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燕HAO Hai-yan
(國網冀北盧龍縣供電公司,秦皇島 066400)
(State Grid Lulong County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 in Northern Hebei,Qinhuangdao 066400,China)
中國工會十六大鮮明提出“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這個我們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強調“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維護職工群眾權益”。因此,工會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今后工作的重點就是構建完善的服務職工的工作體系,更好地維護好職工政治、經濟、文化、健康等各個方面的合法權益,讓廣大職工把工會組織當成貼心的家、溫暖的家。
服務職工,維護權益是工會工作永恒的主題,根據中國工會十六大精神要求,工會組織只有按照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發揮工會職能,創新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的作用,才能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中展現新的作為。
近兩年來,電網企業的改革不斷深入,縱深管理一垂到底薪酬管理、人員專業技能管理都進一步加強,改革面廣,涉及范圍大,涉及人員多,力度大,尤其是“三集五大”體系建設,都是關乎企業發展和職工個人發展的重要一環。這時工會的作用就是要維護職工行使民主政治權利,職代會是企業職工行使民主權力的機構,更是工會履行維護職能的主要渠道。企業工會要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建立落實重大事項預告制度、職代會審議通過制度、民主評議干部制度、職代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制度等,把涉及企業生產、企業經營決策、年度計劃和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提交職代會審議、通過和決策,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決策權,充分行使主人翁的權力,參與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來。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各種經濟關系的不斷調整,企業的勞動關系、利益格局也隨之發生著變化,新的形勢下,工會工作的內容還得從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入手,持續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積極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
依據《工會法》、《勞動法》及河北省《集體合同條例》,企業工會應不斷規范完善平等協商集體合同機制,和企業行政方積極簽訂《集體合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使集體合同制度在規范化和實效性上不斷實現新的拓展,為維護企業和職工雙方利益,協調勞動關系,構建和諧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爭當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工會還應秉承著“服務職工”的理念,加大對“職工之家”建設的力度,堅持建家就是建企業的思想,全面開展建家工作,“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團結起來共同追逐美麗的夢想,只有勞動關系和諧了,企業的凝聚力得到加強,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職工才能體會到“和諧之家”的溫暖。
首先要健全職工培訓機制,將職工培訓教育工作作為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干部職工素質的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二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訓體系,做到“三有”(有計劃、有制度、有激勵機制);三要教育培訓工作與公司的實際發展緊密結合,采取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方式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多渠道、分專業、全面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提升公司人才當量,縱深培養職工理論基礎,完善個人知識結構,強化員工學歷教育。
其次要創新勞動競賽載體,激發員工智慧和活力。工會與技術部門要合力把脈,找準競賽的切入點,量身定制為職工舉辦如“安康杯”競賽這樣有特色的勞動競賽,它能有力促進隊伍素質建設,讓職工通過競賽提升技術水平,讓優秀的競賽者成為各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同時又能通過競賽發現問題,“邊賽邊查”,將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在第一現場解決。
最后工會要積極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五小”活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對在勞動競賽中、技術比武中出現的專業能手、技術骨干和勞動模范,工會要提供技術、資金及場地扶持,為企業的創新創效做好服務。
工會在搞好職工素質提升的同時,還要關心職工身心健康的發展。工會應加強文化建設,打造文化軟實力,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這就要發揮職工群眾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藝術鑒賞、文藝演出等活動,用先進的文化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促進職工文化和企業文化發展繁榮。
在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中,工會要以助推企業文化建設為前提,以創新文化活動為支點,以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職工總體綜合素質為主線,不斷活躍職工文化生活,舉辦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讓職工在活動中調動起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在活動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活動中煥發出職工個人的生命活力。
①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要切實肩負起困難職工幫扶的“四個第一”,即“第一責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進一步深化“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堅持重心下移,主動走近職工,與職工群眾聊家常、交朋友,了解第一手信息,及時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和幫扶明細,隨時跟蹤和掌握動態變化情況,確保困難職工吃得起飯,看得起病,住得起房,子女上得起學。
②對離退休職工及女職工的關心。工會干部應做職工知冷知熱的貼心人,尤其對離退休職工、女職工、轉業軍人這些特殊群體。離退休職工是工會工作中最牽掛的人,他們工作了一輩子,現在老了,身體不行了,身邊可能又沒有子女,對當今的事情又不太了解,這樣的人最需要關注,你幾句節日的問候、幾次登門看望,就會讓他們心里暖暖的。還有現在的女職工,普遍壓力很大,既要忙家庭,又要忙事業,工會也應當對此群體給予關注。
③對一線職工的時時關注。工會應常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還應關注常年工作在一線的職工,要及時走訪,時時了解他們的難處,及時反饋,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愛心幫扶成常態運行機制,彰顯工會服務職工的理念,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來自“家”的溫暖。
④對勞動模范的“恒溫”關愛。時時想著勞模,時時念著勞模,有需求、有困難主動幫助解決,讓勞模們真正享受著工會組織的“恒溫”關愛。工會應該從源頭抓起,完善政策,實現如勞模就業、退休待遇、休養、住房保障、困難救濟等全方位關愛,對省級生活困難的勞模設立生活困難救濟專項資金,對低收入勞模,應適當提高救濟標準,對患重大疾病致病的勞模應給予救助等。
總之,工會工作就要立足基層,胸懷大局,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地服務基層職工,為職工幸福勞動和企業和諧發展架橋鋪路,為職工打造職工心中的“主人翁之家”,營造職工滿意的“和諧之家”、塑造職工成材的“成長之家”、建造職工向往的“活力之家”、筑造職工喜愛的“愛心之家”,相信做到了這些,工會一定會成為溫暖職工的“家”。
[1]李波.發揮工會職能 營造良好氛圍[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06).
[2]潘樹偉.企業工會職能創新淺析[J].價值工程,2011(09).
[3]劉菊玲.發揮工會職能維護職工利益[J].陜西煤炭,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