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1+3”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成果豐碩
德國巴斯夫集團最近見證第三輪“1+3”企業社會責任(CSR)項目的圓滿結束。該項目讓化工行業供應鏈上多個合作伙伴攜手合作,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3”項目合作伙伴首次作為巴斯夫重要利益相關方之一參與巴斯夫年度利益相關者對話活動,并進一步探討如何提高在環境、健康和安全及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等全方位的可持續管理績效。
“1+3”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于2006年巴斯夫依托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平臺首倡并發起,整個化工行業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穩步提高。過去6年中,共有27家合作伙伴參加了三輪的活動,他們是巴斯夫的供應商、物流服務商或客戶;目前國內已有約14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與到項目中來。
很多的項目合作伙伴因參與這一項目,在環境、健康與安全績效方面,特別是環境保護、運輸安全和應急響應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通過自我評估、專家團隊的組建和評估,以及“我看安全”(由巴斯夫責任關懷專家前往各個項目伙伴生產基地實地考查并提出改善建議)等行動,項目合作伙伴積極投入改善工藝、優化后臺流程、加強環境保護等工作中,在健康、安全和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例如,巴斯夫中間體部門在氨綸行業的客戶煙臺泰和,已投資超過300萬元改善廢氣處理裝置以減少大氣排放;此外,煙臺泰和預計投資600萬元在燃煤鍋爐上安裝布袋除塵器,以進一步減少煙塵排放量。浙江光華是巴斯夫中間體部門在粉末涂料聚酯樹脂行業的客戶,在加入“1+3”項目后,不僅對車間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改,還在企業內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環境、健康與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職業安全和環境保護。另外,主營農藥中間體等特色化工品的原材料供應商聯化科技,在公司內部建立了行動跟蹤系統以監測項目實施進程,保障項目實施短期內完成。
“‘1+3’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這一創新模式有助于推動整個價值鏈的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我非常受鼓舞地看到項目始終在不斷完善,以及化工行業從業者在中國建設可持續的和諧社會的不斷努力。”CBCSD執行秘書長翟齊先生表示,“‘1+3’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不僅在中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也很欣喜地看到項目的概念在韓國也受到了廣泛認可。”2010年韓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代表團訪問巴斯夫專門學習項目經驗,此后很多大型韓國企業如今都與他們的供應鏈合作伙伴一起積極響應韓國政府支持的“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綠色合作倡議”。
與此同時,巴斯夫還舉行了年度利益相關者對話,包括與意見領袖和行業專家等熱烈探討交流,對公司在中國的戰略、經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努力提供意見和反饋。
負責大中華區平臺和職能管理的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關志華先生表示:“與整個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建立緊密的關系,是巴斯夫實現‘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宗旨的方式之一。”
“過去幾年,我們持續加強與巴斯夫利益相關者透明和坦誠的對話交流。今年,我們首次邀請了‘1+3’項目合作伙伴參與對話,使其涵蓋了更廣的利益相關各方,包括客戶、服務商、供應商、政府官員、媒體、學者、學術界和非政府組織等。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行業透明管理,從而推動中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關志華先生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