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姬:
性別女,愛好男。澳洲籍雙子座小女人,原產地中國上海,現居倫敦。坐著寫文,躺著睡覺,文風細膩多姿,直擊人性中最柔軟的部位。醫科出身,卻又對愛情有著敏銳的觸覺。網絡骨灰級寫手,著名美女作家,曾任榕樹下簽約作者,紅袖、晉江等諸多文學網站駐站作家。微博:http://weibo.com/mojidare
說起動畫片,相信如今的很多年輕人第一個會想到的是日本動漫,其次是美國的迪斯尼、夢工廠等一系列的產業片。然而在上海,我們也有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動畫故事。今天的克勒門文化下午茶——“初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美術片。
1957年4月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正式建廠,它前身是東北電影制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制片廠。建廠后共攝制美術片428部,占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是中國攝制美術片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國最老的動畫制片廠之一。美術片組階段創作的動畫片《驕傲的將軍》、木偶片《神筆》在探索民族風格方面取得了經驗,對美術片的民族化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
1958年,美影藝術家們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研制成功了具有濃郁中國民族風格和民間色彩的剪紙片,為中國美術電影增添了一個新品種。從1958年至1965年,美影攝制剪紙片共16部,有《豬八戒吃西瓜》《漁童》《山羊與狼》《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狐貍打獵人》《刺猬背西瓜》《南郭先生》《鷸蚌相爭》《老鼠嫁女》《十二生肖》系列等。
1960年美影模仿齊白石大師的畫風,把具有民族傳統的水墨畫搬上銀幕,攝制了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在國際和國內都獲得了成功并多次獲獎。此后,美影一共制作了4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牧童》《鹿鈴》和《山水情》。水墨動畫的難度之高,畫風之獨特堪稱民族動畫中典型的中國學派。
中國學派還包括了許多含有中國特色的優秀美術片,比如《驕傲的將軍》,該片在創作上借鑒了中國的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的許多元素。片中音樂大量運用京劇鑼鼓,主要人物造型也采用了京劇臉譜:將軍是大花臉,食客師爺則是二花臉。許多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是動畫設計師們依照演員的表演設計的。比如一開場將軍得勝歸來,文武百官在慶功宴上迎接他。只見將軍昂首挺胸,踱著方步,伴著鑼鼓的打擊節拍,一步一頓地邁進來。那情形和京劇中霸王出場無二樣。將軍在眾人的阿諛奉承下得意洋洋地拋銅鼎、射風鈴,用力時發出的“哇啊……呀呀呀”聲,聽得食客師爺一句“憑將軍這身武藝,敵人還敢來送死嗎?”后的放聲大笑;還有師爺那無時無處不在的奉承、獻媚都以動畫片特有的夸張形式再現了傳統戲曲的韻味。
借鑒中國傳統元素為動畫人物塑造個性在其他片子中也屢見不鮮,比如《大鬧天宮》中的猴臉孫悟空,《天書奇譚》中的三只狐貍:“丑臉”黑狐貍(半百老婆婆)、“旦臉”粉狐貍(美女)、“生臉”藍狐貍(獨腳書生)。另外《九色鹿》采用敦煌壁畫的形式,具有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形象往往最能深入人心。
其次,很多成功的美術片都借鑒或改編自中國民間故事。《天書奇譚》改編自《平妖傳》,《哈哈鏡花緣》改編自《鏡花緣》,《大鬧天宮》選自《西游記》,《哪吒鬧?!愤x自《封神演義》,《神筆》改編自《神筆馬良》……這些美術片的成功與格林兄弟在德國民間搜集編輯民間故事,寫成了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過程是一樣的。
本次克勒門文化下午茶講的是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國產動畫片和它們背后的故事。
《大鬧天宮》的幕后故事
根據“孫悟空之父”,如今已經78歲的嚴定憲回憶,《大鬧天宮》里主要人物的造型都是由中央美院教授張光宇設計的初稿。張光宇先生為大家展示了“孫悟空”最早的形象設計。但是導演萬籟鳴對于張光宇設計出的三個美猴王的形象都不十分滿意,他覺得第一個太漫畫式了,第二個則過分傾向于舞臺裝飾效果,第三個頭頂翎毛太細密,像個山寨大王,極不容易轉成動畫形象。萬籟鳴導演隨即提出修改意見,需要一個“形象突出,結構簡練,色彩鮮艷”的美猴王。此時,年僅25歲的嚴定憲初出茅廬,對張光宇和萬籟鳴來說他可謂是后生晚輩,但是憑著年輕人“敢想敢做”的精神,嚴定憲大膽修改。這個后來讓人眼前一亮、過目不忘的孫悟空形象就在1961年誕生了。在自己整理的冊簿里,嚴定憲也不貪功,他在那根金箍棒下工整地注明:“根據張光宇先生造型風格,按照導演的意見和要求,修改定稿孫悟空造型。”這位謙遜的老先生還強調:王母娘娘、玉皇大帝、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等造型都是張光宇的作品。
在《大鬧天宮》的整個動畫設計中,導演只把意圖告訴創作人員,具體細節全靠大家各自發揮想象。副導演唐澄給當時作為創作人員的嚴定憲和林文肖分配了任務:創作“四大天王斗孫悟空”的這場戲。嚴定憲對照原著發現:這一段戲在原著中也不過用了“舞槍弄棒”一句話來概要。該怎么表現這場激烈的打斗場面呢?嚴定憲左思右想,去許多廟宇里觀察“四大天王”的神態。他注意到:四大天王分別有“風調雨順”四件兵器。于是他靈光一閃,想出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對抗四天王的四種法寶的精彩打斗場面。現代的電影每秒鐘用圖24幀,而當時的美術片至少需要做到12幀,這也就意味著2個多小時片長的《大鬧天宮》單人工手繪的鉛筆稿就要超過10萬張!
