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移井鉆井技術是一種高精尖的鉆井工藝,是當今定向井、水平井技術的綜合系統工程,可廣泛地應用于灘海油田、海上油田和地面條件極其復雜的油氣藏的勘探開發。其較長的水平段位移導致井筒低邊易于形成巖屑沉積床。因此,確保井眼環空清潔是貫穿整個水平井鉆井過程的關鍵問題。相恒富等以相似系統理論建立了大位移水平井攜巖實驗裝置,并根據顆粒雷諾數相似推導了實驗裝置與原型的參數相似關系,實驗研究了環空返速等10個參數與無因次巖屑床厚度的變化關系,在此基礎上采用非線性回歸方法建立了大位移水平井穩態無因次巖屑床厚度方程。模型對于確定大位移水平井井眼凈化最小攜巖排量和優化機械鉆速具有參考意義。
多分支水平井開發煤層氣可以最大程度地溝通煤層割理裂隙系統的網絡連通,其井身結構優化對獲得最經濟有效的產能至關重要。曹立虎等采用數值模擬的方法,以沁水盆地南部某區塊3#煤層為例,對多分支水平井的井身結構參數進行了優化。研究結果可謂煤層氣多分支水平井的井身結構設計提供參考。
隨著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海況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鉆井難度越來越大,對鉆完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期優選刊登了“海上薄油層多分支水平井鉆井技術”、“半潛式鉆井平臺水平井裸眼側鉆技術”、“南海東部深水氣田完井作業實踐”等論文,希望能對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頁巖儲層水力壓裂形成復雜網狀裂縫,在水力裂縫壁面上能否形成微裂縫以及水力裂縫壁面的平整程度,對進一步改善頁巖儲層的滲流環境具有較大的影響。趙志紅等利用3D激光掃描儀和電子顯微鏡,研究了不同礦物含量的頁巖破裂面特征和微觀形態。研究成果對認識頁巖儲層的破裂特征以及指導壓裂方案設計具有一定的意義。
近年來國內頁巖氣水平井多級分段壓裂施工中廣泛應用了泵送橋塞+電纜射孔聯作分段壓裂技術。劉祖林等對泵送橋塞射孔聯作施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制定出防范措施和解決方案,現場實施后各頁巖氣井水平井段的壓裂改造施工得以完成,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為今后同類井的施工作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凝膠微球調剖是聚合物驅后進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缺乏相應的效果預測與評價方法用于指導生產實踐。陳先超等建立了凝膠微球調剖含水率與采收率的解析預測公式,用于預測凝膠微球深部調驅的含水率、產油量、產水量等指標的變化規律;對概念模型的正交設計的數值模擬方案進行擬合,得到無因次增油倍數的經驗預測公式,可方便預測其提高采收率幅度和增油降水等指標;最后提出了注入井、生產井和區塊3個層次的凝膠微球調剖效果評價方法。提出的方法可全面系統地評價凝膠微球調剖礦場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