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山鋼股份濟南分公司中厚板廠,山東濟南 250101)
經驗交流
步進梁加熱爐蓄熱式燒嘴改造
李磊
(山鋼股份濟南分公司中厚板廠,山東濟南 250101)
濟鋼中厚板廠針對3號加熱爐蓄熱式燒嘴由于煤氣泄漏、冒火、結構不合理等原因導致的加熱能力降低、板坯加熱效果差問題,通過改變燒嘴的結構和布置方式,并加強燒嘴與爐墻結合部位的密封,杜絕了燒嘴四周冒火現象,提高了加熱質量。
加熱爐;蓄熱式燒嘴;優化改造
濟鋼中厚板廠3號加熱爐建成于2003年3月,
是國內較早應用蓄熱式燃燒技術的大型步進梁式板坯加熱爐之一。加熱爐爐膛內寬7.5 m,加熱爐有效長度39.7 m,分成4段加熱。加熱爐設計加熱能力240 t/h(熱坯),160 t/h(冷坯),采用空煤氣雙預熱的蓄熱式燃燒技術,燃料為高爐、焦爐、轉爐混合煤氣。該加熱爐的空煤氣燒嘴采用上下組合的方式,
燒嘴自然疊加,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暴露出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空煤氣燒嘴之間及燒嘴四周成為煤氣泄漏的主要部位,由于燒嘴四周冒火,被迫關閉或是關小一部分燒嘴,制約了爐子加熱能力的正常發揮,
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二是由于燒嘴結構原因,在燒嘴噴口區域易形成局部高溫,造成鋼坯表面氧化加劇,出爐鋼坯經過除鱗箱時氧化鐵皮除不干凈,繼而導致鋼板因麻點缺陷改判,影響鋼板表面質量;三是空、煤氣燒嘴為一上一下布置,空煤氣混合不勻,影響煤氣的燃燒效率,檢測排煙氣體,其CO含量達到10.6%。
經過檢修及現場觀察分析,得知燒嘴出現問題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空氣燒嘴和煤氣燒嘴是上下疊放,之間沒有密封措施,當燒嘴高溫端殼體與燒嘴鋼殼之間出現裂縫時,導致空煤氣燒嘴蓄熱室串聯,空煤氣混合后直接在燒嘴內部燃燒,火焰從裂縫處冒出。
2)由于燒嘴四周與爐墻立柱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燒嘴鋼殼與爐皮鋼板沒有滿焊,留有縫隙。
3)燒嘴高溫端殼體(重新澆注)與原有的低溫端殼體或燒嘴鋼殼內襯之間產生裂縫,煤氣沿燒嘴鋼殼與爐皮鋼板縫隙竄出,遇到外界空氣著火。
4)燒嘴鋼殼所使用的鋼板偏薄,邊角處容易出現裂縫。
5)燒嘴鋼殼內襯所使用的耐火材料材質等級較低,不適應現場情況的需要,容易出現裂縫。
6)在整體澆注燒嘴高溫端殼體和爐墻的時候,沒有合理設置膨脹縫,導致爐墻在燒嘴附近出現裂縫,使空氣和煤氣有提前混合的可能。
7)燒嘴前火焰灼亮,直接灼燒鋼坯表面,坯料加熱不均勻,容易造成局部溫度過高或過低,造成一次除鱗效果較差。
1)改變空煤氣燒嘴的布置方式,由上下組合式改為左右組合式,從而減少空煤氣燒嘴串氣及煤氣泄漏的可能性,并能降低火焰強度,避免在燒嘴噴口區域形成局部高溫,消除鋼坯表面氧化加劇及除鱗困難現象。
2)改變燒嘴結構。考慮到3號加熱爐爐墻立柱的尺寸和為了使2、3號加熱爐燒嘴擋板磚能夠通用,重新設計了燒嘴的組成結構和外形圖(如圖1所示)。燒嘴磚與燒嘴殼體內襯整體成型澆注,提前預制,采用高等級材質的澆注料;鋼殼厚度由6mm增加到12mm,鋼殼內襯采用“重質澆注料+高純型纖維毯”的復合結構;高低溫側擋板磚均采用耐火材料制作,有一定的蓄熱作用;裝球孔設在蓄熱式頂部中央,并且增加了裝球孔容量和擋板頂部盲區,從而防止蓄熱球在燒嘴內部溫度升高后下沉,導致介質流通短路;為了保證空煤氣在爐內能夠充分混合和燃燒,空氣、煤氣燒嘴噴口呈45°夾角向外側傾斜。
3)燒嘴殼體與爐墻之間的密封。燒嘴鋼殼伸進爐皮鋼板100mm,在燒嘴鋼殼四周焊上不銹鋼錨固鉤,燒嘴周圍100mm內爐墻不設保溫層,使燒嘴殼體爐墻耐火材料之間結合緊密,燒嘴殼體內外側與爐皮鋼板滿焊,解決了煤氣泄漏導致的漏火問題。
TG307
B
1004-4620(2014)04-0074-01
2014-04-08
李磊,男,1981年生,2004年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現為濟鋼中厚板廠3500工序機動科助理工程師,從事熱能工程、加熱爐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