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愛華





有種白 思居于縷縷清風
如鋅鈦白般羽翼 輕盈 飄渺
如天空折射的白 晴朗 自由
也有一種圣潔的白
在古典唯美的線條間游離
彈唱著中國畫般的詩意情
鐘志源以其漢白玉雕塑精品
撫平無邊的靜
延伸無際的境
鐘志源
廣州雕塑院副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漢白玉的源泉
中國人使用漢白玉作為雕刻材料的歷史非常悠久,中國傳統文化很早就賦予漢白玉以獨特的文化內涵——它代表著圣潔、靜穆、莊嚴,因而自古以來就是皇家建筑和雕刻的名貴石料。建國后,漢白玉又成為了宏大革命歷史題材雕塑的主要材料,同時又被賦予了某種政治意味。附在漢白玉上的這些原有的文化觀念,很可能成為現代雕塑家創作的障礙。因為要突破、改變人們對材質固化的感受,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考驗著雕塑家的智慧和創新能力。
由于漢白玉可以延展變形的空間不大,鐘志源便通過肌理語言的發掘和造型變化來達到創新的效果。2004年,他創作了《清風》,成為其漢白玉系列的首尊雕塑。作品一問世便一鳴驚人。他用漢白玉塑造了一位具有典型時代特征的女學生形象——身形高挑瘦削,神情略帶自負和叛逆,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又帶著幾分文藝感傷的氣質。他將女生腰部略作夸張拉伸處理,使石材似乎有一種向上的張力,使靜態的塑像有了動態的視覺效果。這件作品誠如它的名字一樣,彷如一陣清風,給人以神清氣爽的感受。它之所以能感動觀眾,就在于作品凝聚了雕塑家對當代人的觀察和自己生活的感受。鐘志源從自己的女兒身上,他看到時下的年輕人充滿朝氣,又有點張揚、自我和叛逆的性格特征。他以父親慈愛、包容、欣賞、贊美的眼光去關注當代的年輕人,并在雕塑作品中展現他們的精神狀態,因而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情感的共鳴。在雕塑語言上,他充分利用漢白玉潔白如玉的質感,賦予女生純潔的秉性;塑像皮膚部分采用拋光處理,光滑的質感能給人溫潤的感受;衣紋部分則刻意顯露鑿刻的痕跡,粗糙的肌理給人以自由、不拘小節之感,兩種效果形成強烈的對比,使作品風格在古典唯美和現代簡約之間達致巧妙的平衡。
作品《清風》取得成功后,鐘志源繼續以漢白玉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他對漢白玉色潔質堅、具有玉一般的溫潤光澤的特性情有獨鐘,并讓這種特性成為自己雕塑作品的情感基調。繼《清風》后,鐘志源又創作了許多新時代女性題材的漢白玉系列雕塑作品。這些塑像并不是現實生活中具體某個人物,而是雕塑家對新時代女性的綜合感受和表現。以上是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陳偉安對鐘志源的評價。而對于自己的漢白玉系列雕塑作品,鐘志源也有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對話 鐘志源
Phoenix Lifestyle=P
中國畫的詩意氣質
P:你原來是做金屬雕塑為主的,為什么后來會選擇漢白玉這種材料?
鐘志源:我是經常要嘗試新東西的雕塑家,我不喜歡一直走老套路的,那我認為我對這種材料有感覺,所以我會很毅然地把原來熟悉的做法、材料都停下來,以新的材料創作為追求。因為這些材料我也做了好多年了,在一次嘗試之中,我發現漢白玉做出來還挺有感覺的,那我就把材料換了。
P:你的漢白玉系列是以女性形象為主,而且造型也有所提煉,你是否覺得這種材質的顏色、質地非常符合女性的特質?
