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征|文
在今年兩會上,再次傳出“鎂”的聲音,全國人大代表為鎂金屬產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近日,兩會上再次傳出“鎂”的聲音,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在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大力發展我國鎂合金產業的建議》,為鎂產業健康發展和實現汽車輕量化鼓與呼。
陳愛蓮在建議中提出,當前資源和環境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條件,汽車輕量化材料的創新也成為行業研究的熱點和重點。鎂合金材料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有利于節能和環保,在實現輕量化的同時,減少油耗和污染排放。同時在回收鎂合金材料的能耗也比傳統材料低,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節能環保。
為此,她建議盡快組建鎂合金應用及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鎂合金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恢復和提高鎂合金加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建立國產車輛鎂合金加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建立國產車輛鎂合金新產品及輕量化的補貼機制和獎勵機制,盡快編制“2020年鎂合金研發及應用國家計劃”等多項產業政策扶持措施。
在陳愛蓮看來,鎂合金及其產品還沒有上升到國家級戰略性資源高度,還沒有國家層面的鎂材料應用和鎂合金產業戰略發展規劃,缺乏系統性研發,研發資金投入不足、研發內容涵蓋面有限。在行業層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鎂合金應用的認知有差異,前瞻性不夠,行業間缺乏有效協同和協調,難以啟動和實施大的推廣項目,鎂合金產品標準體系不完善,汽車能效和輕量化標準門檻還有待提高,這一切導致鎂合金應用水平一直處于在中低端徘徊的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
有企業人士表示,金屬鎂是中國常用有色金屬當中出口順差最大、資源保障程度最高的品種,應當成為中國制造業振興和創新的重要材料支撐,成為中國在全球資源、能源競爭中的一個重要籌碼。應大力推進鎂及鎂合金加工產業升級,加快中國鎂合金產品的研發與擴大應用。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鎂生產國和出口國,鎂產量占世界的85%左右,特別是日本、歐洲的鎂及鎂合金產品幾乎全部來自中國。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金屬鎂產量達到76.97萬噸,預計占全球市場份額的83.07%。在目前資源、能源和環境成為經濟持續發展制約因素的大環境下,推動開發輕質結構材料——鎂,已成為近年國內外研究和產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據了解,在往屆的兩會上,也都有代表和委員為鎂業發展建言獻策,有些建議已經被部分采納或被廣泛認同。2013年1月1日,鎂錠出口關稅正式取消。此次取消出口關稅,意味著這項執行了5年的出口政策發生重要變化,勢必將對中國及全球鎂行業及鎂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很明顯,鎂行業的戰略地位必已經逐步得到提升。
行業專家分析,從長期來看這必將有利于擴大鎂合金在汽車、工具、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應用。同時,也可能影響目前正在推進的國外新的鎂冶煉項目進程,有助于中國進一步擴大鎂的國際市場份額。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預測,2013年,中國原鎂消費量35.15萬噸,增長13.4%。全球鎂消費量約為92萬噸,中國鎂消費量占全球的34.8%。而在2002年,這一比例只有7.9%。顯然,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鎂市場。有鎂業專家分析,在過去的10年中,89%的消費增長量來自于中國。
伴隨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鎂作為新型結構材料的應用也迎來最好的機遇期,在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將發揮其更大的作用。主要包括領域:交通工具輕量化、新能源材料、環保產業、消費電子等。
2012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超1900萬輛,產銷量世界第一,但遺憾的是中國鎂行業并未能分享這塊大蛋糕。據了解,2012年中國汽車領域的鎂合金消費量(含出口加工部件)不足2萬噸,與2007年相比甚至還下降了。目前中國汽車用鎂合金平均不到1千克,大大低于歐美的水平。
隨著我國對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輕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鎂合金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迎來了重大機遇。根據2012年7月工信部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千米,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千米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千米,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千米一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2012年3月20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乘用車企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該《辦法》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汽車節能管理制度,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逐步降低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措施。2013年開始逐步對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國產、進口汽車實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同時,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給予適當支持,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產技術創新體系。對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給予補貼,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汽車。
而鎂在汽車領域也將大有所為, 汽車用鎂合金的重大突破是鎂合金輪轂的產業化發展。江蘇榮鎂輪轂有限公司試產的鍛造鎂合金輪轂在第70屆世界鎂業大會上獲得年度鎂產品創新應用獎;山西銀光鎂業集團的鍛造鎂合金輪轂也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試驗數據表明,鎂合金輪轂的使用減重節油效果顯著。據尚輕時代分析,我國目前是鋁合金輪轂最大的制造國,2012年產量超過1.3億只,用鋁量達到130萬噸。在這個需求多樣化的市場,鎂合金輪轂必將贏得一席之地。

近年來,鎂合金在高端LED照明產品上的擴大應用已成為新趨勢,多家鎂合金加工企業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鎂合金LED產品并從中獲利。
鎂合金應用于LED照明領域的部件主要是路燈殼體及燈架、燈管型材、筒燈殼體、球泡燈殼體、隧道燈殼體以及LED散熱膜組等。包括鎂合金壓鑄件和型材,表面處理采用氟碳噴涂、噴塑和陽極氧化。
在當前全球能源短缺的憂慮再度升高的背景下,節約能源是各國面臨的重要問題,LED被公認為當前最具發展前景的第四代綠色光源。我國政府也已經開始實施綠色照明工程。發改委已經發布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首先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依據能效標準,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光效低于能效限定值的抵消鹵鎢燈。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
行業專家呼吁,鎂合金企業與LED組件和燈具制造企業應聯手,加快技術創新,推動政府標準制定和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擴大鎂合金在LED上的應用,實現多贏的局面。
2011年3月,公安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當下電動自行車產業,限期淘汰“超標”電動自行車。
目前,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山東等省區已經有很多企業生產鎂合金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部件。除了車架、支梯、鎂合金泥板、支棍等車體部件,鎂合金輪轂的應用更是加大了單車鎂合金的用量。與鋁輪轂相比,鎂合金輪轂的最大優勢在于質量輕,一套鎂合金輪轂重(前后輪)3.1千克,而一套鋁合金輪轂重4.7千克,用鎂合金輪轂減重三分之一左右。另外,鎂合金減震性好,舒適度高;散熱性好,可降低剎車系統溫度,延長剎車輪轂使用壽命,較輕的鎂合金輪轂有利于改善加速與剎車性能。對增加了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來說,輕量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在整車減重上有明顯效果后,將會使一次充電后行駛距離進一步延長。更為重要的是,據一家鎂合金輪轂企業表示,目前部分鎂合金電動自行車輪轂的制造成本與價格已經能夠低于鋁合金輪轂,因此市場和客戶在逐步增加認同。
但是,也有行業專家持謹慎態度,認為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和零散的行動,此項工作恐難以有效推動,需要相關各方通過協作,需要企業、行業、用戶、政府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利的推廣和廣泛的社會認知。
中國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最大生產國,這個市場也是目前少有的全球性增長的領域。鎂合金以其輕質、防屏蔽、剛性好等特性,成為這一領域頗受青睞的材料。
由于表面處理及用戶喜好等原因,鎂合金在手機方面的用量呈減少趨勢。但是,鎂合金剛性好,可以有效保護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因此獲得了惠普、戴爾等廠商的歡迎,在筆記本電腦方面的用量正在呈上升趨勢。其他應用鎂合金的3C產品還包括平板電腦、投影儀、數碼相機、網絡通訊設備、視聽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