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加元
(濱州黃河河務局,山東濱州 256601)
黃河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
吳加元
(濱州黃河河務局,山東濱州 256601)
從黃河水利風景區的特點入手,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與建議,以期對黃河水利風景區的建設及管理提供借鑒。
黃河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黃河工程
近年來,黃河水行政管理部門在搞好黃河治理的同時,依托黃河工程積極打造生態觀光一條線,成效顯著。目前,黃委系統已依托黃河工程建成18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如何搞好景區的建設與管理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1.1 以自然景觀為基礎
黃河造就了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尤其是黃河下游泥沙的淤積,造就了世界著名的“懸河”自然景觀。這些景觀都是源于黃河的自然本性并逐漸形成豐富起來的,構成了一幅幅優美和諧的自然畫卷。
1.2 以黃河工程為依托
黃河治理開發歷來都是國家安民興邦的大事。在保證黃河防汛抗洪的前提下,打造了綠色生態觀光帶,鋪設了堤頂路面,對每處單項工程都進行了專題綠化美化建設,使得環境更加宜人,更有利于附近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生活,也促進了黃河防洪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1.3 以黃河文化為背景
黃河為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形成了黃河流域不同風格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革命舊址、風俗人情、文化藝術、飲食文化等。這是黃河文化的反映,也是黃河文化的真諦所在。1.4以旅游時尚為趨向
黃河水利風景區的特點決定了黃河水利風景區開發定位在以黃河自然景觀為基礎的生態旅游,開發具有現代感的生態旅游產品,展示黃河文化,揭示人與自然的關系;以黃河、黃河工程生態資源為依托,建設以休閑、度假與接待為主導功能的旅游空間,塑造具有生態特色,自然休閑的度假旅游地。
2.1 與景區規劃相結合
在申報國家水利風景區之初,各景區根據本景區及所在地域的情況編制了相應的規劃,也經過有關專家的鑒評指導,可作為今后景區建設的依據,工程量大的可分期實施、分步實施,也可根據黃河防洪工程規劃及地方政府區域建設計劃變動情況進行適度調整,盡量做到與規劃相結合,避免隨意性和重復建設。
2.2 與黃河基本建設相結合
黃河水利風景區是依托黃河工程建設的,因此,要把水利風景區與黃河工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黃河工程建設帶動水利風景區建設。黃河工程要統籌考慮生態、旅游、文化等因素,在工程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在不違反河道管理有關規定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景區的綠化、美化、亮化以及生活要求,為景區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創造條件。最理想的是把景區的建設與擬建、新建黃河工程同步設計、施工、建設,使工程與景區建筑相得益彰。
2.3 與黃河淤背區開發相結合
淤背區已成為黃河水利風景區重要看點,成為游客吃、住、游、娛以及采摘基地。黃河水行政部門種植開發了適生林、果園林及各類苗木等,花期賞花、果期嘗果,并養殖了許多畜禽,為景區增添了生機,人們既可享受采摘鮮果的樂趣,又可品嘗自然生長畜禽的風味,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在淤背區庭院的部分管理房已具備小規模接待功能,為久居城市人們的休閑度假創造了條件。所以,在不違反工程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可在淤背區建設必要的納涼、休息及餐住設施,設置林間曲徑小道,以及部分小微景點,供游人使用和游覽。
2.4 與黃河文化開發相結合
黃河水利風景區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獨特的自然景觀,還在于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開發景區景點時必須注意結合黃河文化功能和文化效益,在“吃、住、行、購、游、娛”六大要素中,突出黃河文化特色,提高黃河生態游的品味,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這也是黃河生態游乃至景區能夠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
2.5 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
由于黃河水利風景區的開放性和公益性,雖不收取門票,但可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推出自己的特色產品,從中賺取效益。除景區自行組織外,還可以走聯合之路,與地方旅行社共同經營開發旅游線路,利潤分成,以此拉動旅游產業的發展,也為有關單位第三產業開發拓展新項目,同時為沿黃群眾提供大量直接、間接的就業機會,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三統一。
3.1 理順組織人員保障
黃河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直接影響著防洪工程安全、水資源保護以及生態效益,與地方旅游有較大不同,或者說有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有關景區所在的黃河水行政管理部門加強領導,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各市級水行政管理部門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充實風景區管理辦公室人員,賦予其管理職能和崗位職責,必要時成立旅游公司,專門進行黃河生態旅游業的開發建設,并強化監管力度,使其真正發揮作用。
3.2 拓展投資融資渠道
目前由于黃河水利風景區沒有直接可利用的資金和可以使用的政策,水利風景區建設及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必須多渠道融資。
一是爭取國家在黃河基建工程及工程管理投資計劃中將風景區建設及管理的內容單列,并列于其他單項工程,從計劃、施工、監理及驗收方面按相關標準進行。
二是爭取地方政府資金,畢竟風景區歸屬所在地政府管轄,地方政府也享受其帶來的多重效益,可以發揮地方融資機制的作用進行風景區建設與開發。如濱州市政府投資1 400余萬元將濱州黃河水利風景區北鎮新堤段拓寬建成濱州南外環就是很好的例證。
三是運用市場機制融資,對景區內部分景點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與經營者聯合開發,實行股份制經營,也不失為一個渠道。
3.3 建立人才培訓機制
對黃河水行政管理部門來說,景區管理是個新課題,也是個必修的課題。在工作經費及職能到位的前提下,引進部分經理人才、營銷人才、策劃人才、宣傳人才和服務人才,并把景區管理人員的培訓納入制度化管理,實施持證上崗制度,每年定期有針對性地培訓和交流,加快知識更新,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景區建設與管理得升到一個新水平。
3.4 加大宣傳營銷力度
社會形象對景區的管理與開發工作至關重要,所以,需要采取各種渠道,取得社會的信任和支持,多與新聞媒體合作,通過電視、廣播、網絡以及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展示景區風采,提高社會認知度,擴大影響。同時,制定營銷戰略,逐步建立營銷網絡,開拓市場,打響黃河特色品牌,增加新的利益增長點。
(責任編輯 張玉燕)
F426.91
B
1009-6159(2014)-10-0057-02
2014-03-04
吳加元(1961—),男,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