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萍 劉行
小資CHIC!: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印小天來做客我們《小資有約》,其實大家對印小天特別熟悉,從《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開始,我們陸陸續續看到你的作品。這一路走來,你這么多的作品里,你最喜歡哪一部?
印小天:這個問題被很多人問過,其實每個角色都很喜歡。但其中有一部戲是寫在90年代的美國發生的一個故事,中國留學生槍殺了同學和教授的事件,叫“盧剛事件”。后來這件事被寫成了小說《派克式左輪》,又被改編成電視劇。我演的角色是盧剛的原型,從一個健康陽光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少年,在美國留學的天才物理學博士,變成一個陰郁變態的殺人狂。我喜歡這種反差很大的角色。
小資CHIC!:聽了你描述的這部戲,感覺你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挺高的人,喜歡演內心很復雜、很考驗演技的角色。
印小天:那是部非常好的戲。當時是在上海和蘇州拍的,雖然是在講外國的故事,但大部分是在蘇州大學拍的,后來也去了加拿大。
小資CHIC!:是不是在其中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印小天:他是一個天才,成績非常好,故事講訴了中國人的奮斗精神。但他們可能是智商太高了,其他地方就會弱一些。我覺得其中那種八九十年代中國人努力拼搏的精神對我是有一些共鳴的。
小資CHIC!:你是十六歲進的中戲,所以你既是科班出身,又有這么多的演藝經歷,你覺得相對于那些半路出家的演員來說,你們有沒有什么更大的優勢?
印小天:我們沒有優勢。如果你碰到一個審美極其高的優秀導演,他跟你聊一會兒天就知道你會不會演戲,其實科班和非科班并沒有多少的差距。而且表演是很神奇的東西,它不像舞蹈、唱歌、游泳,還有彈鋼琴,你沒有個十年八年的功夫,你做不好。表演,你可以從來都沒有學過,只要有一個好劇本,好導演,還有一幫人在旁邊指導,你就可以演戲。所以上戲劇學院的人中有很多事高中生,也有很多早就是科班出身的,你非要說什么優勢,我覺得就是你在大學多了一些氛圍和熏陶,早一點有老師指導,然后劇組挑演員的時候有一個好的平臺。但是有很多演員都不是科班出身,他們卻也很棒,像周迅就是。
小資CHIC!:所以有時候,演戲是能夠靈魂附體的,進入一個角色,可以拋棄自身。
印小天:其實演戲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也非常難,實際上很多的演員是在演自己,也可以非常成功,因為他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在學校學的時候,是教我們塑造角色,如何走進角色,這就是一個塑造能力的問題。很多好的藝術家就可以演什么像什么,可以離自己本身遠一些。也有一些導演在你身上發現一些你自己不知道的特點,然后讓角色更加接近你,也是一種成功。就比如我,當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里那個律師形象,我跟你聊天的時候我喜歡把自己活躍健康向上的東西展現給大家,我私底下那種沉穩的性格也有,但是很少。趙導演說我可以按自己的演,讓我說話慢一點、穩一點,我開始很不適應,在那期間我都融進了角色中去,拍完之后半年都沒出來,一直憂郁壓抑,后來還跟一個出租車司機打了一架,真的是這個原因。后來還有個戲叫《夏妍的秋天》,導演覺得我骨子里有一種幽默感,那部戲的很多喜劇因素就出來了。我還是對表演挺感興趣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