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超,馬敬超
(哈爾濱市呼蘭電業(yè)局,哈爾濱 150025)
電能的運用涉及各行各業(yè),電能的生產與應用占據了國民經濟的很大一部分。電能具備轉換方便、快速輸送、合理控制、方便測量及調整等特點。目前主要采取發(fā)電設備將水能、熱能及原子能等轉換為電能,也可將電能向其他型的能量進行轉換。
將自然界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水能、熱能等轉換為電能的場所就是發(fā)電站。發(fā)電站通常根據其利用的不同能源,分為水電站、火電站、風力發(fā)電站、地熱發(fā)電站、太陽能發(fā)電站以及核電站等多種類型。我國的電能來源主要是水電站與火電站。火電站是將化學能進行利用,合理燃燒進而生產電能。我國的火電站主要以燃煤為主,具體的電能轉換過程如下:燃燒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當前形勢下的火電站,對于廢渣、廢水及廢氣進行了綜合考慮,不僅能夠生產日常所需的電能,也具備供熱的效果,因此火電站也稱為熱電站。目前城市供熱電站的發(fā)展計劃仍在進行當中。水力發(fā)電站,主要是將水流的落差進行利用,即利用水流的位能進行發(fā)電。具體的轉換過程如下:水流位能轉換為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為了對資源進行充分科學的利用,降低燃料的運輸費用,節(jié)約成本,因此水電站通常建立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qū),火電站通常建立在具有燃料資源的地區(qū),這就使發(fā)電站遠離了市中心,因此發(fā)電站生產的電能需要通過遠距離的電力輸送,才能將電能分配給用戶,由此構成系統(tǒng)的發(fā)電與輸配電體系。這個體系主要由發(fā)電機、輸配電設施以及電力用戶共同組成,電能的生產、輸電、分配以及應用的體系就是電力系統(tǒng),將發(fā)電與用電設備進行連接的輸配電系統(tǒng)就是電力系統(tǒng)中的電力網。
通常大型、中型的發(fā)電機輸出電壓在3.15k V~20 k V,為了有效保證輸電效率降低電能在輸電線路上的損耗,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電壓,再進行遠距離輸送。我國采取的遠距離交流電輸電電壓有以下幾類:110 k V、220 k V、380 k V、500 k V等。通常輸電距離越遠,輸電容量及輸電電壓與距離成正比增長。在高壓輸電輸送后,經過降壓變壓器使電壓降低,進而滿足用戶的電氣所需電壓。在發(fā)電站升壓變壓器與地方的變壓器之間搭設的線路及地方變電站之間的線路,都是輸送電能特制線路,通常稱為輸電線路。輸電線路的電壓通常等于或略大于110 k V。
電能的輸送及分配任務主要由變配電所承擔,稱之為一次電路或主接線等。為了保證各個輸電設備得到正常運行,應進行合理的控制、測量、指示及保護等。電力系統(tǒng)中的測量儀器、斷電保護等電路,稱為二次回路。地方變電站與用電單位變電所的連接線路,主要用于電能的分配,稱為配電線路。配電線路的電壓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而定,通高壓配電線路的電壓有35 k V及110 k V;中壓配電線路的電壓在5k V~10 k V、220k V、380 k V的電壓是低壓配電線的線路電壓,二次配電線路就是指低壓配電線路。
觸電是指人體與帶電體接觸或接近,導致人體受到電流的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電擊與電灼兩種。電擊使電流以人體為回路,對心臟、呼吸及神經系統(tǒng)造成嚴重影響,破壞人體內部組織,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電擊的危害程度與電流的大小、頻率、人體通電時間、經過的人體路徑及觸電者自身情況等有直接關聯(lián)。工頻交流電可通過電流的大小及人體觸電呈現的狀態(tài),分為3個級別的電流。電擊致死的主要原因是電流導致心室顫動所致。電流經過心臟與大腦時,及易導致人死亡。電流縱向經過人體時危害大于橫向經過。縱向經過易導致心室顫動,因此最危險的觸電方式是頭部觸電以及左手至右腳觸電。電灼傷主要是人體外部受到電弧、帶電體以及大電流融化飛濺出的金屬等對人體外部皮膚造成的灼傷。人體與帶電體距離過近,導致電弧放電灼傷。在低壓系統(tǒng)中,將裸露閘刀開關拉開時,電弧就可能燒傷人的面部和手部,操作錯誤導致設備短路也是造成電弧灼傷的主要原因。
為了防止發(fā)生觸電事故,用戶應對安全用電常識進行了解。任何電氣在不能確定是否通電時,均認為有電,對開關及控制設施不能盲目依賴,不能完全依賴絕緣進行防觸電。盡量不在帶電情況下操作,在必要的情況下應穿絕緣鞋進行操作,禁止手濕時的帶電操作。操作時盡量不用雙手,做到有人監(jiān)督。電線、插頭等出現破損應及時更換,嚴禁隨意搭接臨時線路。若需要搭接臨時線路,應采取橡皮絕緣線,且保持距地面2.5m以上,使用結束立即拆除。禁止在架空線路及變電站附近放風箏,不得射擊電線上的鳥,禁止攀爬電桿,不得電桿附近挖土。在斷電的情況下移動電氣設備,將帶有金屬外殼的電氣設備移動其他地方時,首先應將地線進行安裝,對設備進行檢查,之后再進行使用。
輸配電與安全用電是確保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開展的根本性前提。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yè),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fā)生,安全用電涉及許多方面,必須提高人們的安全用電意識,以促進輸配電工作有效開展,保證用戶用電安全。
[1] 許世清.淺談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J].機電信息,2011,(12):85.
[2] 馮凱.淺析輸電線路運行管理工作[J].電源技術應用,2012,(11):65.
[3] 丁會峰.輸變電工程中的經濟性分析[J].才智,2013,(21):79.
[4] 李建忠.如何做好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維護工作[J].電力安全技術,2007,(05):71.
[5]文紹軍.淺談如何提高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J].廣東科技,201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