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一直對流經布維(Bui)峽谷的黑沃爾特(Black Volta)河進行水能開發較為關注,并提交了若干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前蘇聯(即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于1966年提交的詳細研究報告,澳大利亞雪山工程公司(SMEC)于1976年以及法國柯因-貝利葉(Coyne et Bellier)公司于1995年提交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最后,該項目采用了柯因-貝利葉公司提交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加納國會制定了布維能源建設提案2007(法案740)。2007年7月,經加納總統同意,成立了布維電力局(BPA),專門負責該項目的設計、實施與管理。
布維水電項目由橫跨黑沃爾特河的碾壓混凝土(RCC)壩和位于其右岸的兩座副壩構成。在RCC壩中間設有5孔溢洪道;發電廠房位于左岸,廠房內裝設有3臺單機容量為133.3 MW的發電機組。通過新建的布維變電站,將其所產生的電能轉化成161 kV的電能,然后再將其輸入國家電網系統。因此,在該工程中,需要修建一條總長為240 km的電力輸送線路,其中有2段長為18 km和1段為17 km的線路,需要與現有的索瓦拉(Sawla)-塔奇曼(Techiman)線路相連,以形成布維-索瓦拉和布維-塔奇曼電網。其他電力輸送設施包括長為67 km的布維-金坦波(Kintampo)線路和長為138 km的布維-蘇亞尼(Sunyani)線路。同時,需要擴建蘇亞尼變電站,以滿足新建的布維-蘇亞尼電網的需求。
布維工程以水力發電為主,同時促進農業發展、生態旅游和漁業的發展。移民安置和社區支持項目工作也在計劃之內。
工程的移民安置包括7個區域,共1 216人。可以將安置對象劃分為以下幾類:
(1)居住在工程建設區域內的居民,需在工程開工之前解決移民安置。
(2)居住在水庫蓄水所淹沒區域的住戶。
(3)生活在庫區的布維土著居民,以及少數散居戶;還需解決布維國家公園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搬遷工作。
工程還包括在大壩所在的黑沃特河下游建設一座橋梁,以此幫助私人農產品進入本地交易市場。
工程采購和施工承包合同(EPC)授予給了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在特克貝爾工程公司和柯因一貝利葉公司共同協助下,布維電力局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
在工程開始前,需要對地質詳情和水文地質狀況進行考察。這些工作都已經在2007年10月~2008年4月間完成。
該項目共分為2個階段實施。
(1) 第1階段。2007年10月開始實地調查,2008年1月開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2008年11月完成河流改道工程。
(2) 第2階段。2009年1月至11月,開始河床開挖和大壩基礎建設工作;2009年12月,碾壓混凝土壩主體工程動工;2011年6月,水庫開始蓄水;2013年5月,第1臺機組開始發電;2013年7月,第2臺組開始發電;2013年11月,第3臺機組開始發電;2013年12月,布維工程竣工。
建設的第1階段(準備工作),包括臨時設施的搭建和大壩建設所需的輔助工程建設,開始于2008年1月,并于同年12月竣工。建設的第2階段(即主體工程)于2009年1月開始。在主體工程開始30個月后,也就是在2011年6月8日,蓄水池開始投入運行。水庫設計最大高程為183 m,水域面積達444 km2。當時預計水庫建成后,至少需要經過2個雨季才能開始發電。在2011年雨季蓄水高度達到100~132 m,2012年雨季后,水位即達到169.7 m,這一高度足以啟動發電設備。
經過雨季旱季的變遷,3臺發電機組分別在2013年5月、7月、11月開始發電。其他與工程相關的工作也計劃在2014年完成。
布維工程建成后,將為加納增加400 MW的發電容量(使總電量增加20%),這樣,年平均發電量可達1 000 GW·h。
(1)400 MW的裝機容量將使全國的發電總量增加20%,并使加納北部地區的供電更加穩定。布維工程所產生的電力將輸入國家電網系統,這樣將會使布朗阿哈福地區、北部及國家上東區和上西區的電能總量與質量均得以提高。其峰值負荷和有效功率將提升電力系統的電力分布與功率因數,這也有助于降低電力傳輸中的損失。
(2)工程可為30 000 hm2的土地提供灌溉用水,以此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湖泊的開發也有利于黑沃特湖的漁業增收,以促進當地漁業發展。
(3) 無論是工程建設期間還是在工程建成后,都可為當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附近居民的教育、健康水平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都得到顯著提高。此外,該工程還使加納國內飲用水的總量得以增加。
2013年12月,加納布維大壩被英國《水力發電與壩工建設》雜志評為年度優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