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蓮
(蘇州大學 醫學部,江蘇 蘇州 215123)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高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進入實驗室的學生人數激增,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數量也大幅度增加[1]。而我國高校在安全建設的硬件和軟件上卻沒有及時跟進,以致近年來高校實驗室發生了多起火災事故、爆炸事故、化學試劑腐蝕及灼傷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生物安全事故、放射性事故、毒害事故[2-3]。
藥學是一門應用性強、實踐性強、科技含量高、學科范圍廣、技術密集的實驗科學,高校藥學實驗室分為科研實驗室及專門從事本科教學的基礎實驗室。科研實驗室是高校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培養研究生的地方,有專門的教師管理,從事實驗者也是經過培訓,具有一定實驗技能和安全知識的研究生。而本科教學實驗室則用于培養本科生基本的實驗技能,實驗者猶如一張白紙,缺乏安全知識,帶教老師往往一個人帶教30個左右的學生,不可能完全顧及。因此對教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應該尤為重視。
我校藥學院實驗教學中心擁有本科生實驗教學用房14間,面積近2 000 m2,主要分為化學、中藥類、藥理學、生物技術、藥劑學實驗室,公共平臺,倉庫等。藥學院共開設藥學、中藥學及生物技術等3門專業,共有20余門實驗課程,幾乎每門課程都有一半課時為實驗課,因此實驗課比重大,學時數多,且涉及學科廣,具有高危性質的化學及生物實驗課為其重要實驗課程,并且具有藥學的特殊性。本文針對高校藥學實驗教學的特點,對其安全性管理進行一些具體探討。
藥學院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要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一整套符合藥學專業特點的嚴格、有效的規章制度,并在實驗室的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4]。沒有嚴格的管理和明確的職責,安全就沒有保障[5-6]。 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堅強后盾,是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法律依據。完善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的管理者和執行者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實驗室安全制度包括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實驗室安全衛生守則、危險物品管理辦法、安全檢查防護維修制度、大型精密貴重儀器使用維修及保管制度、“三廢”處理規定[7]等。實驗室安全工作關鍵還在于領導,必須在統一領導的基礎上落實到個人,每個實驗室設立安全管理員,實行“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并且與獎金掛上鉤[8]。除了設立安全管理員,還應該設置安全巡視員,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不定期進行安全監察,一旦發現有違章行為嚴懲不貸。藥學院實驗中心也正是本著這種原則進行安全管理,在藥學實驗分中心主任的領導下,每個實驗室都有安全員負責安全,每個學期醫學部實驗中心主任都會帶著各個分中心抽提的安全巡視員進行不定期抽查。事實證明,蘇州大學藥學院最近2年沒有出現1件安全事故。
除了建立嚴格的安全制度,還要重視安全教育[9-10]。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長抓不懈,必須全員重視。把宣傳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職工和學生的安全意識上 。每個學期應該對實驗室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培訓,對每一屆本科生在進實驗室做實驗之前安排一次專門的安全講座,針對各個專業實驗的特殊性進行培訓,除此之外,還應該不定期進行一些有關安全知識的專題講座,要求相關人員參與[11]。組織消防知識講座、消防滅火演習、逃生自救演練等多種形式對師生進行培訓。
根據不同學科實驗的需要對實驗室水、電、通風、實驗臺等基礎設施進行合理設計。加強對實驗室水、電、通風及消防和安防設施的維修、維護、保養及檢測,以保證其正常運行,有效杜絕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建立健全實驗室消防設施。設計煙霧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設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安全梯、應急燈、疏散指示燈、防火門,安裝消防栓,擺放滅火器等。對關鍵實驗室安裝安防設施,設計門禁管理系統、紅外安防及監控系統等,對危險物品實行24 h監護,防止外人接觸和進入實驗室,杜絕危險物品的流失和不正當使用。
藥學院化學實驗室主要用于藥物化學和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化學。化學實驗室特別是藥物化學實驗室往往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化學試劑,有些化學試劑是有毒,有些甚至是劇毒的。實驗人員在做化學實驗時如不了解化學藥品的性質,錯誤操作導致事故發生;化學藥品配置、使用不當引起爆炸或者液體飛濺而傷害人體。有些化學藥品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蝕性,或有毒害性,或者是致癌物質,事故輕者損傷皮膚,重者燒毀皮膚,損傷眼睛和呼吸道,甚至損傷人的內臟和神經等。因此必須根據化學藥品的特點采取預防處置方案和合理的在事故發生前去除各種隱患[12]。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分析化學實驗室很多實驗都會散發有毒有害氣體,因此必須配備通風櫥、 吸頂式排風罩進行局部排風,并設計補新風裝置[13]。
中藥類實驗包括中藥炮制實驗室、中藥鑒定學和藥用植物學實驗室。藥用植物學實驗室存放有大量中草藥,其中一些具有毒性,對于有毒的中藥必須上鎖,專人看管。中藥炮制實驗一般都需要高溫炮制中草藥,采用電磁爐的加熱方式避免煤氣、明火帶來的危險,但由于多個電磁爐同時使用,一般實驗室的電路都不能承受這么大的功率,因此要對電路進行改裝,另外由于高溫烹制中藥,產生大量煙霧,實驗室還需加裝大功率的排氣扇。
