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部(PUB)負責該國的飲用水供應。人均生活用水量約為154 L/d。供水水源來自本國和馬來西亞柔佛州。該國采取多功能水管理策略,目的是在回收利用水資源、海水淡化、修建水庫蓄水及工業高效利用水資源的基礎上,降低對國外水資源的依賴。2013年,PUB修建了第二大海水淡化廠。
新加坡約有8 000個用電大戶,約占該國總電力負荷的70%,這些用戶的月均用電量超10 000 kW·h,可自由選擇供電企業購電。
2011年,該國發電比例為:天然氣78%、石油18.4%和其他3.6%。總用電量為45 998 GW·h,其中,17.1%為居民用電。同年,主電網峰值需求為6 570 MW,而2010年平均基荷為4 703 MW。人均用電量約為8 115 kW·h/a,電力需求量的增長率為3.2%/a。居民在稅前的平均電價大約為26新分/kW·h。
目前,新加坡已調整好電力行業結構,并實施了新型電力市場準則,旨在促進公平競爭,為用戶提供高效經濟的電力。
運行中的大型壩有8座,均為土石壩。新加坡無大型河流,主要大壩為濱海堤壩,旨在阻擋海水及保護城市淡水庫。所有水庫總庫容為0.142 km3。所有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0 215 MW,大部分為私有。
新加坡可再生能源資源短缺,發展受到限制。目前在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開發前景相對較好。截止2011年12月底,該國擁有120座并網商用太陽能PV裝置,總裝機為5.5 MWp,約40%的居民擁有太陽能PV裝置。
PUB一直致力于水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究,配合健全的流域管理和有效的水處理措施,早在20世紀60~70年代,新加坡就克服了天然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和河流污染等問題。
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SIWW)被視為是全球水問題解決與交流的平臺,PUB會將其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和地區。
灌溉與水資源部負責該國的水資源管理,能源電力部負責水電開發管理。電力與能源行業受斯里蘭卡電力法案約束(2009年第20號法案)。錫蘭電力局(CEB)成立于1969年,是該國唯一擁有輸電許可的機構,負責管理斯里蘭卡大部分的電力生產及分配。
與98%的城市人口有飲用水供應相比,農村地區僅有約74%的人口有安全飲用水供應。城市和農村地區人均用水量分別為180 L/d和140 L/d。生物能(薪材)、石油和水電為主要能源。約48%的總能源需求來自于生物能或薪材,石油為商業能源的主要來源,約占總能源需求的43%。截止到2011年末,約94%的人口能享受到國家電網提供的電力。2012年,人均用電量為515 kW·h,并正在穩步增長(比2011年增長7%)。電力需求平均增長率為6%~8%/a,未來這種趨勢還將持續。
該國大型壩有130座,其中壩高超過15 m的有88座,多數用于灌溉,部分用于發電。所有水庫總庫容為5 km3。據2013年統計,所有電站總裝機為3 358 MW,比2012年末增加5.3%,其中1 098 MW為私有。所有主要水電站總裝機為1 358 MW,為CEB所有。CEB擁有火電裝機854 MW,其中300 MW為煤電。私有電站總裝機1 098 MW,其中水電227 MW、火電784 MW及非常規可再生能源87 MW。
2012年峰值需求為2 146 MW,比2011年降低0.8%。同年,總發電量為11 801 GW·h,其中水電占28%,火電占71%,2009~2013年增長率為3.2%/a。
預計2014年該國第一座燃煤電廠將完工,并計劃在東海岸和印度投資商聯合開發修建第二座。該國還計劃,未來將通過海底電纜與印度電網連接,進行進出口電力貿易,目前正在開展初步研究。
水電是該國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理論水電蘊藏量約8 250 GW·h/a,經濟可開發量為7 255 GW·h/a,而技術可開發裝機為2 077 MW。約74%的技術可開發量已得以開發。
現有水電站總裝機為1 358 MW,平均年發電量為4 465 GW·h。役齡超過40 a的水電裝機為111 MW。根據50 a的發電經驗,即使在干旱年份,水電年發電量至少為3 100 GW·h。2012年水電站發電量為3 292 GW·h,約占該國總發電量的28%。
