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廳副廳長 席跟戰
近年來,隨著貫徹中省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的不斷深入,我省水利建設規模之巨、投資之大、強度之高前所未有,建設管理工作任務繁重而艱巨。在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各級水利部門迎難而上,負重前進,凝心聚力加強水利建設與管理。一是有針對性地制定落實了嚴格基建程序、加強建設管理的28條措施,“講程序、懂規矩”在水利建設領域蔚然成風。二是深化建設管理改革,基本建設“三項制度”實現了由大中型項目向面上小型項目的全覆蓋。三是研究落實了依法招標項目未開工承諾書制度、無標底招標、招投標運用信用信息等3項新舉措,“未招先建”、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指導60%以上縣區從無到有設立了質量監督站,縣級項目質量政府監督缺位的局面得以扭轉。五是重大項目和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強制推行了工程質量第三方檢測制度,質量管理科學化水平顯著提升。六是出臺了信用管理的兩個辦法,建立了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和不良行為“黑名單”制度。七是實現了由經費財務向基建財務、基建審計由廳直項目向面上項目的工作重心轉移。八是項目稽察制度從無到有、從有到“嚴”,糾正不規范結算資金4.45億元,整改問題1400多個。建設管理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確保了渭河綜合整治等“十大工程”提速推進,確保了中小河流治理等量大面廣的民生水利項目順利實施,確保了大規模水利建設的質量、安全和效益。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梳理歷年歷次稽察、審計和檢查情況,我們清醒地看到建設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一是部分項目建設責任落得不實,不少項目法人依法管理能力低下。二是招投標暗箱操作、圍標、串標等違規行為依然存在,招標代理、開標、評標和定標等環節監督缺位,存在著人為操控現象。三是部分項目施工質量控制把關不嚴,一些項目質量檢測缺位。四是基建財務管理不規范,以借代支、白條抵庫、結算與支付手續不全等問題依然存在。五是市場退出機制不活,掛靠資質、出借資質等失信行為時有發生。六是部分地市和廳直單位財務審計、建設管理、項目稽察工作不落實,監管手段落后。以上問題的存在,將直接威脅水利建設“四個安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滋生腐敗,敗壞行業風氣,必須在今后工作中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略部署。建設管理作為水利改革的傳統領域,已進入深水區,推進的難度愈來愈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圍繞水利建設這一中心,以涉淺灘、渡深水的勇氣,堅定不移推進建設管理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緊緊扭住八個抓手,努力實現四個安全。
第一,以目標管控為抓手,促進“十大工程”提速推進。引漢濟渭工程要以2017年引水進關中為目標,渭河綜合整治要以2014年底全線貫通為目標,東莊水利樞紐要以導流勘探試驗洞開工建設為目標,西安李家河、榆林王圪堵水庫要以2014年底主體建成為目標,咸陽亭口、延安南溝門等其他重大項目也要以加快進度為目標,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提速加快建設步伐,努力實現目標管控。
第二,以落實責任為抓手,切實提高項目管理能力。堅持把落實和完善項目法人責任制作為規范建設管理的“牛鼻子”來抓。一要從健全機構、人員配備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嚴格按規定抓好項目法人組建,完善項目法人治理結構,確保項目法人真正具有相應管理能力。二要積極推進項目法人考核制度,研究將考核結果與評獎評優、資金安排等掛鉤的措施,構建項目法人管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三要繼續大力推行“一縣一法人”建設管理模式,整合人才資源,緩解建設管理力量不足的緊張局面。
第三,以行政監督為抓手,進一步嚴格招投標管理。一要繼續落實好招標方案審批制度和依法招標項目未開工承諾書制度,嚴防規避招標、“未招先建”等行為死灰復燃。二要全面實行最高限價的無標底招標,認真落實2014年起施工、監理招投標必須使用信用平臺公布的信用信息的要求,最大限度預防和遏制暗箱操作、圍標、串標等違規行為發生。三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招投標過程行政監督。廳建管處、招標辦要認真履行職責,從招標方案審批、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定標、結果公示、備案辦理等環節,實施對廳直重大項目招投標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和管控,在全省率先做到有標必監、違規必查,為廳黨組負責,為社會負責。
第四,以強化監管為抓手,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要強化縣級質量監督機構建設,年底前80%以上縣區成立質量監督站,實現省市縣三級質量監督。要全面強制推行第三方質量檢測制度,研究改進質量檢測管理的措施,杜絕質量檢測走過程、打折扣。
第五,以嚴格審計為抓手,確保水利基建資金安全。要大力推進基建項目內審、內控制度,在注重竣工決算審計的同時,強化建設過程的審計監督。要借鑒審計署、審計廳的好經驗、好做法,突出“嚴”、“深”、“細”,確保審計質量,確保資金安全。
第六,以深入稽察為抓手,強化工程建設動態監管。要遵照廳黨組要求抓好重大項目稽察的同時,把稽察重點加快向社會關注度高及建設管理相對薄弱的民生水利項目轉移,促進稽察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要以提升稽察質量和加大工作深度為主線,發揮項目稽察專業化、制度化的優勢,堅持多開展“解剖麻雀”式的稽察,加快實現項目稽察由數量頻次增加向質量效能提升轉變,促進項目稽察取得新的成效。
第七,以資格管理為抓手,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一要堅持寧缺毋濫,嚴格標準,嚴格審查,抓好施工、監理、質量檢測等市場主體資質許可管理,把好市場準入關口。二要以在建工程為切入點,強化執法檢查,下勢查處市場主體無證從業及借用資質等違法違規行為,從重懲戒,直至清出市場,建立“進得來、退得出”市場機制。三要加強市場主體動態監管,研究把資格管理與招投標、合同履約、質量安全行為等有機結合的措施,形成“準入—從業—退出”全過程閉合管理,實現建設市場與施工現場監管的聯動。
第八,以信用管理為抓手,規范市場主體從業行為。一要建立定期的不良行為記錄認定與處理機制,實現常態化管理,對一經認定的不良行為記錄及時在信用管理平臺上公告、曝光,加快完善嚴格的不良行為“黑名單”制度。二要研究制定設計、質量檢測和招標代理三類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內容和格式,力爭2014年底前將其納入信用管理范疇。三要堅持分類指導,率先研究制定施工、監理企業信用評價辦法并開展評價,在此基礎上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促進水利建設市場誠實守信、風清氣正。
第一,健全工作機制。要摒棄重建輕管思想,向管理要效益,把建設管理擺在市縣各級水利工作突出位置來謀劃、來推動。同時,要認真梳理建設管理等監管職能,下大氣力建立完善各級財務審計、建設管理、項目稽察工作機構,明確主管領導,落實專門班子,形成責任有人負、工作有人管、任務有人抓的工作格局。
第二,加快轉變職能。要認真貫徹中省簡政放權的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轉變職能,對建設管理領域能交由市場管理的事務性、基礎性工作堅決不參與、不干預。要按照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廳有關處室要大膽地將招標方案審批、竣工決算審計、竣工驗收等事權下放地市,形成省市縣三級負責的聯動監管機制。
第三,強化長效機制建設。要按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梳理分析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盡快形成一批規范建設管理的制度性成果。不僅要讓制度上墻、人人皆知,同時還要讓制度從墻上走下來,切實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努力做到用制度管項目、管人、管錢。
第四,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要牢固樹立一切服務于工程建設的思想,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要“接地氣”,經常性深入基層與工程一線調查研究,了解動態,傾聽訴求,靠前服務,解決問題。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