對于如今的嚴定憲來說,孫悟空的樣子他就算閉著眼睛也能畫出來。這么多年下來,他已經畫了數不清的孫悟空圖樣了。速度快的話,從初稿到上色用不了5分鐘,可謂爛熟于心了。
這些年來《大鬧天宮》不止一次走向世界。它曾在法國巴黎12家影院持續上映一個月,收獲10萬人次的票房。嚴定憲出訪法國讓﹒瑪雷小學時,給法國小朋友在黑板上即興畫了一個孫悟空的頭像,結果該小學的學生們實在太喜愛這個“美猴王”的黑板畫了,怎么也不讓擦黑板。嚴定憲不得已只好親自再去學校給孩子們畫孫悟空,結果孩子們紛紛來討要,當天居然畫了500多張。endprint
上世紀80年代,嚴定憲去日本交流時遇見“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蟲。手冢治蟲親口承認他創作的阿童木受到了美影廠《鐵扇公主》的啟發。手冢治蟲當場畫了一個阿童木,嚴定憲也畫了一只孫悟空,于是有了 “兩個舉世聞名的卡通人物手牽手”的珍貴圖畫。日中友協在次月去北京時將這張畫送給了《大眾電影》雜志社。
美猴王第三次的盛大亮相是在2011年用新的3D技術翻拍1964年版的《大鬧天宮》,嚴定憲赴美和《阿凡達》的特效團隊合作?!般y幕拉寬后,要豐富的電影背景,要從別的地方搬來山、水和小猴子,還要逐個鏡頭地矯正顏色和亮度?!边@部電影收獲了5000萬元的票房成績。
《天書奇譚》的“情色片段”
1980年初,英國廣播公司(BBC)提供了一個中國神話故事劇本,他們來投資,要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合拍一部動畫長片。美影廠的人看完劇本后,完全搞不清楚故事脈絡。英國人這個劇本角色繁多,線索雜亂,把各種中國神話故事都滲雜在里面,根本沒辦法拍,美影便向BBC提出由中方負責重新編寫劇本,否則不能合作。
新劇本從中國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平妖傳》的故事中得到了線索進行改寫。《平妖傳》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由《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歷史事實的民間傳說、市井流傳的話本進行整理編寫。王樹忱和包蕾保留了故事中的三個狐貍精,把擔子和尚改成了小孩“蛋生”,重新創作了劇本。
1980年8、9月期間,美影廠《天書奇譚》攝制組主創人員帶著文學劇本和構想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體驗生活,住在山莊里面搞分鏡頭設計,然后制作陸續開始。英國人覺得,這次重寫的劇本的確比原來的好。錢運達在克勒門上告訴大家:美女狐貍在廟里哄騙小和尚和老和尚關于香火錢一事,原本的橋段應該是勾引他倆,由此引起內訌。
這一段的出處來自《紅樓夢》的“王熙鳳巧設相思局”這一章。書里王熙鳳把賈瑞唬得頭暈目眩,而《天》戲里的美女狐貍精也是這么“勾引”兩個和尚的。這個情節在當時的動畫片和電影里出現是十分大膽和出格??墒呛髞碛捎贐BC的資金遲遲沒有到位,而制作早已經啟動,美影廠只好自己拍。因為圖樣已經畫好,缺少了BBC的合作,原本比較開放的創作內容需要重新回到體制的審核機制下,其中的情節就需要“根據國情變更”。
《天書奇譚》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考慮到市場因素的動畫片,錢運達說:從今天的眼光看來,這部影片更合適做成連續劇,只是當年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不難看出,當年的那些動畫片里每一部信息量都很大,節奏緊湊,內容豐富。要是在如今的市場下,幾乎每一部都可以做成連續劇,也許每個人物都能像美國的“唐老鴨”“米老鼠”那樣常青長壽。
《阿凡提》和奧斯卡
《阿凡提》是1979年建國30周年的獻禮片,在此之前“阿凡提”一直都只是中亞一帶流傳的一個傳說,并沒有具體的形象和完整的故事。為了制作這部動畫片,編劇凌紓親自到當地把民間的故事一個一個記錄串聯起來,加上他極其豐富的想象力,為“阿凡提”塑造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活靈活現的木偶形象。
《阿凡提》播出以后效果非常好,不僅僅風靡全國,在國際上也取得了影響。凌紓在克勒門上說:1981年或1982年的某一天,美影廠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件,其內容的大致意思是:恭喜《阿凡提》獲得了某一殊榮,向劇組人員致敬。該信的落款機構是奧斯卡組委會。當時我們的國門剛剛打開,對外面的世界幾乎完全不了解,奧斯卡是什么東西也無人知曉,至于獲得哪個提名的獎項更是搞不清楚了,所以這封信也就不了了之。
關于此事的見證也只剩下凌紓一人以及一本當時的會議記錄了。當時奧斯卡規定動畫片片長不能超過30分鐘,而《阿》的片長則有45分鐘,所以不大可能獲獎。但是如果只是入選,又不會給予這么高的肯定,為此他也一直迷惑??上v史無法假設,很多過往如今也只能揣測。
中國美術片曾經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陪伴著“小伙伴們”茁壯成長。作為一個80后,我們小時候都看過美術片,到了中學時期轉向日本動漫,成人以后陪著下一代看美國卡通大片,關于《黑貓警長》和《葫蘆娃》的記憶逐漸淡去。十幾年前第一屆日本動漫展在上海召開時,有人就呼吁過:“動畫片不應該是只給小孩子看的節目”。到今天,80后都逐漸“而立”了,而動畫片也已經走向3D、4D,和虛擬的游戲接軌等各種模式,顯然歷史又翻過了新的一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