鐘志源:以目前來看,做女性題材,而且要做得比較寫實的話,漢白玉會更合適。因為漢白玉可以表現出女性的柔潤、特征,會給人感覺很細膩、舒服。但也要注意這種材料的特性,它不像銅那樣可以跨度那么大,動作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凌空,所以在用漢白玉創作時不能那么隨心所欲。如果在最后關頭,把漢白玉弄斷了,也會前功盡棄的。這就像畫國畫一樣要特別注意。
P:在你的作品中是否也會融入中國國畫式的語言?
鐘志源:我是學過國畫,高考時報考的專業也是國畫,但后來出于各種原因,就轉為雕塑方向了。所以在我的雕塑作品里,還是會有中國傳統的意識:有傳統的審美,有中國畫的抒情、抒意的志趣在其中。我現在就是處于抒情的階段,其實我自己的性格、審美方向都是抒情、浪漫的。
P:像《女生》的氣質就非常秀美,你是如何做到的?
鐘志源:《女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少女特質,因為她們的感知覺跟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相差很大,她們不是傳統的乖乖女形象,她們很有思想,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且有一種叛逆精神,所以我是想表現出這樣的感覺。因此,我對于五官的塑造會更為考究,這樣能夠為觀者傳達出我的感覺。
P:我發現你很喜歡以雕塑表現風的存在,像《盈風》、《清風》的動態就給我們帶來“風”的錯覺,你為何會如此鐘情于“風”呢?
鐘志源:我的第一件漢白玉作品就是《清風》,這件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得了銅獎。當時我是想營造出一個少女的神態迎著風深深地呼吸,她在享受大自然,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有愉悅的表情。在這件作品之后,我覺得可以把“風”做出一個系列,因為“風”更能表現出抒情、浪漫的感覺。
P:要做出“風”的感覺也挺難的,尤其是頭發、衣服的處理。
鐘志源:對。要做出“風”的感覺,像其他材料就可以做的幅度比較大,頭發、衣服都可以飄得很厲害。但漢白玉雕塑飄起來的感覺就要像詩歌一樣,她是比較含蓄,動態幅度不能太大,這是一種比較靜止、有內在的感覺,讓人感覺更沉得住住氣并能引人駐足欣賞。
P:你最滿意你的哪件作品?為什么?
鐘志源:《女生》《清風》我都比較喜歡,也是比較成功的作品,她們也獲得了廣泛的認可。這些作品還比較耐看,能夠引發觀者的思考,傳達情感。
漢白玉雕塑的背后
P:除了女性雕塑,你也創作了很多男性題材雕塑,美國李小龍基金會的李小龍雕像也出自你之手,在這個李小龍雕塑上體現了力道感、動靜皆有的相輔相成,你是否特別注重作品中的“和諧”?
鐘志源:在雕塑藝術創作中,我們會在構圖上,讓觀者感受到相應的和諧,不管是動態還是靜態的。因為在力學方面來看,不能讓人感覺太失衡,要比較協調、平衡。另外,感覺的形式要與內容和諧,讓別人在看完作品之后還有沉思的空間,這也是藝術家所追求的。
P:你覺得好的人像雕塑,什么是最重要的?
鐘志源:最重要的就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比如有內涵的作品,如果形式上不能讓人感覺到“美感”,也是不成功的。“形”是第一位的,因為如果“形”不好看的話,是不能引起觀者的共鳴的。
P:做漢白玉雕塑,與其他材料相比,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鐘志源:現在優質漢白玉的稀缺,也是制約我們做漢白玉雕塑的因素,因為如今想在廣東找到好的漢白玉材料很難,而漢白玉是需要人工去雕琢,各方面付出的成本比較高,所以這都決定了漢白玉雕塑作品的量不會很大。
P:哪里的漢白玉是最好的呢?
鐘志源:最好的當然是北京的房山石,但現在都不怎么開采這種石頭了,像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就是房山的漢白玉。四川也有漢白玉,但這沒有北京房山的細膩,硬度也稍微差一點,現在好的漢白玉真的不好找。所以原材料的條件也會決定我們后續的創作空間。
綻放 漢白玉 2012年
美國李小龍基金會的李小龍雕像出自鐘志源之手。
早春 漢白玉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