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第四研究院7414廠 (陜西 710025) 李秀華
脹塊的加工
西安航天第四研究院7414廠 (陜西 710025) 李秀華
脹塊是變壓器硅鋼片橫剪生產(chǎn)線上重要的功能部件,是開、收卷機的關鍵零件之一。隨著金屬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生產(chǎn)線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相應的對開卷機和收卷機的零部件精度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如何高效地完成高精度零件脹塊的加工,對提高質(zhì)變壓器硅鋼片橫剪生產(chǎn)線的質(zhì)量起到關鍵作用。
脹塊產(chǎn)品形狀如圖1所示,長為1440 mm,材料為QT60-2,從圖中可以看出,形狀不規(guī)整。在弧段內(nèi)型中心上有3個8°的斜面,此斜面為外圓擴大縮小的滑動面,8°尺寸的精度關系到外圓夾緊的力量和外圓的圓柱度。4件脹塊組成一個整圓,總裝圖如圖2所示。脹塊的尺寸影響整圓筒脹縮的一致性的好壞,由此得出結論,脹塊尺寸精度對總裝的影響很大。

圖1

圖2
零件圖如圖3所示,從圖3可看出,加工無基準,無定位面,角度精度要求高。基于上述特點的分析,確定了在底面圓弧頂點處增加加工定位基準面A(見圖4);為保證角度的精確度,利用數(shù)控銑做了角度工裝,確保4件脹塊角度一致性。

圖3
(1)加工定位基準的確定 此件外圓是圓弧,無平面用于工件定位,而圓弧面大,沒有合適的V形鐵,造成裝夾不牢固。因外圓為組合后加工,現(xiàn)工序有加工余量,因此在外圓上做一平面作為定位基準面 (見圖4A面),確保定位平穩(wěn),解決了加工定位基準問題。

圖4
(2)找正基準的確定 如將工件定位在彎板上,除了要有定位基準A面外,還需要另一個方向的定位,為此增加側面基準C(見圖5)。輔助基準B的建立,一是用于壓板的壓緊面,二是作為檢查底面定位是否貼平的依據(jù),用百分表檢查B面,查看2個B面是否在同一平面,檢查長度方向 (1440 mm尺寸方向)的直線度情況。檢查C面與工作臺的間隙,配合用百分表檢查兩個B面,就可確定定位是否準確,即X、Y方向是否定位。

圖5
(3)角度工裝的設計 解決了定位問題,下一步就是關鍵尺寸8°的控制。普通鏜床的回轉(zhuǎn)盤精度差,角度刻線粗,二次定位誤差大,為保證角度的精度,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角度工裝 (見圖6),通過在彎板上找正角度工裝,保證4件脹塊的角度一致,才能確保整圓筒脹縮一致。

圖6
(4)加工過程 將彎板固定在ZA656鏜床的回轉(zhuǎn)工作臺上,再將工件定位在彎板上,工件的A面要求貼平彎板面,C面貼平等高墊鐵后,將工件壓緊在彎板上。同時將角度工裝固定在彎板上,如圖7所示。

圖7
工件定位好后進行找正加工。首先拉直B面,為保證工件上3個斜面的一致性,先加工 (240±0.1)mm及 (450±0.1)mm尺寸,控制斜面的軸向尺寸,加工完成后,旋轉(zhuǎn)工作臺直到角度工裝的斜面與主軸垂直,即是保證了8度斜面。鎖死回轉(zhuǎn)臺,粗加工斜面,精加工時用百分表量出3個斜面的高差 (Z軸方向),用塊規(guī)、百分表來控制Z軸的進給,就可控制3個斜面的一致性。
經(jīng)過工藝試驗,產(chǎn)品均能達到圖樣要求,確保了裝配后的滑動尺寸,經(jīng)試車成功,滿足了用戶要求。
(1)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設備的加工能力。該方法簡易、可靠,實用性高。
(2)利用普通設備替代數(shù)控設備,有效地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3)此加工方法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產(chǎn)品的加工質(zhì)量可控,只需嚴格按每一步操作來進行,降低了人工成本。經(jīng)生產(chǎn)實際證明,能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保證加工精度。
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