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湃
(海南公路工程公司,海南海口 570216)
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基本上是全隱蔽施工,工序環節多而節奏快,稍有不慎即可因某個環節不慎而造成事故,其中地質不良、機械故障、操作失誤等因素對成樁質量的影響更為突出,如何減少這些不良因素和降低其影響,是保證鉆孔灌注樁質量的關鍵。現根據鉆孔施工中常見的諸如鉆孔時塌孔、斷樁等事故,以黃延高速公路K258+395南溝大橋、K262+060中橋鉆孔灌注樁施工及缺陷樁處治實踐為例進行總結,與同行交流。
南溝大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分為左右兩個半幅,左半幅橋長145.52 m,右半幅橋長125.52 m。設計標準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橋面全幅寬度24.50 m,下部結構為柱式臺,柱式墩,樁基礎;共有鉆孔灌注樁30根,設計樁長32 m,其地層情況自上至下為灰黃色黃土狀土,棕紅色粘土,黃綠色強風化泥巖;K262+060中橋為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結構,下部采用柱式墩臺,鉆孔樁基礎,共36根樁,其中4號臺12根樁,其地層情況自上至下為灰黃色黃土狀土,灰褐色圓礫土,褐紅色黃土,灰黑色強風化頁巖,灰黃色強風化砂巖。
3.1.1 塌孔主要原因
1)鉆孔樁開始施工時,護筒周圍粘土沒有夯實導致滲水或護筒底高于施工最低水位,致使護筒下孔壁坍塌;2)鉆孔時護筒不能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頭,在孔外水壓力作用下孔壁的穩定受到破壞,造成塌孔;3)施工時配制泥漿比重偏小,護壁作用不可靠,不能保持孔壁穩定而形成塌孔;4)鋼筋籠吊裝時不能保持鋼筋籠垂直插入孔內,致使鋼筋籠撞上孔壁造成塌孔。
3.1.2 塌孔的處治措施
1)回填粘土、加大泥漿護壁、保證水頭壓力。在K262+060中橋4號臺—2樁基施工中,因該橋臺樁基礎位處舊河道內,成孔時發生大面積坍塌,經跟蹤量測塌孔達5 m,并有大量涌水現象,施工被迫停止。經會同三方代表同意后對樁孔回填,但回填土后發現仍然有水涌出。因4號—1樁鉆至相同標高時也同樣出現涌水現象,故初步判定是由于層位水水壓太大造成樁孔坍塌。經研究提出以下處理方案為:a.將4號—2樁孔用粘土回填;b.對4號墩進行填土筑島2 m~3 m,以提高水頭壓力,并以真空吸泥泵吸出含泥渣的泥漿,確保清孔合格;c.沿4號墩樁位方向,在上游4 m處(筑島以外)打一φ1.0 m降壓井讓其涌水,以降低地下水壓;d.提高泥漿粘度,相對密度達到1.08,慢速鉆進,充分護壁。經按上述方案處理后,降壓井出現了大量涌水,降低了地下水壓力,保證了4號墩重新成孔中沒有出現塌孔現象。
2)在旱地進行鉆孔樁施工時,應確保鉆機的作業面穩定、夯實;位于淺水區域的鉆孔樁通常采用筑島法施工,筑島島面應比最高水位或地下水位高出0.5 m~1.0 m,高出水面以上部分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夯實或碾壓,確保施工場地滿足施工載荷的要求以保證鉆機平穩就位。
3)沉放鋼筋骨架中產生的坍塌,多因現場指揮或吊車司機操作不當造成,因此在吊裝鋼筋籠時現場施工員應跟吊機手協調好,避免吊裝鋼筋籠碰撞護筒或孔壁。
3.2.1 斷樁的主要成因
1)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導管埋深過小,出現拔脫提漏現象形成夾層斷樁;2)澆筑混凝土時間間隔太長造成混凝土界面不連續;3)出現堵管未能及時排除;4)灌入的混凝土質量低劣。
3.2.2 斷樁的處理措施
斷樁在樁基施工中屬較嚴重的工程事故,通常可采取以下幾種措施進行處理。
1)當澆筑時間不長,混凝土埋深不大時,可將孔中混凝土及泥石全部清除,重新灌注。
2)接樁:如南溝大橋5號—1樁,設計樁長為32 m,當灌注水下混凝土至24 m時,出現混凝土堵管現象,經現場工程師及施工人員多方努力,采取沖搗、振動導管等措施,混凝土仍無法順利下灌,分析其原因:該車混凝土坍落度過大,造成灌注時混凝土離析,和易性、流動性差,最終導致5號—1樁發生堵管斷樁事故。考慮到工程質量及節約費用的因素,決定采用接樁方案。首先利用測錘測定樁身混凝土的位置,根據設計提供的地質資料已知自樁頂至斷樁處均為粘土層,且斷樁出現在較淺部位,決定采用人工清理再接樁的方法進行處理。在處理時,先采用降低孔內水位,20號素混凝土進行護壁,護壁混凝土箍筋、連接筋均用φ12以20 cm的間距布置。然后在挖至斷樁處時,將樁面清理干凈,并進行人工鑿除至干凈混凝土面(約1 m),最后再重新澆筑混凝土。經處理后再對樁基進行超聲波檢測,結果表明樁基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3)補樁法。當事故樁不能再利用,成為廢棄樁時,應考慮在原樁周圍合理的樁位進行補樁,這類處理措施就牽涉到變更設計的問題,這里不再贅述。
通過對鉆孔樁施工常見事故的技術分析,根據不同的事故成因采取不同措施處置施工中的事故,通過及時發現,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事故的進一步發展,以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總之,灌注樁施工除加強預防、減少事故頻率外,還應制定詳細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并能隨時付諸實施。
[1]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
[3]許首賢.談鉆孔樁(旋挖鉆)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3,39(8):53-55.
[4]黃興安.道路橋梁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5]郝建波.橋梁鉆孔灌注樁質量缺陷的處治實踐[J].河南交通科技,2009(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