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了就任總理后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亮出本屆政府治國理政第一年的“成績單”。此份政府工作報告用16908字——史上最短的篇幅回顧了去年的工作,并用“開弓沒有回頭箭”、“干一寸勝過說一尺”的魄力作出了2014年的工作部署,內容涉及對外開放、教育、衛生、民生、環保等各個重大的改革領域。
兩會之后,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接受了本刊專訪,從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過程,以及醫療改革、住房改革等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入手,闡釋了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的亮點以及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
“做不到的不要寫”
中國經濟信息: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完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媒體、專家做了很多的解讀,您作為報告的起草者和親歷者,認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和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
向東: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規定動作,由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報告政府工作,要跟以往保持一致性。但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本屆政府上任第一年的工作報告,工作的內容和以往是不一樣的。
從目前來看,總理的這個報告很精彩也很成功,取得了大家絕對的贊成。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本屆政府運行一年的工作單,同時也有對下一年工作的部署。過去一年里,我國的經濟能夠穩中向好——經濟增長有7.7%的較高增速,同時使物價水平保持在“2.6%”的低位,這“一高一低”比較能體現政府的工作成績。這樣的成績是使人民代表和全國人民都能滿意的。
與以往不同之處在于,本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和風格。總結起來就是敢于開拓,敢于擔當,報告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以史上最高票通過,正表明了人們對過去政府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在繼承中有所創新。
中國經濟信息:您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總理說“做不到的不要寫”,那么可不可以理解為今年的GDP目標定的7.5%,以及霧霾治理、環境保護等目標都能夠基本實現?
向東: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后,就成為具有法律規范的文件,變成了全民意志,這是莊嚴和神圣的,我們在工作過程中要遵循政府的指導。對于政府來說,做不到不能空談,不能做不切實際的承諾,政府一定要言而有信,信必有果,不能唱高調。所以在報告中有一定承諾的內容,那一定是能夠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說”。
這里面是有很多例子的。坦率的說,GDP增長預期目標在7.5%左右,雖然說的是“左右”,但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因為這是一個預期目標,可略高、也可略低,都是在允許范圍內的。
但像霧霾這個問題,雖然政府很重視民眾的呼聲,由于我們的工業化還沒完成,如果說今年就把霧霾消滅掉就不太現實了,但是我們會努力。目前全國上百個城市都有PM2.5的檢測工具,檢測結果到底向不向社會公布,這是近幾年產生的問題。后來總理說堅決向社會公布,以及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來解決它,讓老百姓監督政府的工作,雖然環境問題在短期內解決不了,但是一定要老百姓看到我們的工作是有改進的。
前幾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等等,淘汰了很多落后產業。這次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2%、能源消耗強度降低3.9%以上,這些都是具有具體指標的,而且是約束性的指標,都要實現,是明年需要向老百姓交卷的。
簡政放權是當頭炮
中國經濟信息:3月13日,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的過程得到了國內外的很多好評,總理一共回答了15位記者的提問,涉及到改革、經濟、民生、反腐、外交等方方面面。您具體怎么看總理對這些問題的回答?
向東: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的回答,國內外主要媒體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我感覺總理那天的回答確實非常淡定從容,對答如流。雖然有些問題很尖銳,但總理對答得很敏捷,態度也很坦誠,沉穩自如,顯示了一個大國總理的大氣和自信。
雖然總理的回答很簡潔,但信息量卻很大。他在回答中頻頻引用一些具體數字,并列舉自己在基層時的親身經歷,用小故事解釋大道理,用群眾讀得懂的語言來闡釋,展示了總理干部務實自信的特點。
例如,在政府改革的問題上,總理講到過去的簡政放權,以及如何進一步推進的問題。過去一年本屆政府開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簡政放權,簡政放權是我們改革的當頭炮,現在來看這個當頭炮的效果很好。總理在報告中就強調了“這是一場自我革命”,他提到財稅改革、金融體系改革、國企改革等等,這都顯示出來自政府的信號:那就是將改革貫穿到底,進一步改革以釋放紅利。客觀地說,當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區,也面臨了不小的壓力,但是總理說“開弓沒有回頭箭,”體現了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的決心。
在記者招待會上總理對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做了一一解答。在社會民生方面,社保、醫療、教育、住房等問題,不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的回應也很坦承,回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總理強調解決好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一個是加大棚戶區改造的力度,一個是城中村的改造。總理說,棚戶區還居住著上億人,這是政府心頭之痛,這表現了他對基層民眾的貼近。
又比如,在霧霾問題上,總理說“我們說要向霧霾宣戰,可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這些話不僅表明了一種態度,也表明了我們行動的決心。
房地產:分類調控
中國經濟信息:住房問題以及醫療改革、教育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內容,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涉及。在房地產方面,2010、2011、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很明顯提到了“價格”調控,但今年的說法是“分類調控”,很多人認為這是首次未明顯提及“遏制房價”,請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房地產調控上是否有變化?