藥理學實驗室一般進行藥理學實驗和藥代動力學實驗,都是需要用動物做實驗。動物實驗造成的生物危害,已引起微生物學、生物醫學工作者的極大關注。動物性氣溶膠、人獸共患病和實驗室相關疾病感染是形成動物實驗生物危害的三大重要因素。動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設施除了遵循常規生物實驗室安全要求外,還應考慮對動物呼吸、排泄、毛發、抓咬、掙扎、逃逸、動物實驗(如染毒、醫學檢查、取樣、解剖、檢驗等)、動物飼養、動物尸體及排泄物的處置等過程產生的潛在生物危害的防護。應特別注意對動物源性氣溶膠的防護,例如對感染動物的剖檢應在負壓剖檢臺上進行。應根據動物的種類、身體大小、生活習性、實驗目的等選擇具適當防護水平專用于動物并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生物安全柜、動物飼養設施、動物實驗設施、消毒設施和清洗設施等。實驗室建筑應確保實驗動物不能逃逸,非實驗室動物(如野鼠、昆蟲等)不能進入。實驗室設計(如空間、迸出通道等)應符合所用動物的需要。動物實驗室空氣不應循環。動物源氣溶膠應經適當的高效過濾和(或)消毒后排出,不能進入室內循環。如動物需要飲用無菌水,供水系統應可安全消毒。動物實驗室內的溫度、濕度、照度、噪聲、潔凈度等飼養環境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
藥學院用于生物技術實驗的實驗室主要用于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制藥工藝學。生物技術實驗不可避免地需要與各種有毒化學藥品、廢氣廢液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打交道 ,所以安全工作是實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4]。生物安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3.4.1對危險化學藥品及廢棄物的處置
生物技術實驗使用危險化學品數量眾多、品種繁雜、性質各異,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潛在著極大的危險,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環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師生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例如 : 在分子生物學瓊脂糖凝膠電泳實驗中,經常用來染膠的EB( 溴化乙錠) 是一種具有強誘變致癌性的藥品,可在人體中長期積累,通過插入DNA分子間產生染色體變異性疾病( 如細胞癌變)。而實驗人員在配制和使用時如果不慎把EB灑到桌面或地面上,或者將沾染了EB的容器等物品不經專門處理即隨意清洗或丟棄,將會造成二次污染,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傷害。有的實驗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氣體或液體,一旦這些毒氣或毒液沒有及時排放和妥善處理很可能造成接觸者的傷亡,而廢棄物的直接排放也會造成人身傷害和環境污染[15]。因此對這些危險品及廢棄物的處置必須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特殊的實驗在單獨的房間進行,比如專門的電泳室、PCR室等。
3.4.2實驗室內感染性微生物的危害
生物實驗室經常要接觸細菌、病毒、癌變細胞、肝炎細胞等等,這些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對有危害的感染性微生物應該分級預防,建立各級生物安全實驗室[16]。
3.4.3輻射源及各種儀器的不當使用
生物實驗還要接觸各種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的儀器,比如紫外線常被用作實驗室消毒,是細胞實驗室必須的儀器,但是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射線,因此不能直接照射于人體,否則可引起眼部和皮膚不適,長期受到照射可引發皮膚癌。因此,一般要在關閉紫外燈以后才能進入細胞間,如果必須在紫外燈下工作,必須佩帶防護眼罩和穿防護服。再如熒光顯微鏡,如果長期直視其發射的熒光,會強烈的刺激眼睛,嚴重的傷害眼睛,因此需要熒光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應該注意保護眼睛,盡量不直視熒光,或者通過隔板看,觀察細胞也要隔段時間休息一會兒眼睛。
藥學院的公共平臺是所有實驗共用的。互動室全是顯微鏡和電腦,儀器室放置的是分光光度計和PH計,天平室放置的20余臺電子天平,這些儀器和實驗安全性高,但是因為是公共實驗室,必需要專人負責。而電熱室放置的是烘箱,馬弗爐,實驗溫度一般都很高,危險性很大。比如干熱滅菌法就需要溫度至少135 ℃以上數小時,使用不當都容易引起火災。因此對電熱室安全更需要制定詳細使用規則和專人負責。藥學院的倉庫則分為玻璃儀器和試劑藥品倉庫,試劑藥品倉庫要做到通風、有機無機溶劑分開,劇毒藥品雙人雙鎖管理等等。
隨著藥學學科的發展,藥學院不斷引進新的儀器、開展新的實驗、增加新的實驗室、學生老師也在不斷的增多,對實驗室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管怎么變,領導重視是關鍵;學校、院各部門的支持與協作是保證;做好宣傳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并遵守規章制度是基礎。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保證實驗室安全,保障實驗室功能,確保高等藥學院校實驗室作為藥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的重要基地功能的正常發揮。
[1] 郭敏杰,胡 新.高等藥學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177-179,183.
Guo Minjie, Hu Xin, Exploration on safety management in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ies laborator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 29(2): 177-179,183.
[2] 王 冰,周 圍.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87-189.