水電發電成本約為3美分/kW·h,而火電約為4~8美分/kW·h。
該國烏馬奧亞(Uma Oya)大型水電站已開工建設,裝機為120 MW,計劃2017年完工。該項目包括2座碾壓混凝土壩、引水隧洞(長15 km,采用TBM施工)、尾水隧洞、調壓井及復雜地下廠房等,將為該國南部地區提供1.45億m3的灌溉用水。
2013年7月,裝機35 MW的布羅德蘭(Broadlands)水電站開工建設,項目包括2座大壩,壩高分別為24 m和19 m。該項目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斯里蘭卡哈頓國家銀行提供資金支持,計劃2016年末完工。預計該項目每年可降低CO2排放量86 000 t。
在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援助下,裝機27 MW的莫日格勒(Moragolla)水電站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和招標設計準備工作,預計2014年完成。項目位于現有科特馬勒(Kotmale)水電站下游,主要建筑物包括壩高35 m的大壩、長3 km的引水隧洞、地面廠房和開關站。
此外,正在對另一座裝機32 MW的水電站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可研階段,將研究其跨流域開發的可行性,即為該國南部輸送急需水源。在日本的援助下,正在開展抽水蓄能電站開發潛力的詳細研究,以確定最合適的壩址。
該國還擁有一些裝機小于10 MW的小水電站。截止2012年末,運行中的小水電站總裝機為227 MW,均為私有, CEB通過和這些小水電站擁有者簽訂標準電價購買協議(SPPA)來購買電力。
計劃到2015年,非常規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該國總發電量的10%。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為172 MW,占總量的4.2%。2009年,印度政府承諾幫助斯里蘭卡開發太陽能項目,為263戶家庭提供離網供電。至今,共安裝了3個太陽能發電裝置,總裝機1.36 MW。該國風力發電前景較好,發電裝機約為30 MW。CEB正在承擔一項在其他地區開發風力發電的研究。
任何項目在實施前都必須通過環境影響評價,以獲得環境許可。公眾通過媒體及地方政府機構獲得有關新建項目的動態。不同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和項目相關的公共會議/聽證會、研討會及廣播或電視節目。公眾還可通過展覽、研討會、公眾會議等活動了解未來電力項目的進展。
按照2011~2025年遠期電力擴容計劃,該國規劃了許多煤、柴油及聯合循環電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灌溉部負責該國水資源管理。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小于250 mm。
截止2009年,該國總裝機容量為8 200 MW,但許多水電站并未滿負荷運行。目前水力發電量僅占該國用電量的8%。敘利亞電力需求增長率超過7%/a。水電站年發電量約為8 000 GW·h。根據電力部規劃,計劃將增加3 000 MW的裝機容量。
該國阿勒頗省裝機630 MW的蒂斯林(Tishrin)水電站位于幼發拉底河上,在土耳其幾座大型電站的下游。
運行中的大壩至少有76座,主要用于灌溉和飲用水供應。較大的有塔布瓜(Tabqa)及阿勒-賴斯坦(Al-Rastan)壩等。壩高68 m的阿勒-薩克哈比(Al Sakhabe)壩已完工,為錫恩抽水蓄能電站的一部分。底格里斯河上的大型灌溉綜合項目由俄羅斯JSC公司設計,敘利亞灌溉部和HESCO工程公司為委托方。
敘利亞是世界可再生能源機構成員國。根據最新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計劃,到2030年,該國風電裝機將達1 000~1 500 MW,生物能發電裝機達到250 MW。
年平均總降水量為51.7 km3。
塔吉克斯坦所有重要電站、包括變電站、輸電線路及電網都屬于該國國有電力公司所有。僅少數沒有聯網的水電站為私有。該國石油、天然氣及煤炭資源匱乏,主要依靠從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進口天然氣,因此,在能源發展中優先考慮水電開發。
