項工程的順利實施。
5.4 施工條件便利
工程區比鄰大運高速公路、309國道貫穿全鎮,區內鄉鎮級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水、電、通訊均可在沿途解決,施工所用材可從本縣或臨汾采購,施工條件便利。
本供水改造工程實施后,項目區群眾避免了因集中供水老化供水不足以及飲用不合格水引起的各種疾病,減少了購水和醫療費用的開銷,增強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改善了生活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6.1 經濟效益分析
1)效益計算。a.節省醫療費,每人每年按80元計算,共節省支出56.16萬元。b.減少了買水的開支,每人每年按120元計,項目區共節省水費支出84.24萬元。c.總效益。由以上兩項得總效益為140.4萬元。
2)項目投資。該項目總投資為584.07萬元,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進行經濟分析時的投資調整為408.85萬元,建設期為1年,固定資產形成率為70%。
3)費用計算。根據《方法與參數》及有關《規范》,供水費用一般由年折舊費、年管網基金、水源及水資源費、燃動費、藥劑費、工資福利、維護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共9項構成;根據國家規定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綜合折舊費率為3.84%;按規范規定供水項目取2.4%大修理基金費率;根據有關規定,管網基金提成率為管網總投資的7%,考慮到該工程的具體情況,不計此項;按照有關規定及具體運行情況,取水資源費及水費為0.1元/m3;電價為0.49元/度,該工程年用電量為6萬度。該工程不進行凈化處理,故藥劑費該項取為零;按有關規定及本工程的實際需要,擬定總編5人。擬定人均年工資及辦公費1萬元;工程維護費主要指固定資產的備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資產經常性的維護修理費,維護費率取固定資產總價值的1%;管理費及其他費用是指為本工程生產運行所發生的費用,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參照已成工程,費率取為生產要素成本的3%;經計算總費用為39.9萬元。
4)計費水量。年供水量為12.4萬m3,年計費水量為12 m3。
5)經濟指標。經濟指標計算的基準點定在建設期的第一年年初。效益費用均按年末發生,工程經濟使用期為20年,投資期為1年,經濟計算期為22年,社會折現率為12%。計算結果為:效益費用比1.65,內部回收率28.7%,經濟凈現值504.78萬元,投資回收年限為6年。
6.2 運營水價計算
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費用計算時,分為考慮折舊費與不考慮折舊費兩種情況計算。經計算考慮折舊費時運營水價為3.22元/m3,不考慮折舊費時運營水價是1.95元/m3。
根據以上分析,本工程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考慮到百姓的身體及生命安全,建議盡快實施。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necessity of water suppl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Guxian old County township
LI Ping
(GuxianWaterAffairsBureau,Guxian042400,China)
This paper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aging facilities, lack of pressure, leakage and running water phenomenon in Guxian old County township, and elaborated specific transformation cont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own natur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project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pointed out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suppl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mprove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water supply town, water, benefit
1009-6825(2014)34-0140-03
2014-09-30
李 萍(1973- ),女,工程師
TU9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