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泉貴,董 琳,盧 寧
(1.威海市水利工作站,山東 威海 264200;2.威海市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中心,山東 威海 264200;3.威海市水利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威海264200)
米山水庫是威海市最大的湖庫型地表水水源地,位于母豬河流域,流域面積約440 km2,水庫總庫容2.8億m3,興利庫容1.38億m3。米山水庫流域內山區占25%,丘陵占75%,流域形狀為扇形。
根據 《威海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米山水庫水源地保護區總面積為440 km2,其中一級保護區面積為20.4 km2,二級保護區104.7 km2,準保護區314.9 km2。米山水庫一級保護區水域范圍為整個正常水位線以下的全部水域;陸域范圍為取水口側正常水位線以上200 m范圍內的陸域、河流入庫口100 m范圍內的陸域、正常水位線外50 m范圍內的陸域,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一級保護區外徑向距離3 000 m內區域為二級保護區范圍。其陸域邊界不超過相應的流域分水嶺范圍。二級保護區以外水庫的匯水區域全部劃定為準保護區。流域主要包括界石、米山、汪疃、苘山的大部分地區及草廟子、初村鎮小部分地區。
米山水庫流域內分布有界石支流、汪疃支流、山馬河支流等。界石支流包括水庫西北入口的全部支流,較大的支流有張格河、界石河等,大部分發源于昆崳山;汪疃支流位于水庫東北方向,發源于上游的山區;山馬河支流位于水庫的東北方向,是一較大匯水支流,該區域被規劃為水源準保護區。這幾條支流均為山洪河道,枯水季節,徑流量很小,多年平均徑流量在300~450 mm左右,但汛期一旦出現暴雨,則洪水兇猛。另外流域內有武林、昆崳山 (在建)2座中型水庫、3座小(1)型水庫,15 座小(2)型水庫。
米山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尚無污水排放企業。二級保護區內僅有汪疃鎮、界石鎮駐地部分企事業單位,有生活污水排放,但無工業污染源。準保護區包含了汪疃鎮、界石鎮的絕大部分地域和苘山鎮西北部的地域,除鵬程食品、樂天冷飲、山東威海衛酒業有限公司文登分公司(界石、汪疃)外,基本沒有排水大戶,且上述排水大戶均配備了污水處理設施,能夠確保水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米山水庫二級保護區流域內的村莊均沒有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采用旱廁處理后回用于農田堆肥,雨季很容易隨降雨進入地表徑流流入河道、水庫,污染水體。流域內有少量農家樂旅游點,污水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直排入河,最終排入米山水庫。
米山水庫流域內有311個養殖戶分布在104個村莊里,小規模、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戶)畜禽糞便基本都用作農家肥或用于沼氣,但絕大多數都沒有配套相應的糞便和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沒有采取防雨淋、防流失等措施,雨季糞便很容易隨降雨進入地表徑流流入河道、水庫,污染水體。
米山水庫二級保護區內共有耕地3 324.6 hm2,每年施用化肥1 246.7 t,施用農藥14.96 t,廢水排放量0.64萬t,COD排放量498.69 t,氨氮排放量99.73 t;準保護區內共有耕地7 479.7 hm2,每年施用化肥2 804.9 t,施用農藥33.66 t,廢水排放量1.45萬t,COD排放量1 121.93 t,氨氮排放量224.39 t。農田、菜地、果園等農業用地過量施用化肥、農藥,隨降水或灌溉等形成徑流進入水體,導致水源地水質污染和富營養化。
為防止人為活動對米山水庫水質的影響,確保水質清潔。在目前已經完成米山水庫取水口周邊900 m圍網建設的基礎上,應在米山水庫一級保護區邊界外1~5 m實施圍網物理隔離防護措施;同時,取締水庫周邊所有的采砂、養魚活動,并禁止一切與保護水源無關的人為活動。
1)在一級保護區邊界向二級保護區延伸500 m范圍內的區域,建設生態防護林。在水庫周邊形成以樹、草、灌木為主要構成的天然綠色屏障,對二級保護區內面源污染物進行進一步凈化隔離,減少污染物入庫總量。
2)在一級保護區邊界向二級保護區延伸500 m范圍外的區域,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對二級保護區內25°以上坡地,實施坡面整治利用工程、山坡截流溝工程、山體地質地貌景觀恢復治理工程,減少水土流失,減少面源污染物的入庫量。
3)全面實施水源地保護工程。在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一切有廢水排放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二級保護區內的所有村莊,全面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對村莊產生的生活污水,實行集中收集處理;對生活垃圾,采用村收集、鎮運輸、市處理的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1)對準保護區內工業項目,實施最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且處理達標后的工業廢水不得向水庫排放。對個別污染重、排放量大的工業企業,實施搬遷改造。
2)對準保護區內的農業生產活動,實施生態化農業耕作模式。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采用生物農藥和有機肥,力爭使農藥、化肥使用量符合生態農業要求。
3)對準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活動,實施規模經營、集中治理的發展模式。規模化畜禽養殖,按照工業污染源實施最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管理措施;分散式農戶養殖,要建設與其排污量相當的糞便收集、處置和利用設施。
4)禁止一切礦山開采活動,防治水土流失。嚴禁在水庫流域范圍內進行采石、洗沙等生產經營活動;對米山水庫所有支流,進行生態化改造,提高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對庫區內的鎮或辦事處,按照流域面積,分別相應地取消或減少對GDP等經濟指標的考核,將考核重點轉向對水庫沿岸水質、生態項目建設為主的考核模式。對庫區內因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因實施遷村并點、民宅搬遷而造成利益損失;因種植業結構調整而造成農民農業減收或農民使用配方施肥、生態施肥增加支出;因退耕還林、生態修復、建設人工濕地、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等導致農民利益損失的一系列問題,要積極探索實施生態補償辦法,保證庫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米山水庫生態化治理要按照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預防與治理相結合,統籌兼顧當前效益與長遠效益的原則,通過一級保護區實施物理隔離、二級保護區實施生態隔離、準保護區實施污染防治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強水庫水源地生態化治理,確保水庫水源地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