目前水電約占該國主要能源的80%,并為其提供95%的電力。由于內戰和缺乏維護,多數電力設施條件較差,導致電力損耗約為15%。盡管如此,過去15 a內,該國電力生產一直保持穩定,年發電量約16 TW·h,人均年用電量約2 100 kW·h。
運行中的電站總裝機為5 300 MW,運行中的大型壩有17座,其中位于瓦赫什河上的努列克(Nurek)壩為世界第二高壩,壩高300 m。
該國主要水系為阿姆河及支流。境內主要支流有噴赤河(位于塔吉克斯坦南部和阿富汗接壤)、巴爾坦格河(位于東部)和瓦赫什河(分別位于中部和西部)等。其中,噴赤河的水電經濟可開發量為86.3 TW·h/a,預計可開發14座水電站,總裝機為18 720 MW,規模300~4 000 MW不等。在瓦赫什、蘇爾霍布、澤拉夫尚及瓦爾佐布等河上規劃了許多大型水電站,預計可開發水電站超過25座,規模120~850 MW不等。
目前已開發的水電站大多位于西南部的瓦赫什河上,羅貢(Rogun)水電站就是其中之一,該電站已于2011年重新開工建設。受塔吉克斯坦國有電力公司委托,比利時工程公司等正在對羅貢壩(預計壩高285~335 m)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該項目裝機將達3 600 MW,由世界銀行提供資金支持。
目前運行中的水電總裝機約為5 030 MW,其中一部分用于鋁生產,約占該國總用電量的40%。水電站年均發電量約為17.4 TW·h,約占該國總發電量的96%。
該國最大的水電站是努列克水電站,總裝機為3 000 MW,負責該國大部分電力生產。其他運行中的大型水電站還有拜帕扎(Baipaza, 600 MW)、桑格圖達(Sangtuda)1號和2號(670 MW,220 MW)等。位于瓦赫什河上的桑格圖達2號水電站已于2013年4月正式投運,該電站由伊朗公司投資修建。依據BOT模式,伊朗公司將管理該電站運行12.5 a。羅貢水電站裝機為2 400~3 000 MW,預計I期工程2015年完工。目前正在考慮裝機850 MW的舒羅布(Shurob)水電站,預計投資9.87億美元。
目前在伊朗的援助下,澤拉夫尚河上裝機130 MW的艾尼(Ayni)水電站不久將開工。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資金支持下,塔吉克斯坦正在開展對努列克等水電站擴容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此外,正在研究裝機4 000 MW的某項目,該項目位于噴赤河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接壤處,對恢復阿富汗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在初步研究中,計劃將該項目用于灌溉與發電,項目建成后,可為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兩國提供優質的電力。
該國小水電理論蘊藏量約為30 GW。塔吉克斯坦希望和伊斯蘭開發銀行合作開發小水電。目前運行中的小水電站(100 kW~4.5 MW)有35座、微型水電站(20~100 kW)270座,以改善山區的供電狀況。2009年,該國政府采納了2020年前修建189座小水電站的計劃,預計總裝機為136 MW。
塔吉克斯坦政府已在戈爾諾-巴達赫尚(Gorno-Badakhshan)自治省頒布了一項法案。該法案規定,“水電站、輸電線路及配電設施”的特許運行年限為25 a。
羅貢水電站Ⅰ期工程將于2016年完工,屆時該國年均總發電量將達到31~33 TW·h,而該國需求量僅約為23~25 TW·h/a,因此每年將有8~10 TW·h電力可供出口。該國計劃將1 600 MW電力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南部能源最缺乏地區。政府在2006~2015年發展規劃中提到,將繼續對電力系統基礎設施進行擴容改造,使裝機容量增加350~400 MW,并將開發新的水電站及電力基礎設施。
該國需要利用外資開發本國豐富的水資源。政府承諾,通過改革推動國內能源開發,這也是吸引外資的主要因素。同時在與亞洲開發銀行的合作中,正在穩步實施能源行業改革。此外,為了滿足亞洲南部和中部國家的電力需求,塔吉克斯坦致力于開發經濟、清潔的電力,為改善地區環境條件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