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迪
(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廣西 南寧530007)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量變得巨大,并且信息的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其次,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的來源也變得多樣化,包括文本、圖像、視頻等,信息的價值密度變得異常底,但是往往一條不起眼的信息反而具有巨大的價值。另外,由于數據更新速度很快,對數據的處理速度以及實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的數據實時性要求。企業競爭情報數據處理是大數據環境下面臨的新問題,具有以下特點:(1)管理的數據量龐大。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競爭情報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異構數據的支持,大量異構數據的收集、存儲與維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2)收集范圍廣泛。企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獲取內部各環節數據和顧客行為、競爭對手、供應鏈、宏觀經濟等數據,對其進行存儲和分析為企業全方位決策提供依據。(3)數據安全風險增大。云存儲狀態下數據趨向集中,數據安全風險無形中增大。(4)數據質量難于控制。
各自為政,缺少統籌規劃。企業無法從整體的需求出發開展情報的搜集和分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各自為政,其情報工作通常僅僅是自己掌握的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在各個部門之間,由于沒有統一的渠道進行信息的搜集和匯總,最終的結果就是各自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保持孤立狀態。同時,情報人員之間缺少技術性的支持手段,無法實現企業各部門協同工作。跨部門情報資源無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島。由于組織部門之間缺乏基于情報信息資源和情報采集渠道的交流與共享,使得組織對其信息搜集方式和渠道缺少一致的規劃。各部門之間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所謂的信息孤島,造成情報資源采集成本過高及重復性信息的浪費。
情報系統所得到的產品存在極其嚴重的浪費,大量內容是重復的,資源分散。目前企業情報系統在工作過程中所提供的智能情報主要是情報簡報、電子期刊等,這些情報產品主要包括內部信息、市場趨勢、行業及其他信息集錦。各部門工作需求不同,收集的情報產品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部門的職責問題,例如,企業的一些部門負有對市場監管的職責,造成收集到的情報具有重復性,信息資源難以得到有效利用與整合。
情報采集存在大量重復勞動,采集工作連續性和系統性比較差。目前企業內部的信息采集通常是按需進行,來一事辦一事,而不是做好情報規劃,針對企業的情報需求進行連續性的采集。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就是各個事件孤立,所采集的信息沒有連續性,不系統,造成信息無法累積。也就是說,在類似需求再次發生時,原有的數據并不能采用,需要進行重復性的勞動。
現有的情報采集工作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快速的特征,做不到實時動態地對信息進行跟蹤。企業的市場,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市場瞬時萬變。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實時掌控信息,及時地避開風險,努力增強企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的生存能力。目前,絕大多數的企業情報采集不能順應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快速變化的特點,缺乏實時應對變化的能力。
傳統的情報加工完全依靠手工操作,情報工作人員四分之三的時間用于情報采集和加工,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情報分析,這樣情報人員勞動強度增大時工作效率并無明顯提高。同時,產品生成工具匱乏,產品制作效率低下。目前商務智能情報產品主要以電子版的形式存在,情報簡報、電子期刊等產品的生產制作基本上是通過復制和粘貼完成,制作程序繁瑣,產品的規范和形式的表達不能得到保證,而且生產效率低。
情報服務方式單一、范圍有限、不具有普及性。目前大多數情報產品服務對象是企業的決策者,各部門與員工之間無法進行信息資源共享,服務方式單一,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手段。情報服務周期較長,無法提供實時動態的情報散播及服務。情報服務周期一旦變成以月和周為計數單位,即使分析速度夠快,也用處不大。因為這樣的服務無法為決策者等提供可以利用的信息。同一情報產品即使在不同的周期內容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向情報系統的使用者提供時間上具有多層次性質的成熟情報產品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情報的來源極其有限,并且其質量得不到有力的保障,目前的情報產品都是企業根據自身需求狀況進行收集。由上述可看出情報服務階段的缺點,沒有較為強有力的手段,沒有規劃合理的情報渠道等,這些都導致了情報無權威,無價值,更談不上質量。另外,由于情報工作缺少統一規劃和整合,情報采集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較差,往往對情報需求不能及時響應。
系統參照一種較為先進的信息分類原則——“人”字形的原則。整個系統緊密圍繞信息服務的三大主要因素:行業、市場、競爭對手。在此基礎上,對熱門信息以及預警信息等具有很強實時性的情報信息進行規劃。情報系統的使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最終得到有價值的情報的方式。建立一個統一的實現信息記錄和共享的信息存儲庫,按照統一的分類系統組織、信息存儲和管理整合到一個統一的情報信息庫。各個崗位工作職責不同,所收集的信息也各不相同,整個企業組織內有效地共享信息,可以有效地消滅信息孤島并對情報進行有效整合,高效利用信息,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或者決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便于其做出正確的決斷。同時,由同一事項形成的系統情報信息進行了統一存儲和管理,改善了情報工作分散的情況,使得情報收集和情報工作更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
在這個信息呈現出爆炸趨勢、信息以級數的方式迅速增長的時代,互聯網成為信息的主要載體,其上的信息傳播迅速,這樣的情況給企業帶來機會,但也可能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降低經營風險。市場的應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獲取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應通過網絡信息的自動收集,及時、有效地獲取負面信息,激烈的競爭環境的變化和競爭對手的信息,從而全面監控市場,為企業降低經營風險,增加市場機會。
數據挖掘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對各種不同種類的信息進行綜合過濾和分類的能力大大增加,這些先進的智能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情報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改變了其2:8的漏斗工作狀態。應縮短情報產品成型周期短、提高研究效率。目前主要情報服務的重要手段是以周和月為周期的情報產品,如企業內部的簡報和電子期刊等。應該及時地確定情報產品的表現形式、建立多級產品呈現體系,讓領導層能夠快速有效地通過交互界面實時地進行情報閱讀和反饋。
有目的地增加情報傳播和服務的對象,使得情報服務的范圍更加寬廣。通過構建具有相應功能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使企業員工能夠具有相應的權限獲取企業競爭情報產品,同時能夠根據用戶的反饋和要求為用戶建立個性化的情報服務,提高情報的利用率,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反饋。為企業所有用戶提供實時信息服務。建立以天為單位甚至以小時為單位的信息服務,例如整點信息、焦點信息、預警信息等,同時將短時信息服務與以周或者月為單位的信息服務結合起來,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務體系。加快對客戶情報需求的響應速度。統一規劃競爭情報系統,整合情報收集渠道,實現手動和自動采集方式相結合,利用以知識挖掘技術為核心的信息處理技術,加快生成智能產品,從而提高情報響應速度。
[1]吳金紅.基于眾包的企業競爭情報工作模式創新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1).
[2]王克平.企業競爭情報危機預警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綜述[J].情報科學,2014(2).
[3]李海.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競爭情報[J].信息系統工程,2014(5).
[4]顧穗珊.大數據時代智慧政府主導的中小企業競爭情報服務供給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