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春玲
(雞西市園林管理處,黑龍江 雞西 158100)
城市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們營造城市的大自然空間,因此其設計必須圍繞人們的具體需求,為不同人群創造所需的空間,譬如敬老院園林要體現無障礙的設計特點,園林的嬰幼兒場所要突出鮮艷色彩。換句話說,城市園林設計要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
園林的設計要借助地形地貌,以“大自然”為主題,體現現代化的設計元素,譬如利用河流湖泊、動植物等自然環境進行襯托。要在尊重這些自然原始條件的基礎上,以藝術的手法進行“精心雕琢”和利用。
城市園林設計講究整體的和諧統一,形態、顏色、尺寸、質地等各種元素都存在于統一的整體當中,缺少任何一種元素,設計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如果能夠靈活搭配這些元素,在有限的空間內以多元化的形式表達出來,就能夠構成起伏和轉承的空間環境景觀。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園林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在現階段的園林設計及建造過程中,仍然堅持著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主張大量種植灌木,就是減少建筑物,多種植花草樹木,在園區的建造過程中只單純注重植被覆蓋率,而忽視了園林和人的和諧相處。
人們普遍認為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很大差別,將景觀設計歸于建筑設計的附屬物,把景觀設計誤解為只是單純的雕塑、植物栽植,甚至只是根據電腦的三維動態效果進行景觀設計,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對程序的編寫不能做到科學規劃布局,例如,在某些景觀建設中,不考慮交通、消防、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布局,那么當樹木成長到一定高度后,就會影響這些基礎設施的使用,從而導致人力浪費,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因此,要正確認識園林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內在聯系,避免園林設計中出現漏洞。
園林綠化體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對園林規劃設計的論證基礎之上的,除了要考慮園林規劃設計本身的思路以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園林自身的特點及功能,但是在目前大多數城市中,園林工作者缺乏一個總體綠化體系的引導。
園林設計要做到宏觀與微觀相統一,將設計放到城市的整個區域環境中,結合城市的整體文化、建筑風格以及居民需要,正確定位園林的性質、功能和形式。園林設計首先要與周邊的自然人文環境相協調,它的尺度、形式、色彩、風格必須與周圍的環境相統一,服從于周圍環境的需要。園林的布局要刻畫細節,做到主次分明、烘托對比、前后呼應、承上啟下,使周圍的景物能夠相得益彰。每一個細節都要受得住品評,經得起推敲,使每一個大的園林設計各有特色又相互輝映,做到三季有花,四季見綠。
城市園林設計不只是點和線技術的融合,也要重視四季變化對景觀設計效果的影響。人類的科技進步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然,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例如,土地格局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而形成的,在對城市園林設計時,要科學利用。園林設計方案要襯托出獨特的地域特色,無論何時,自然賦予我們的格局已經注定,追求潛在的藝術價值是設計永恒的主題。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要遵從大自然的感覺,創造出更有價值的藝術設計。
在園林的設計過程中,我們遵循一定的生態原則,這是設計和建設的基礎所在。同時,在遵循生態學的基礎上,根據美學的要求,融合一定的創造技術,不僅要滿足園林本身的生態現實景觀要求,更要注重園林植物在不同季節中所反映的特點,達到隨著不同時節的變化反映出不同時節特點的目的。因此,在創造景觀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植物本身的美,反映出一定的自然特點。在園林植物本身的配置過程中,要注重植物的多樣性搭配。不同的植物在葉的顏色、大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植物在開花時間、開花持續的時間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這些都是不同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搭配要素。
城市的園林是城市文化的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特征與地域特征體現在園林設計的宏觀布局與每一個細節中。要從一個城市的自然、地域、物候特點出發,將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引入與當地地形、景觀相適應的植物。在自然景觀上,可以采用當地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在人文景觀上,可以體現當地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園林。
園林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變化、動態的,設計者不能用以往傳統的思想去理解園林設計,絕對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追求潮流。設計者應本著和諧、務實的原則,尊重自然,以人為本,以高尚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的工作態度,不斷創新,適應形勢發展,創造出穩定的、長久的、時尚的、有內涵的園林作品。
[1] 尤曉波.淺談城市園林設計中的誤區[J].湖南農機,2010,(07):30-31.
[2] 馬士法.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運用的討論[J].現代園藝,2011,(19):180-181.
[3] 祁營.淺議現代藝術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1,(17):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