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維恩:
稀品網(wǎng)董事長、知名作家,本名王俊杰,以杰維恩為名在臺灣出版多本著作,特別喜歡說故事和創(chuàng)意設計。于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在上海創(chuàng)辦稀品網(wǎng)(www.xipin.me),線上銷售國內外頂級的設計創(chuàng)意精品,目前稀品網(wǎng)被“亞洲科技”評為亞洲地區(qū)“最吸引眼球的新興企業(yè)”,也是中國地區(qū)唯一入榜企業(yè)。微博:http://weibo.com/u/1845686022
我有一些外籍友人特別鐘情于“喜”字,對他們來說,“喜”就等同于Happiness。而Happiness在中文含意中,卻不僅僅是“喜”而已,還代表著幸福、快樂、開心等等含意。
“喜”字其實不僅僅代表著Happiness而已。“喜”字對于中國人而言,是個人成為家庭的重要體現(xiàn),從結婚到生子,無不用“喜”代表。婚姻的最佳祝福是“喜”字,我們用這個字來祝福步入婚姻禮堂的新人,這個字體現(xiàn)在新人生活當中,有喜酒、喜糖、喜蛋、喜聯(lián)等等。
我們希望這份祝福及喜悅可以到處流通,傳達親朋好友對于新人的祝福。如果婦人懷孕了,人們會說,她有“喜”了。有些在海外的頂級中國餐館,也喜歡用“喜”字來為自己的餐館命名,并告訴當?shù)氐耐鈬耍覀兊牟蛷d就是Happiness,這個詞匯如此簡單而純粹,每一個來訪的客人都可以輕易的理解,會心一笑。
為什么我鐘情于“喜”字?對我而言,“喜”其實是很厚重的一個字。這個字在千古以來不停地吮吸著中國養(yǎng)分,慢慢讓自己變得厚重。如果你細細端詳“喜”字的構成,不難發(fā)現(xiàn)這字其實像極了人們張口喜樂的模樣。這是漢字的迷人之處,把中國這個神秘東方古國的歷史和文明交融在文字里。也難怪有許多外籍友人喜歡用中文字作為刺青圖案,因為中文字就是美觀的藝術形體。
若是外國的設計師們運用了“喜”字,我猜想他的意圖也許僅限于一個純粹的美學傳達。但對于中國的設計師而言,喜字隱藏著許多無以言喻的幸福感。
華人設計師李尉郎大概和我一樣,對于“喜”字有深刻的情感。他的創(chuàng)業(yè)品牌就是“喜器CiCHi”。
李尉郎同樣也是成名很早的華人設計師,1974年出生的他,很早就顯露出設計才華。2007年,香港 Deco 雜志把李尉郎喻為亞洲最具美力設計師。來年,李尉郎成立Leeweilang個人品牌,并參與臺北簡單生活節(jié)的策展工作,同時也在臺灣科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總會有一些設計師,在設計上受到西方熏陶,但他們沒忘記中華文化。他們才華出眾,并贏得設計圈子的尊重。但是他們分外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除了吸收西方經(jīng)驗之外,他們也飽覽中華美學。他們認為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正一點一滴從現(xiàn)代生活中消逝,這些消逝讓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也深刻感受到西方設計師對于己身文化的重視,西方設計師們盡可能在設計上傳達文化元素。也由于他們把文化與設計糅合在一起,西方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歷久彌新,成為恒久不衰的好設計。
中華文化與美學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容易被遺忘。但是那些歷史與文化,對于李尉郎這樣的華人設計師來說,反而是他們想要尋找的根。李尉郎覺得,中華文化像是醇厚的美酒,經(jīng)過年歲醞釀之后,反而能散發(fā)成熟韻味。就像是雋永詩句經(jīng)過時間淬煉一樣,留下的都是值得回味千年的寓意。
在李尉郎的“喜器CiCHi”品牌當中,除了結合了設計與中華文化之外,還融入了漢文化最注重的“氣”和“運”。為了避免流于匠氣,李尉郎設法以“現(xiàn)代”ד傳統(tǒng)”、“設計”ד工藝”等交叉融合的方式來進行創(chuàng)作。
我愈來愈樂見于類似李尉郎這一類型的設計師,或是類似“喜器CiCHi”這一類型的品牌。
茶酒杯
是茶杯也是酒杯
豆福杯
豆腐造型,是茶杯也可以盛放小菜
金錢樹
把零錢都丟在這里吧
金囍杯
送給結婚新人的最佳選擇
沾囍碟
天天都可以沾些喜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