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巖LI Hong-yan
(遼寧省信息中心,沈陽 110002)
(Information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02,China)
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名詞,由于能夠更大限度的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民間資本、國外資本進入扶持的企業或相關產業,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克服單純以市場配置創業投資資本所帶來的市場失靈問題,在讓利民間資本的同時,可以事先約定子基金的主要投向,通過其政策引導作用,使資金投向剛起步、有潛力的企業,著力培養一批極具創新能力、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在創業初期實現快速成長,進一步減少投資風險,引導其后續投資,最終實現符合政府預期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各地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引導基金已經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在本世紀初期,我國一些發達省市就已經以政府為主導成立了多家創業投資公司,成為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雛形,直到2002年,中關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成立,正式標志著我國政府性投資引導基金開始運行。截止2012年5月初,全國范圍內共設立引導基金85 家,總規模達530 多億;全國獲得引導基金支持的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量已接近200 家,引導帶動的創業風險投資管理資金規模超過1000 億元,國家、地方兩級分層的基本體制初步形成。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目前,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已經步入發展更加快速、運作更為規范的發展階段,在提高政府資金運轉效率,豐富資本供給結構,引導社會資本支持新興產業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雖然我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展呈現如火如荼之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矛盾難題亟待解決。具體包括:
①引導基金偏離“引導”初衷。部分地方政府設立引導基金,由于對政績的追逐,將其視為地方性的一般投資公司,招商引資的觀念濃重;有的引導基金受利益驅使,在扶持對象的定位上也產生了偏差,不是主要支持企業發展啟動早期的創業投資,而是偏好扶持成熟期或者擬上市的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現了“與民爭利”現象。上述現象都背離了政府引導基金的引導、用于市場失靈領域的初衷。
②引導基金的目標政策性色彩濃重,出資比例的確定存在盲目性。在實踐中,部分地區為了促進本地經濟尤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地方政府在設立引導基金時,一般都會對子基金有一些條件約束,并且大部分引導基金都采取了按比率參股支持的模式,最高比例大多設定為25%或30%。這些投資限制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方面給資金的募集造成不良影響,可能導致政府參股的創業投資基金規模較小,運作風險較高,同時也不利于良性市場機制的建立;另一方面還將使得政府資金的使用分散、效率低下,引導、放大作用受限,反而阻礙了政策性目標的實現。而且,不考慮各地經濟發展的差異采用統一出資比例,會導致一些地區實際出資比例超出期望比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出資的浪費;而還有一些地區又由于出資比例沒能達到創業投資機構的期望,導致了合作失敗。
③引導基金的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引導基金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財政資金,難與進行量化考核,也很難客觀評價引導基金效果的強弱優劣,加之引導基金的運作本來就處于摸索階段,這就給引導基金運作機構帶來了一定壓力。目前,能夠科學客觀評價基金運行業績的評價體系尚未建立,評判引導基金的績效往往通過經濟效益指標,導致基金管理人為了確保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選擇較多的投資中后期項目,同樣偏離了設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宗旨。
④引導基金運營管理及監管約束機制亟待加強。從法律的層面上來講,引導基金的一切權利都是屬于政府的,但是在法律上政府并不是具體的法人或者自然人,如此一來基金的所有者就空缺了,所以必須加強引導基金運營管理及監管約束機制。
⑤引導基金激勵機制、利潤分配等市場化制度尚需完善。因為政府資金的政策目標和社會資金的逐利目標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矛盾,為了彌補前者對后者的制約效應,引導基金需要對社會資本進行一定的補償。然而在現階段,引導基金對社會資金的各項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化手段,在利潤分配上設計不合理,都降低了引導資金的吸引力和社會資金的參與熱情。
結合遼寧的實際情況,對遼寧建立和啟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提出以下建議:
3.1 可以適當結合實際靈活運作引導基金 遼寧應結合本地諸如市場失靈等自身實際情況和市場特點來確定本省引導基金具體運作的方式及操作細節,盡量減少或者不設置投資限制,引導其盡可能將投資階段往前移,放寬投資領域限制,僅以“主要支持中小企業”為政策取向,逐漸弱化對投資領域采取的限制措施。對創業投資發展較為薄弱的地區,應考慮通過風險補償的做法,稀釋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風險,引導社會資本集聚。
3.2 加強行業人才培育,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雖然引導基金可以具體情況選擇自我管理或者委托管理,但無論如何,都應當建立與引導基金相適應的責任約束和業績激勵機制。通過嚴格科學的決策流程提高引導基金的決策效率,降低決策風險。完善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可以有效地吸引優秀創業投資人才,激勵管理團隊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引導基金運營效率。同時,加大引導基金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強化本省引導基金管理團隊建設,更大效率地發揮引導基金對經濟和社會的積極作用。
3.3 建立引導基金評價考核體系 雖然引導基金是作為事業單位法人成立,但也需要有明確的評價考核體系,這對于政府引導基金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有著重要作用。應按公共性原則,對引導基金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
3.4 完善引導基金管理制度 應針對遼寧實際,建立符合本地特點的、科學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監督制度,有效控制引導基金風險,并明確引導基金適時退出的相關制度。同時應委托非營利的事業法人作為引導基金的管理機構來對引導基金進行日常管理與運作事務,并明確受托管理機構負責的權責。此外,引導基金應設立獨立的評審委員會來確保引導基金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該評審委員會應由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專家等組成,行使輔助決策的職責。政府主管部門和受托管理機構應將評審委員會的評審結果作為決策依據,對擬扶持項目進行科學決策。
3.5 建立引導基金運營風險防控機制 在引導基金的運營過程中,受托管理機構應定期對其階段性的政策目標、運營效果及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并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匯報,此外,還應及時報告運作中的重大事件。建立引導基金合作機構篩選評價體系和投資項目跟蹤管理機制,科學篩選合作機構,跟蹤管理所投項目,及時了解引導基金資金的使用情況及子基金的具體投資情況,有效防范引導基金的運作風險。
[1]張華,王杰.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模式的選擇[J].工業技術經濟,2012(4):140-145.
[2]趙成國,陳瑩.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運作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2008(4):35-39.
[3]嚴歡.我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發展狀況、問題與建議[J].中國市場,2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