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瑞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廣州工程學院新綜合教學樓五樓中庭景觀設計
王金瑞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立足“生態(tài)化、地域化、校本化”的設計理念,根據(jù)場地的特征,提出了廣州某學院新綜合教學樓中庭景觀設計對策,總結了景觀構成方式,指出景觀設計應尊重場地屬性和使用要求,以營造一個怡人的校園景觀。
教學建筑,建筑中庭,景觀設計
廣州是中國南方城市的典型代表,夏季濕潤多雨,冬季溫暖干燥,植物生長茂盛,一年四季鮮花常開,因此又名“花城”。從化市位于廣州地區(qū)北部,廣州市飲用水源流溪河貫穿全境,經(jīng)濟以文化產業(yè)和旅游產業(yè)為主,無工業(yè)污染,全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被譽為“廣州的后花園”。本項目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簡稱工程學院)從化校區(qū)位于從化市沿江南路302號。學校的新綜合教學樓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融教學與辦公兩大功能為一體,見圖1。

圖1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從化校區(qū)全景圖
工程學院從化校區(qū)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流溪河及其支流小海河在其墻外交匯,從化最高的山峰風云嶺與學校隔河相望。徜徉在學校操場上,一抬頭就能看到流溪河對岸的本地著名景觀建筑物文峰塔。該塔白天巍峨聳立,夜間燈火輝煌,像是學校圍墻上的精致擺件。校園內部景觀環(huán)境也很好,到處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各種富有特色的紅色主題雕塑點綴其間,相映成趣;更有一池荷花,一到盛夏便盛開如繁星朵朵(見圖1)。
本次的設計對象:新綜合教學樓建筑中庭,位于該樓的五樓中部,由各辦公室和教學場地圍合而成,頂部露天,中部有走廊把它一分為二,每邊的建筑面積180 m2左右,未加景觀處理。教學樓所有房間、走廊幾乎未加任何裝飾:頂部刮白,各種設備管線外露,油紅色防銹漆,墻面涂白色乳膠漆,地面貼淺灰青色陶瓷地磚,無任何裝飾造型,裝修簡單,用材節(jié)儉,空間顯得單調冰冷。所以,本樓雖然擁有良好的建筑外環(huán)境卻缺少與之呼應的內部景觀,不能使內外環(huán)境融為一體,環(huán)境品質較差,實在可惜(見圖2)。
該樓五樓為外商系教學和辦公所在地,六樓、七樓為各類教學場地,八樓為校區(qū)各管理辦公室,6樓~8樓的走廊環(huán)繞俯視五樓中庭,是行走中視線集中的地方。目前這一區(qū)域為一片空地,簡單擺放了幾個小型盆栽,空間使用功能單一,景觀性差(見圖2)。

圖2 綜合教學樓五樓中庭現(xiàn)狀
1)改變教學樓全部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堅硬冰冷感,使之更加舒適漂亮、人性化。2)為五至八樓的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景觀元素。使建筑內外環(huán)境互相溝通,融為一體,成為本樓的花心和綠肺,改善局部微生態(tài)環(huán)境。3)為外商系提供優(yōu)質的外部活動空間(見圖3)。

圖3 綜合樓五樓中庭廣場設計效果圖
1)基本設計理念。為使得設計更整體,更適合于場地特征,從而更好實現(xiàn)設計目標,作者擬定了以下三個設計“關鍵詞”:生態(tài)化、地域化、校本化。它們是做這套設計方案時的指導思想,也是進行取舍時的參考標準。選擇這三個詞作為基本設計理念的原因及其具體應用方法如下:生態(tài)化:通過大量應用植物綠化,原木紋理,蜂巢形隔斷來體現(xiàn)。地域化:主要通過應用富有本地特色的景觀植物來體現(xiàn)。校本化:通過蜂巢形隔斷來體現(xiàn)。蜂巢是最穩(wěn)定的結構之一,也是學校校徽構成的基本形式。此處用來象征我們工程學院人的勤奮與團結。
2)平面布置。根據(jù)當前使用情況,廣場1臨近電梯和三個主要的人行樓梯,人流量大,特設置為活動廣場,綠化植物和景觀元素等都靠邊設計,把中部空間留出來,方便聚會和舉行小型活動,對兩種不同狀態(tài)下的場景效果都充分進行了考慮和模擬。廣場2位于主通道的另一側,人流量小,相對比較安靜,特設置為休閑廣場,主要景觀元素為廣場中部的四株王棕,四周散布休閑座椅和花池(見圖4,圖5)。

