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劉聚凱,陳 強
(安丘市水利局,山東 安丘 262100)
安丘市2013年度共完成投資2 440萬元,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7處,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 666.67 hm2。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對小農水工程建管經驗進行總結探討,發揮工程效益,提高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安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農水建設,實行了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財政、水利、發改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領導小組,在市水利局設立了辦公室。市政府與項目所在鎮、街道簽訂了“工程建設責任書”,把小農水重點縣建設作為對鎮、街道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了《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宣傳方案》,開展了以新聞媒體宣傳為主,社會宣傳、廣告宣傳、信息簡報、公示牌為輔的豐富多彩的宣傳報道活動,先后在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濰坊電視臺及中國新聞社山東分社進行了宣傳報道。設立了工程公示牌,定期對工程建設、資金使用、供水水價等情況進行公示,讓廣大群眾深入了解重點縣建設的內容和意義,為工程實施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市財政局牢牢把握財政工作的主動權,把重點縣建設當作中心工作之一,主動制定政策、主動增加投入、主動協調問題,積極配合水利等部門,及時足額配套建設資金。安丘市2013年度項目在及時足額配套200萬元資金的基礎上,又增加配套資金160萬元。
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積極整合其他涉農資金,集中投入。2013年度安丘市共整合其他涉農資金1 060萬元,形成了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強大合力。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安丘市嚴格按照“一事一議”的政策,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工程建設。同時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石堆鎮333.33 hm2噴灌工程位于一家農產品安全生產區域化基地內,噴灌工程總投資430萬元,其中政府投資230萬元,新打機井50眼,建設機井房50座,配套機電設備50臺(套),鋪設管道2.1萬m,安裝移動式噴灌鋁管2.2萬m。企業投資200多萬元,架設變壓器3座,輸電線路1.6萬m,硬化道路3.7 km,開創了齊參與、共受益的良好局面。
堅持系統化規劃、規?;七M,精心規劃編寫3年建設方案及年度實施方案,做到早規劃、早招標、早開工、早受益。按照“高標準建設、新技術支撐”的原則,管道全部采用高壓供水管道,采用了引河灌區管道網絡化、土壤墑情監測系統、恒壓變頻供水設備、井灌區射頻卡等先進技術。嚴格規范建設程序,實行“四制”管理。水利局抽調技術人員成立建設施工技術指導小組,技術人員深入建設一線,加強技術指導和施工監督。
按照“連片建設、整體推進”的方式,抓好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做到建一片、成一片、長期發揮效益一片。安丘市2013年小農水項目共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7處,受益面積1 666.67 hm2。建設提水站9座,每座提水站控制面積200 hm2左右,項目區內管道形成網絡化,每一個泵站為一個整體管網。注重科技化發展,每一個泵站都采用了恒壓變頻供水技術和配套了“農田灌溉遠程自動控制系統”;同時,為了便于工程管理,提高管理保護水平,用電腦遠程控制5臺主閘閥開關,并實時統計用水量。
安丘市2013年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在發揮水利工程主體功能的前提下,注重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克服水利工程只注重功能、不注重外觀的建設意識,更加注重工程建設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建設環境友好型工程、精品工程。官莊鎮金湖泵站,泵房位于湖中心,將單調的機房建設成一座仿古式涼亭建筑,建設了50 m長的棧橋,既實現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功能,又打造了一處景點,更是良好的休閑觀光場所。按照這種建設理念,在項目區內共建設環境友好型、精品型泵站9處。
一方面,供水協會負責水資源的統一調度,例如,官莊鎮7座泵站全部位于店子河中游,泵站水源為沿河的3座小型水庫,在干旱年份,供水協會統一調度水資源的使用,確保每座泵站都有水抽,項目區內莊稼都有水澆;另一方面,供水協會對供水公司進行監督,把監督機制引入到工程管理。供水協會負責維護受益農戶的利益,協調供水公司與用水戶之間的關系,使管理更加透明,供水、用水更加和諧。
供水公司實行經理負責制,管理人員實行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制,工資實行基本工資加考核工資,每個輪灌周期考核一次,主要考核水費的收繳、設備的維護等,這樣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員的責任心,有利于工程的管理,確保工程長久運行。
各鎮供水公司在成立時依托了基層水利部門的技術、人員及經驗,對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與其他基層組織機構相比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對于泵站水泵電機的運行保養、配電設備及變頻供水設備的操作使用等具有很好的經驗,對工程的良性運行提供水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供水公司既負責農村通自來水工程的供水管理,又負責農業供水管理,實現了農村自來水、農業灌溉供水管理的一體化,公司人員內部統一調度使用,解決了單獨管理農村自來水管理費高的問題,緩解了供水管理人員忙時不夠用、閑時用不上的局面。
安丘市各鎮基層水利部門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下放至當地鎮政府管理以來,基本無事可做,工資收入低,僅能維持基本生活,職工思想上有情緒。農村通自來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各鎮成立了供水公司,聘任了大批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維持了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的發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以來,工程繼續由供水公司管理,進一步激活了當地基層水利,為基層水利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干事創業的平臺。
小農水重點縣項目的實施,為項目區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用水提供了保證,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以點帶面,以重點縣工程的實施為契機,帶動全市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生產中灌溉的機械化程度,促使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發展,為項目區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