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中國
巴斯夫加強特性材料本地化生產更好地服務中國及亞太區關鍵行業
最近,巴斯夫特性材料業務部三大重點擴建項目在上海浦東基地順利展開,包括工程塑料Ultramid?聚酰胺(PA)、Ultradur?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Elastollan?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產能擴建以及Cellasto?(微孔聚氨酯彈性體)技術中心建設。
“到2020年中國城市人口比例將達到近60%;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為化工行業創造了巨大的機遇;從工業到建筑業,從交通到消費品,化工行業推動眾多行業的可持續創新。”巴斯夫亞太區總裁(職能管理)、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侯宇哲博士表示。
巴斯夫特性材料業務部全球總裁Raimar Jahn也表示:“作為聚酰胺、PBT、TPU和Cellasto?的領先生產商和客戶首選的商業合作伙伴,巴斯夫將繼續鞏固其在關鍵市場的優勢地位。憑借技術和工程方面的雄厚實力,巴斯夫致力于幫助客戶獲得競爭優勢,從市場中脫穎而出。我們高度重視新市場和新產品的開發,這些擴建項目將為未來增長提供良好的支持。”
(1)巴斯夫亞太區最大的Ultramid?PA和Ultradur?PBT改性裝置提前投產
巴斯夫預計亞太區工程塑料市場將保持7%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這主要得益于工程塑料在交通、建筑、高鐵、電子電氣等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Ultramid?和Ultradur?可用于汽車零部件和其它創新應用,包括座椅框架、油底殼模塊、傳感器、發動機懸置、連接器和高度集成設計的激光直接成型電子產品等。
此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額外將有一億人口在城市定居,更加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將從如今的2%提升到50%,工程塑料需求將更加龐大。巴斯夫新推出的用于提高PVC門窗型材隔熱性能的可共擠Ultradur?就是面向國內建筑節能需求進行本土化創新的一個絕佳案例。
目前現有的Ultramid?和Ultradur?改性裝置年產能為4.5萬t,擴建后將超過10萬t/a,一躍成為巴斯夫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工程塑料改性生產裝置。此次擴建項目提前六個月竣工投產,其中包括新建一條特種產品生產線,這將幫助巴斯夫充分挖掘新興特性應用市場的潛力。此擴建項目完成后,位于韓國禮山的改性裝置也將于2015年投產,屆時巴斯夫亞洲改性裝置年產能將從目前的13萬t提升至22.5萬t。
(2)大幅提高Elastollan?TPU產能,強化巴斯夫在本地區的優勢地位
Elastollan?TPU是一種用途廣泛、極具創新潛力的材料。它可以通過擠塑、注塑和吹塑成型等多種方法進行加工。位于上海的現有Elastollan?裝置于2007年建成,經此擴建該裝置產能將大幅提升。Elastollan?TPU在中國取得了長期成功。擴建后TPU裝置將繼續支持紡織品、鞋材、交通、線纜護套和其它工業應用市場的快速增長。
(3)加強Cellasto?技術和產能領先優勢,更好地服務蓬勃發展的亞洲汽車市場
2013年,亞太區和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分別突破4200萬輛和2000萬輛。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長到6200萬輛和3300萬輛。(數據來源:LMC AutomotiveLtd2013年報告)。
Cellasto?定制解決方案可用于阻尼元件以及提高汽車的降噪、減震和舒適性(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NVH)等級。在亞太區,巴斯夫將在浦東基地現有設施基礎上,進一步加強Cellasto?的技術領先優勢,一期工程于2011年投產。新投資項目包括:擴建Cellasto?亞太技術中心、增加3條全新生產線以及對現有設施進行技術改造等。2015年項目竣工后產能將提高1倍。
面向汽車行業的Cellasto?部件包括:輔助彈簧、上減振支撐、彈簧隔振墊以及其它NVH部件。Cellasto?全球有6個生產基地:德國萊姆弗爾德、中國上海和南沙、巴西瓜拉廷格塔、日本新城和美國懷恩多特。Cellasto?新建的技術和生產設施是巴斯夫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將有助于更好地服務本地汽車設備制造商的客戶,幫助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