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楊悅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論述。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又指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中,也對上述相關的工作進行了重點闡述。
這些情況表明,近多年來,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之一,始終在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注重“三農”問題、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上。
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各地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城鄉規劃建設管理行業的部門、單位和從業者,在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中,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筆者謹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針對村莊規劃的編制,作一些經驗之談,以期能提供參考,或可為從事村莊規劃編制的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編制村莊規劃的從業人員,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一定要有廣博的視野,豐富的見識。規劃專業不同于有些專業,規劃與國家的政治發展、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環境發展、文化發展等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從事規劃編制的工作者,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要了解,國內外的先進經驗要了解,經濟建設方面的情況要了解,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要了解,一些新生的事物要了解,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背景、區域背景等等都要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
規劃不同于策劃,規劃是有法律依據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在當前法律、政策的框架下,在一定地域空間去落實、去指導城鎮和鄉村的發展建設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政策,熟悉與規劃有關的法律法規,尤其是與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關系密切的方針政策。具體到一些有關的規范、標準,更是需要我們去認真研讀,認真操作,認真執行。只有依法規劃,才能夠依法建設。
村莊規劃的時空效應顯著,所以,熟知當前、當地的環境非常重要。在一定的時代發展背景下,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狀況、中觀狀況需要掌握;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結合當地情況對新農村建設的一些具體要求要熟知。我們的村莊規劃編制,要與當地、當下的工作重點緊密結合,在村莊建設發展上,與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相關部門取得共鳴,達成共識。這樣,村莊規劃才能得到更好地落實和更有效的實施。
具體到村莊的微觀環境,如自然條件、社會狀況、經濟發展、村莊建設、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突出的特點等等,更要熟知把握。這樣,才能使村莊規劃編制的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當地的實際與發展。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村莊雖然不大,但村莊規劃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關系百戶千家。這就要求我們編制規劃時,要有全局眼光,規劃涉及的每一個方面,都要考慮到,規劃涉及的每一項內容,都要解決好。
很多情況下,村莊規劃的項目組規模較小,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配備不全,在工作中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在做規劃方案時,一般也就出一個方案,缺少與他人的方案比選,這些無形中就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尤其是在全局性的把握方面,一個人的思考難免出現疏忽、紕漏。所以,規劃人員一定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歷練,增強全面思考的能力,增強把握全局的能力。
一個村莊,除了共性的情況,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特性,或區位、或交通、或山水、或環境、或商貿、或古跡,或設施農業、或特色養殖、或工業生產、或旅游服務、或歷史文化、或文教科技等等,這就要求我們了解、發現、總結、提煉,抓住村莊具備的某些方面的特點,圍繞特色,針對特色,通過規劃手段,做足文章,更好地去展示這個地方的特色。
一個村莊規劃的編制,既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要求、面面俱到,又結合了當地的實際與特點,方案具有特色,這個規劃的編制基本上就成功了。
編制村莊規劃,一些細節問題也很重要。舉兩個注重細節之例。
比如,為了節約用地,現在一般不提倡獨立式農民住宅,多是聯排式布設。我們在考慮規劃布置時,每一幢的各戶都是獨立外墻,每戶都是獨立的結構。這個細節提出來,很受農民的稱贊。
又比如,囿于地形復雜或現狀建筑的制約,有時村里的某一條道路,拓寬難度很大。做了規劃,路寬還是兩米多,不合適;全路拓寬,工程量或拆遷量又太大,也不可行。怎么解決,那就要從細部著手,找一些可局部拓寬的地方,布置會車港灣,既解決了問題,又能夠實施,規劃的可操作性就強了。諸如此類的細節,在我們進行村莊規劃工作時,經常遇到,抓住了、解決了,就會為我們的規劃方案加分,增添亮點。
一般來說,村莊規劃,簽訂的合同收費額相對較低,不是單位的主要項目、大項目,領導的關注度相對較弱;另外,項目組的組成人員一般較少;有時候地方上出于各種原因也不特別重視。這些情況就有可能使我們的一些規劃人員在主觀上產生了一些敷衍的態度,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缺乏責任心,規劃隨意,匆匆了事,草率應對,自然就使得規劃成果質量不高或出現問題。
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僅對村莊建設的指導意義不強,有時還可能對村莊的建設發展造成新的問題;不僅損害了規劃實施主體的利益,也會給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形成了不好的印象;不僅會使編制單位的形象、信譽大打折扣,也將會對個人的成長進步造成長久的負面影響,最終害“人”害己。這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認真吸取教訓。
編制村莊規劃,踏勘現場、收集資料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過調查、充分掌握了現狀情況后,并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做出科學的、合理的研判。
現狀調查,不是對對圖紙、發發表格、收收資料那么簡單,而是要用心觀察、用心傾聽、用心交流、用心溝通。真是用心了,那當地的情況、政府的關注、村莊的發展、農民的訴求、存在的問題等等,就會了然于胸,再通過自己的專業學識,我們編制的規劃才可能科學合理,才可能成功。
反之,若光有主觀的美好愿望,由于工作經驗的不足或其他原因,缺乏對當地情況全面、深入、細致的了解,就有可能使規劃方案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一一舉例了)。等到規劃成果評審時,關注的部門或者人員多了,發現與實際情況和建設發展情況不符,才去修正,必然浪費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其實在實際工作中,規劃方案出現一些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情況是現狀不清造成的,這一點要十分注意。
村莊規劃,要有美好的愿景,但不能太過于理想化。經濟條件好的村莊整村遷建、沉陷區村莊選址新建、移民新村等這些情況是有的,村莊規劃可以偏重理想一些。但多數情況下,很多的村莊是以改造、整治為主的。所以,村莊規劃一定要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條件,符合當地的客觀實際。
村莊規劃太理想化了,實施不了,規劃就成一張“畫”了,那真就是“紙上畫畫、墻上掛掛”了。
規劃人員一定要學會辯證地去認識、去看待、去操作,在村莊規劃編制中,既要注重發展、具有美好愿景,又要注重客觀、符合當地條件,才能更好地使規劃得以實施,真正起村莊規劃應起的指導作用。不然,就會成為“癡人說夢”。
編制村莊規劃,是黨和國家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大政方針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我們從業者,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光榮的使命感,以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實踐的過程中,用我們的學識才智,創造優質規劃成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做出我們的貢獻。
[1]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轉型發展與城鄉規劃[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2]張國興,崔英偉.村鎮規劃[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