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風建設方面,該集團公司有的領導人員親友插手工程建設,一些招投標暗箱操作,工程建設項目分包現象比較普遍;有的領導人員違規占有多套住房。
——近日,中央第九巡視組組長侯凱向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反饋巡視情況時說
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給改垮了,不能把耕地給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給改滑坡了,不能把農民的利益損害了。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土地制度改革要堅守“四個不能”的原則和底線
延遲退休年齡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平均每個勞動年齡人口所供養的老年人也不斷增加,必然要求勞動年齡人口延長勞動年限
政府是管家,人民是主人,管家自己給自己定薪水顯然不合適。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旭濤建議,公務員薪水的決定權應該回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手中。他說,公務員薪水是高是低,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只要決策過程合理公開,結果就容易被接受。與其判斷公務員的薪水是高還是低,不如改變公務員薪酬的決定機制。
那種認為“企業所有權不重要,重要的是競爭”的觀點既缺乏理論基礎,也沒有事實的佐證。中國的實踐證明,國有企業只有在政府保護下才可能生存,它們賺的利潤是會計利潤,不是經濟利潤。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維迎認為國企主導不可能有公平競爭
在健康維護的“疾病預防—臨床診療—臨終關懷”三個環節中,醫改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臨床診療階段,疾病預防做得不夠,因為它不能給機構帶來經濟利益,也沒有“顯性政績”。
——“走廊醫生”蘭越峰的故事引起了人們對于當前醫改現狀的反思。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如是說
一些干部“嚇”基層,實際上害人、害己、誤工作。現實中,下級對上級、群眾對干部原本就有些生分甚至畏懼。如果一些干部端架子,拿腔拿調,只會把距離越拉越大。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評論:下基層,不要“嚇”基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