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雙林FENG Shuang-lin;程麗紅CHENG Li-hong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寧 530001)
(Guangxi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Nanning 530001,China)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的是常用的一些數據結構,闡述數據結構內在的一些邏輯關系,討論他們在計算機中如何表示的,并結合各種數據討論它們對運算的具體算法,本課程內容豐富,隱含技術和方法多,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是大家公認的高職計算機課程中最難學好的課程之一。
1.1 對課程的認識和理解存在的偏差。所有的計算機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都是要用到各類數據結構中。因此,要想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就要全面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不然很難應付眾多復雜的問題。要想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就要充分掌握計算機的性能,還必須熟練掌握好與數據結構相關的知識。打好“數據結構”這門課程的扎實基礎,這對以后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其他課程,都是十分有益的。學生在學習時雖然能夠掌握各類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但是大多數并不能真正理解數據結構課程的意義,未能形成課程內容的整體概念,在實踐中更是缺乏靈活運用的意識。
1.2 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在學習數據結構前,要求學生具備高等數學、C 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等基本知識,一般本科院校都是將上述課程作為數據結構的先導課程。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高技能型應用人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數據結構的先導課程開設不足,加上高職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基礎較薄弱等特點,決定了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難度較大。
1.3 課程內容抽象復雜,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選用教材未考慮高職學生自身特點。數據結構包括線形結構(線性表、棧、隊列、字符串、數組和廣義表)、非線性結構(樹、圖)等內容,理論性強,內容抽象、枯燥。在國內比較經典的教材是清華大學出版、嚴蔚敏主編的《數據結構》莫屬。但是對于高職層次課程來講,這本教材的知識點相對繁瑣,難度較大,缺少一些實用性的例子,不利于“即學即用”。選用教材時,要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特點,選用教材要方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
2.1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高職院校數據結構課程的第一堂課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因此在進行數據結構課的第一次授課中,不急于介紹理論,而是強調應用,通過介紹數據結構在實際中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公交汽車如何進行調度;圖書館的書目檢索系統,如何組織圖書的登錄號、書名、分類號等數據,才能快速實現查找、插入、刪除操作;旅游線路設計問題,如想去北京、廣州、西安等地旅游,怎樣安排線路以求花費最少;在施工進度過程中,如何安排施工以求工期最短等等。以上應用貼近生活,學生都比較熟悉,興趣就能夠被激發起來,形成想學好這門課的愿望。而且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能闡明每一具體知識的目的意義,幫助學生了解知識所具有的價值,就越能吸引學生產生對知識的向往與追求的意向。這樣就可以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2.2 理論聯系實際,采用“實例教學”法,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生動化,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掌握這些內容,并能適當加以延伸,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所講內容,設計出學生都能理解的實際問題,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分析選用何種數據結構、存儲結構如何實現,并在其上進行相應操作,增強學生的理解。比如,在講線性結構以及查找、排序時,都會以學生學習成績管理例,來實際實現增、刪、改、查找、排序等操作;在講解拓撲排序時,以某專業的課程安排為例,讓學生解決高校各專業課程安排并體驗其中的樂趣。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實例,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較為復雜的知識點,這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增加成就感,從而更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增加繼續學習的欲望。
2.3 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課件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加強學生對重點、難點內容的形象記憶、情景記憶、邏輯分析的目的。在講解二叉樹遍歷、二叉排序樹生成、圖的遍歷、拓撲排序等相關抽象知識時大量采用圖片、視頻、flash 動畫等輔助手段,通過動畫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各種操作的過程,達到事半功倍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很清晰地給學生展示授課思路、回顧歷史知識等,變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數據結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在理論教學的同時,應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應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發展。盡管改革之路較為艱辛,但是我們只要努力對待,一定會順利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師生普遍反映改革的效果良好。
[1]嚴尉敏,吳偉民.數據結構C 語言描述[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2]杜作陽.數據結構教學改革的研究[J].高教論壇,2007(6).
[3]符蘊芳.《數據結構》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35).
[4]高晨光,高照艷,常金良,朱旭東.數據結構教學模式的探討與研究[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09).
[5]葛建梅.“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01).
[6]青宇航.關于《數據結構》現代教學方法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09).
[7]林芳.“數據結構”課程的引導啟發性教學模式[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8]賀春林,唐新國.《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