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廳副廳長 魏小抗
2013年,我省遭受了53年來最嚴重的冬春連旱和延安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災害。面對嚴峻復雜多變的汛旱情形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防指和水利部門超前部署,精心組織,科學應對,災區干部群眾頑強拼搏,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實現了主要江河堤防無決堤、大小水庫無垮壩、山洪災害人員零傷亡、糧食生產“十連豐”的目標,奪取了防汛抗旱斗爭的全面勝利,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總結工作、發揚成績,尋找差距、補齊短板,筑牢基礎、科學研判,敢于擔當、果斷決策,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打造現代化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升級版的根本要求。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水利現代化建設提速發展,防汛抗旱工作面臨重大機遇和新的挑戰。一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要求“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為新時期防汛抗旱工作指明了方向。“三個陜西”建設宏偉目標,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對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防汛抗旱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二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我省氣候形勢愈發復雜多樣,多年干旱的陜北連續兩年發生罕見的暴雨洪災,陜南多雨的商洛出現少有的旱情,暴雨干旱時空異常,遠遠超出以往的認識。2014年,主要降雨區仍可能集中在黃河流域,但有由此轉南的趨勢,防御難度大,安全威脅與日俱增。三是隨著我省“四化”協調推進和經濟轉型升級,涉河涉水工程建設高潮迭起,防洪保安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四是防洪減災綜合體系尚不完善。近年來頻繁發生的洪澇災害,暴露出我省防洪控制性工程、蓄滯洪區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等工程設施仍然存在薄弱環節,綜合防控、蓄泄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任重道遠。五是抗旱減災能力有待提升。2013年我省漢、丹江流域來水偏少3~5成,關中東部、商洛等地出現嚴重秋冬旱情,商南、鎮安等縣城洪水告急,城鄉群眾生產生活受到較大影響。事實再次告誡我們,要深刻領會王鋒廳長關于《西南大旱的啟示》,進一步加快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強化抗旱服務組織保障能力。因此,我們要充分認清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重要性,以慢不得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進一步理清思路,超前謀劃,強化措施,全力打造現代化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升級版。
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緊緊圍繞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強防汛抗旱能力建設,著力構建適應“三個陜西”建設要求的防汛抗旱減災體系。一是以山洪災害防治和抗旱規劃實施等重點項目為抓手,在農村和山區防汛最為薄弱環節上求突破,大力推進嵐皋、隴縣、榆陽等16個縣區山洪災害調查評價,補充完善98個縣區非工程措施,完成華縣文峪河等3條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任務,加快推進23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前期工作,努力提升防汛抗旱減災能力。二是以《防洪法》和《抗旱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著力推進渭河下游左右岸防洪區洪水風險圖編制工作,完善洪水影響評價、河道管理安全制度,積極探索解決城鎮化快速推進帶來的新問題,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加快提升防汛抗旱社會管理能力。三是以市場化資源配置為主導,加強防汛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資源整合,完善政府定儲、單位自儲、企業代儲防汛抗旱物資儲備體系,加快“兩隊一庫”建設,提升防汛抗旱應急保障能力。四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深入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水旱災害規律,特別是陜北地區應對暴雨洪水災害的新措施,抓緊實施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建設,著力構建水旱災害綜合預警平臺,推動水庫聯合調度現代化,加快提升防汛抗旱科學化水平。五是以加強防汛抗旱基礎工作為突破,著力提高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洪水預報精細化水平,加快完善各級防汛圖,修訂《陜西省防汛抗旱手冊》,續編《陜西省災害性洪水實例選編》,不斷夯實防汛抗旱基礎。六是以省級主流媒體為平臺,健全與新媒體的溝通聯系機制,密切關注水情旱情,及時準確發布防汛抗旱信息,加快提升防汛抗旱輿論引導能力。
近年來各地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防汛抗旱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責任是關鍵、準備是前提、工程是基礎、能力是保障。只有堅持縱橫聯動、多管齊下打組合拳,方能依法科學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要切實抓好防汛抗旱責任制落實。不斷完善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進一步劃分防汛抗旱工作事權,明確責任主體,劃分責任邊界,細化責任內容,特別是要把鄉鎮村組、工礦企業和撤離避險、警戒管理責任落實到位,分級公示防汛抗旱責任人,確保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要提早做好防汛抗旱準備。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提早謀劃,周密部署,最近將在延安舉辦全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宣貫會促進預案修編。要抓緊更新補充防汛抗旱物資,落實好防汛搶險隊伍,開展防汛抗旱大檢查,督促各項防汛抗旱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隱患。三要抓好防汛抗旱工程建設。全力推進漢江、渭河綜合整治、重要支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設,確保黃河大荔雨林上延續建應急工程、安康東壩、白河縣城等防洪工程建設任務按期完成。要多措并舉籌措資金,倒排工期,加快修復加固影響安全度汛度旱的水毀工程設施,盡快恢復工程設施防洪抗旱能力。四要加快推進各級防辦能力建設。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研究加強防辦能力建設的對策措施,出臺《加強基層防辦能力建設指導意見》,提升防辦現代化水平,為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省防總總指揮長祝列克副省長、指揮長王鋒廳長反復多次強調,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防抗原則,全力確保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庫、大中城市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計減輕洪旱災害損失。一要加強應急值守。落實汛期和抗旱時期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監視汛旱情變化,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工作狀態。二要加強會商研判。堅持長期預測和短期研判相結合,適時組織氣象、水文和農業部門會商分析,為省防總領導和各地提供決策依據,爭取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動。三要超前安排部署。提前安排每一次暴雨洪水防范工作,明確防御重點,強化督促檢查,落實應對措施,確保防范工作有力有序。四要加強預警撤離。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擴大預警范圍,提高預警時效,確保致災性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受威脅群眾,做到撤離果斷徹底,警戒嚴格到位,全力確保群眾生命安全。五要適時啟動應急響應。針對汛旱情發展趨勢,適時啟動防汛抗旱應急響應,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加強技術指導,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和抗旱減災,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