WANG Bing, ZHOU Wei. Reflections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8): 187-189.
[3] 郭萬喜,高惠玲.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198-200.
Guo Wanxi,Gao Hull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access system[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3, 30 (3): 198-200.
[4] 李榮華,孫莉麗.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92-195.
LI Rong-hua, SUN Li-li, Establishment of a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3, 32(1): 192-195.
[5] 武曉峰,聞星火.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31(8):81-84,87.
WU Xiao-feng, WEN Xing-huo.Analysis of and Reflections on Laboratory Safety in Universities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8):81-84,87.
[6] 陸錦沖.和諧社會視角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0):1-4.
Lu Jing-chong.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society[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29(10): 1-4.
[7] 鮑敏秦.新時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188-190,193.
BAO Min-qin. Safety Management Analysis of College Laboratory in the New Era[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1, 30(11): 188-190, 193.
[8] 王靖野,粱延捷.試談藥學院(系)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J].實驗技術與管理,1997,14(1):85-87.
Wang Jing-ye, Liang Yan-heng. Trying to Talk about College (Department)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1997,14(1):85-87.
[9] 廖慶敏.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68-170.
LIAO Qing-min.Concerning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0,29(1):168-170.
[10] 倪浩芳.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28(10):41-42.
NI Hao-fa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Laboratory[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Jilin Province, 2012,28(10):41-42.
[11] 谷長棟,房 迪.淺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78-180.
GU Chang-dong, FANG Di. Brief Views on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0,29(10):178-180.
[12] 許業河,黃建榕.淺談高校化學生物類實驗室安全的危機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6):165-167.
XU Ye-he, HUANG Jian-rong. The Crisis Administration of Chemical Laboratory Security[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9, 28(6): 165-167.
[13] 王文花.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途徑[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6):11-13,44.
WANG Wen-hua. Approach to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5, 24(6): 11-13,44.
[14] 王小利,楊怡姝.加強高校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3):243-245.
WANG Xiao-li, YANG Yi-shu. Strengthening the Biosafety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3, 32(3): 243-245.
[15] 于 敏,皮之軍.實驗室生物安全隱患及事故預防[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0):207-209.
Yu Min, Pi Zhijun. Hidden danger and prevention of laboratory biosafety[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29(10):207-209.
[16] 呂岫華,劉 偉.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189-192.
LV Xiu-hua, LIU Wei. Biosafety in Pathogenic Biology Laborator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10):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