圖4 節(jié)慶活動狀態(tài)下的五樓中庭廣場

圖5 常態(tài)下的五樓中庭廣場
3)蜂巢隔斷及垂直綠化墻。蜂巢形隔斷簡潔通透,紋理優(yōu)美,不影響建筑原有的采光與通風設計,又在建筑內外增加了一個漂亮的過渡層次。陽光投射它,它會有漂亮的斑駁光影;透過它看天光云影、花草樹木會有虛幻朦朧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它的肌理會讓原本單調冰冷的建筑空間不再單調冰冷,更柔美更人性化。同時它可以配合綠化池種植攀援類植物或懸掛吊盆植物,形成綠墻。垂直綠化能增加綠化容積,改善本樓上半部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見圖6)。

圖6 蜂巢隔斷及垂直綠化墻
4)植物配置。大型栽植主要應用了嶺南最具特色中大型植物中的王棕和旅人蕉(見圖7,圖8)。王棕樹干粗壯筆直,樹葉婆娑舒展,是顯示熱帶壯麗風光的典型樹種。旅人蕉葉子碩大奇異,姿態(tài)優(yōu)美,極富熱帶風光。都是很典型的能反映本地景觀特色的植物。因為中庭日照不足,五樓樓面承重也有限制,所以作者竊以為若種植條件、資金或后期管理力量不足,這兩種大型植物可用仿真樹代替。因其為景觀主體,若生長態(tài)勢不好,會直接破壞景觀效果。只要其他小型栽植,如常綠灌木、花草和攀援類植物等不用仿真品,已經(jīng)足以起到綠色植物調節(jié)微環(huán)境的作用。且因廣州地區(qū)高溫多雨,植物生長速度迅猛,若綠化過量可能會導致空氣過于潮濕等問題,未必對環(huán)境有利。圓形樹池根部裝飾用植物采用了紫葉鴨跖草和一葉蘭,葉色豐富,高低錯落。都是本地常用且生長態(tài)勢良好的植物。獨立花池采用的植物可以根據(jù)情況有多種選擇。強調環(huán)保可用白掌、銀皇后等,都具有良好的空氣凈化功能;強調華麗漂亮可以用繡球花或鳳梨等;強調時令可根據(jù)季節(jié)選用,如春天用三角梅,秋天用菊花等。攀援植物可以選用常春藤,它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質。通過葉片上的微小氣孔,吸收有害物質,并將之轉化為無害的糖分與氨基酸,是很好的改善微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植物。吊盆植物可以選用吊蘭、鐵線蕨或合果芋。它們都是本地適用的空氣凈化高手。尤其是鐵線蕨,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 μg的甲醛,因此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打印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圖7 廣場1大型栽植旅人蕉應用效果圖

圖8 廣場2王棕及圓形樹池應用效果圖
5)配套設施。本方案的配套設施主要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固定的種植大池,由水泥磚砌成,分別位于廣場2的中間和廣場1的兩側,另有木條(或木塑)拼搭的長方體獨立種植池和休閑座椅,都是針對本項目特別設計的帶有校本文化特色的造型(見圖9)。

圖9 特別設計的配套座椅
景觀設計的好壞評價標準是多種多樣的,從規(guī)劃設計角度來看,不單單在于環(huán)境好看與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解決了功能,氛圍等問題,是否形成了適宜的場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適,與周圍環(huán)境是否和諧,融洽等等。本設計方案立足“生態(tài)化、地域化、校本化”的設計理念,尊重場地屬性和使用要求,尊重地域文化和本地景觀特色,尊重學院的校本文化,強調景觀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功能,比較好地解決了本樓存在的景觀問題和場地使用問題。景觀手法較有新意和個性,是一個比較實用、合理的設計方案。
The atrium landscape design of new comprehensive teaching building five floor in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llege
WANG Jin-rui
(Art and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900,China)
Based on the design concept of“ecological,geographical,school-based”,according to the site featur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trium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 teaching building of a college in Guangzhou,summarized the constitution ways of landscape,pointed out th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respect the site attributes and use requirements,so as to create a pleasant campus landscape.
teaching building,building atrium,landscape design
TU984.14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4.13.015
1009-6825(2014)13-0022-02
2014-02-23
王金瑞(1979-),女,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