向東:在報告中,房地產問題實際上談得非常清楚,即:繼續抑制房地產投機,完善住房保障機制。這反映了新一屆政府“1+3”的思路,其中的“1”指的就是讓老百姓住有所居, 促進居住是我們的目標。“3”就是我們過去說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政府要做的是加快保障房建設。endprint
實際上所謂調控問題,總理也談到了,那就是“分類調控”。目前國內的房地產環境已經不能用“一刀切”的調控辦法。比如,在三四線城市未必需要大量的保障房建設,可能5% 或10%就夠了,而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可能20%、30%的量都不夠。像在香港保障房的量在50%以上,在新加坡則達到80%以上。
所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主要責任還是要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加大棚戶區的改造力度,對于房價上升比較快的城市,要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特別要增加一些中小戶型,改善百姓的住房需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確保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持續、健康發展。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政府和市場的責任,總理說關鍵是要建立長效機制,找到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實際的發展。
中國經濟信息:您之前也提到了總理全程參與了報告的撰寫,大家聽到報告后也認為這是一份帶有李氏色彩的報告,您能不能概括一下“李氏風格”?
向東:政府工作報告是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報告有很多特點。但大家一看這里面有總理的個人風格,這指的是里面有總理平常說的話,能反映出總理的個人理念和風格。概括起來說,一個確實是進取務實,一個是勇于改革。報告中提到了文化、教育等的改革創新,也反映了這屆政府和人民的期望。報告提到了77處“改革”,這并不是說說的,改革是對利益格局的觸動,這不僅體現了總理本人、也體現了這屆政府想做事也想干成事的決心。
醫療改革:縱深推進
中國經濟信息:最近,傷醫事件頻發,同時民眾也十分關注醫療改革。兩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代表曾批評醫改四年來沒有特別明顯的突破,但他認為今年李克強總理提到的“對存在的問題,政府要從自我找原因”,以及專門指出“健全醫務人員等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等讓醫療改革看到了新希望。您能否為我們講一下今年的醫療改革有哪些亮點?
向東:對于醫療改革部分,政府工作報告寫得非常豐富,內容很充實,今年也有幾項大的改革措施。
首先,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啊,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比如,美國的醫改進行了多年,但依然一直不順利。所以通過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項改革十分不易。
過去我們說農民看病,小病扛著大病等死,但現在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報銷比例在全國基本上達到了70%,在城市基本上達到了75%左右。
新農合之后,農民不擔心看病了,但是問題是還有大病呢。今年的醫改,總理在報告中說得很清楚:我們要繼續整合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在全國推開大病醫保的試點。去年是28個省市推開,今年要在全國全部推開。“我們要把城鄉居民的財政醫保補貼,由280元提高到320元”,也就是說這個標準要再提高。特別是“人均的醫療衛生費用也要提高到35塊錢”。同時還要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公立醫院的改革今年要擴大到全國一千個縣,還要在一些城市繼續擴大這個試點。光公立醫院的改革,今年要覆蓋的人群就將超過5億人。目前轟轟烈烈的醫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報告里面也提出,還要探索、創新向社會辦醫的機制,政府投入不夠,為什么不讓民營資本來辦呢?這里面還有很多的具體措施,所以總理最后說“用中國的方式解決中國的問題”。
說起來,我們進行醫改的時間并不久,我們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國內開展也就是四五年的時間,但成效是相當顯著的。越到最后難度越大,但總理的態度十分堅決,總理在報告中說要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要繼續往前推進改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