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旭JIANG Xu;李芳LI Fang
(湖南工業大學財經學院,株洲 412008)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8,China)
湖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是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調查的內容主要分三個方面,分別是大學生對創新的認識、大學生參加工作遇到的瓶頸和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制約因素。這次調查采取的方法是問卷,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通過實地發放問卷的形式來完成。這次調查共發放了200 份問卷,收回了其中85%的問卷,共170份。在被收回的問卷中男女生的比例各占45%和55%,男生是76 人,女生是94 人。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大二、大三、大四年級學生。調查對象的專業分布: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被訪人數較多,分別占88.5%和10%。
經過統計調查,大部分的湖南工業大學學生對創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認識,他們幾乎都認為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素質,并且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盡管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創新活動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人仍然沒有付諸于行動,造成大學生對創新認識和行動之間的差異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大學生對自身能力和自信的缺乏、大學生的主動性不夠等。本文利用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兩個因素,具體的分析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
首先,現階段大部分的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都不高,這是因為盡管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很豐富,但是在大學之前其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雖然這些理論知識并不會影響到創新能力的形成,但是很少有學生能夠把自身的理論知識利用起來,教師有時準備的一些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活動也鮮有學生回應,大部分的學生都只是在機械的記憶或者學習,思維能力很差,久而久之,這些活動會因此而越來越少,學生們鍛煉自身思維能力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在非邏輯思維和邏輯思維兩方面,很多的大學生都不能掌握適當的度,一些大學生缺乏想象力和悟性,只會死學硬背,還一些大學生缺乏邏輯思維,不能用語言或文字準確的表達自己。
其次,現階段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待加強,很多的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都不能和現實的實踐工作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不能適應人際關系、社會情況,這已經成了大學生進入社會面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我國的教育一直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導致很多的學生一味的追求考試成績,只注重積累理論知識,不重視對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除了提問回答問題之外,基本上沒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們不是在主動的探求真相,而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越來越懶于動腦,那其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也就無法得到良好的培養和發展。
針對目前大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現狀及特點,大學高等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他們逐步成為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開拓型人才。
2.1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轉變教育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化都是歷史沉淀的結果,同時也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完善改進。核心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既是校園文化建設所營造的最高目標,也對校園物質形態文化及知識形態文化、制度形態文化、行為形態文化和組織形態文化具有支配和導向作用。因此,在全面建設校園文化的同時,重點加強校園精神形態文化建設。比如,舉辦校園文化交流活動,學術交流會議,開展高校間交流活動等,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提升學校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個性發展,激活創造力。校園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會對大學生的價值選擇、人格塑造、思維方式、精神風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現階段我國一直在推行素質教育,希望改變傳統教育中的弊端,但是不可否認,現在學校評定一個學生的標準的主流觀念還是以考試成績為主。學生很難在這種氛圍下,培養出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高校要想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必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2 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大學生的創新潛能 創新和個性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創新活動中個性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應該把這種個性保留下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過度的重視學生的整齊劃一,忽視每個學生的個性,不能讓學生的個性和高校統一的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嚴重的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實際上,人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并不是對立的關系,兩者是可以辯證統一的,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基礎。每個個體要想更好的立足于社會,必然要求全面發展。然而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立唯一的存在,每個人都具備不同的天賦,天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高校應該鼓勵學生個性的存在,給學生的個性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形成能夠滿足社會要求的知識結構。另外,還應該依據學生的個性不同,適當的加以引導和支持,尤其是應該鼓勵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不要拿一般學生的要求來約束他們,給他們的天賦提供可能的方向和途徑。所以在實際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創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實行因材施教。
2.3 重視學生科研和實踐活動,促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①加強創新研究實踐基地的建設。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該加強創新研究實踐基地的建設,建設有專門的場所、配備所需的設備及工具等的創新研究實踐基地,這是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保證。
②加強科研實踐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把教學和研究結合起來,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科學研究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接觸到很多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科研方法和能力,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動腦的習慣,進而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另外,科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大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大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學校還需要引導學生多開展一些諸如學生科技節等科研活動,充分發揮科研活動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
③參與社會實踐。只有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身競爭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也使創新教育具有了廣闊性與前瞻性。為學生日后走向社會與更好的發揮其創新才能奠定了基礎。
[1]楊定安,丁偉雄.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2).
[2]秦福葉.論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07(5):105-107.
[3]王漢清,況志華,王慶生等.大學生創新能力總體狀況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王江華,趙燕.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風,2011,1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