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洲

7月28日上午,浙江省科技廳科技學堂第十一講開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計劃局局長孟憲平應邀作題為《繁榮基礎研究不斷完善科學基金制》的講座,圍繞“基礎研究的戰略地位與國際趨勢”、“尊重科學規律,繁榮基礎研究”、“關于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狀況”和“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的若干思考”四個板塊內容展開詳細論述。
孟憲平指出,基礎研究對于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引領國家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A研究可以說是高技術發展的源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科技自主創新的先導、創新人才培育的搖籃、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孟憲平介紹,近年來,國家財政對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投入快速增長,2014年總投入為188.9億元,超過了1986~2005年20年國家投入的總和。2011年,財政部和國家自然基金委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自然科學基金設立25年來的資助與管理績效進行了評估,評估顯示,中國科技實力的壯大令世界矚目,自然科學基金是促進中國科技進步的關鍵因素之一。
孟憲平提出,下一步,科學基金的發展必須促進我國科研原創力的提升,一是要強化學科交叉,在穩定支持學科均衡協調發展的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創造學科交叉的條件,促使學科交叉從被動到自覺;二是要加大對非共識項目的支持,特別是對變革性項目的發展與甄別要探索特殊機制,鼓勵創新的勇氣;三是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信譽管理體系;四是要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跨越科研與應用的鴻溝。
省科技廳機關全體人員(含掛職干部),廳屬(代管)單位中層以上干部,基金辦、戰略院等單位全體人員、部分在杭高校、院所科研管理人員參加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