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
以前看外國電影,常有這樣的情景,男人在公共場合很紳士地對身邊的女士問,我可以吸煙嗎?回答說,當然。男人的風度和女人的寬容此時盡顯無余。
一次公共場合想吸煙,就問身邊的女士,可以吸煙嗎?女士回答,不可以。不但沒做成紳士,場面還有些不尷不尬。這時才明白,想表現點紳士風度也得有人成全才行。
北宋那個工匠,拒絕把司馬光的名字刻上“黨人碑”,官吏大怒,強令必須刻,否則就是對抗圣上,死罪論處。工匠無奈從命,但以為恥辱,又拒絕在碑上刻下制作者,也就是他自己的名字。他成了史上有記載的一個有良知的工匠。
但假如,那官吏一定要工匠刻上自己名字呢?既然前邊可以強令,后邊也一樣可以強令,在碑上刻下制作者名字,也是當時的常規,相當于一種責任。但他沒有,他成全了他。
李斯臨刑前對兒子說,還想和他牽著黃狗在家鄉郊外追兔子;嵇康臨刑前撫了一曲《廣陵散》;路易十六臨刑前說原諒他的敵人,愿他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他的王后上斷頭臺時不經意踩到劊子手的腳,道聲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李斯的徹悟,嵇康的從容,路易十六的寬闊,王后的優雅……這些,其實也都可以沒有。獄中把一個人折磨成精神異常,大小便失禁,行刑時口里塞布,脖子上勒鐵絲,甚至割斷喉管,不但讓你顏面盡失,而且什么聲音也發不出來。這些,都不難做,這些,都有人做。
,他們的對手,不但要置他們于死地,有的還是酷刑處死。但似乎隱隱約約還有那么個底線,這個底線,成全了他們,不管怎樣,不是灰溜溜地消失于人世。
電視上正在播放曼德拉的“世紀葬禮”,名流政要云集,場面盛大,全球矚目,極盡哀榮。盡管他人生有95年之長,近三分之一時間卻是獄中度過的。
你可以說是曼德拉的信念、精神、毅力成就了他,但不要忽略了這些:在獄中,他們可以用各種殘酷手段逼他悔過,可以用他家人相要挾,但是沒有。
在獄中,他能開辟菜園;能代表政治犯致函當局請愿;能向國際紅十字會訴說遭受的不公;能通過函授攻讀倫敦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能寫回憶錄并出版從而引起世界關注;能會見外國要人;甚至能“秘密”建立一個非國大機構……這些都可以不允許,但是沒有。
那個白人總統可以不釋放他,但是沒有;釋放他可以達成協議讓他“低調”,但是沒有。
27年漫長時光,他們完全可以把他與外界隔絕,讓支持者們忘了他,但是沒有;出獄時72歲高齡,他們完全可以讓他變得目光呆滯,口齒不清,讓崇拜者們失望而散,但是沒有。
所有這些都沒有,成就了一個偉大的曼德拉。
這是一種更高的成全。對手們成全了曼德拉,其實是成全了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也成全了自己。
也可以說,是人類成全了一次自己。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