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宇豪




若論近現(xiàn)代書法名家中,誰為魁首且未來可入歷代法帖的,于右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2014年適逢于右任誕辰135周年,中國嘉德2014年春拍將再次推出“一代書圣—于右任”專場,紀念這位被譽為“近代書圣”的偉大藝術家。
據(jù)悉,中國嘉德2014年春拍將于5月14日至16日預展,5月17日至21日舉槌;郵品錢幣拍賣會將于5月21至23日預展,5月24日至25日舉槌,展拍地點均為北京國際飯店。
草圣書作 拍臺受捧
于右任立德、立功、立言,諸多成就中尤以書法為世人留下豐美的資產(chǎn)。1970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中,中國館列展的歷代書法包括王羲之、鄭道昭、褚遂良、顏真卿、懷素、蘇軾、米芾、趙佶、趙孟、董其昌至于右任。這些書法大家中,明代以后最具影響力、卓然成家的書法宗師,惟有被尊譽為“三百年來一草圣”、“近代書圣”的于右任。于右任的書法從早期放獷雄渾的碑體書法、順呼自然之法的楷書與行書,以及直至晚年收放自如的草書,處處可見碑體行書過渡到標準草書的變換靈動,字形與筆法小字如大字,磅礴大器,深具廟堂氣象。
2010年春拍,中國嘉德精心打造的“一代書圣—于右任”書法專場獲得了成交率100%的佳績,這充分說明了市場和藏家對于于右任書法藝術的認可。2014年春拍,中國嘉德將再次推出的“一代書圣——于右任”專場,涵蓋138件右老早中晚期之作,對聯(lián)、條屏、單幅、手卷、冊頁、書札等,形式多元豐富,質量并重,上款人不乏民國文化圈、軍政界重要人士,并有出版著錄可資比對,殊為難得。
佳聯(lián)薈萃 氣象堂皇
粗略統(tǒng)計右老存世書跡,平均200件作品中,才會出現(xiàn)一件四條屏;30件作品中,方見一對聯(lián)。本次專場,即囊括有多件于右任寫贈侄女婿劉世達,上款人“世達賢侄”的對聯(lián)巨構,品相佳好,紙潔如新。上款“子超先生”四條屏,更是書于難得的“虎皮宣”上,寫明儒呂新吾的人生八景句“泰山喬岳之身,海闊天空之腹,和風甘雨之色,日照月臨之目,旋轉乾坤之手,盤石砥柱之足,臨深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以此勉勵后輩江西軍官鄭子超。
另有數(shù)件大對聯(lián),粲然可觀。1930年為“高要才子”梁寒操結婚志喜,高逾二米的《鸞鳳和鳴好音嘉會,鴛鴦結社涼夕新秋》絹本大對聯(lián);寫贈“文治總統(tǒng)”徐世昌的《抗言談在昔,立善常所欣》;贈以顏體楷書譽滿天下的陸軍大元帥譚延貽的《洪源流萬里,玉樹起千尋》;1939年寫贈張靜江侄張秉三之《固中草木春無數(shù),胸次江山老更奇》。
1962年5月,于右任寫“江山如畫”與李石曾所書的“風雨同舟”合璧大對聯(lián),則與民國時期文化、學術、軍政界人士參與的“粥會”有關,蘊藏著一段文人交誼的民國故事。
粥會由丁福保創(chuàng)于1924年上海,后因戰(zhàn)亂由吳稚暉在陪都重慶舉辦,為名士鴻儒之雅集。1958年,吳稚暉的學生狄君武感念老師,于冬至在臺北倡復粥會。
當時,粥友們經(jīng)常在新店碧潭橋畔的簡陋竹屋“碧廬”雅集聚會,狄君武于1959年至1960年間,先后為碧廬制成九副對聯(lián)。當時五六七言皆已備,欲構思四言聯(lián)句,卻久之未得,后1962年適得右老“江山如畫”四字直幅,狄君武即以“風雨同舟”配句,但因臂疾難于執(zhí)筆作書,便由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教育家李石曾作擘窠書對,成為碧廬第十聯(lián),于1974年臺北粥會出版的《竹屋竹聯(lián)》中刊行。
太平老人 愛國熱情
“太平老人”之印則是右老滿腔愛國熱情的見證。于右任早年于上海主辦《民生報》時,曾于坊間書局見新出版的中國地圖竟以日本繪制之圖為藍本,將“北抵韃靼海峽,西南至朝鮮半島,西則俄之西伯利亞”間之海面稱為“日本海”,大為憤懣,便于1943年3月15日發(fā)表《太平海》專文嚴予指正,文中指出所謂“日本海”的范疇,僅沿東一線附接日本,若以此為名,則“隱然成為日本之內(nèi)海”。于右任遍閱古籍史料,取“大洋海即東洋大海,又名太平海”論點,主張將“日本海”正名為“太平海”,以寓“萬世開太平”之意。自此事起,于右任自號“太平老人”,并特請楊千里刻為朱文印。
傳世的于右任書跡,鈐有“太平老人”印者珍罕,集中于抗戰(zhàn)末期1948年至勝利之初的1950年之間,此時期正值于右任書法創(chuàng)作重要轉折時期,其書作若鈐有此印,則必為珍品。本場中,一件1950年寫贈石萬里的書作,不僅鈐有“太平老人”印并記錄下右老對正名一事的愛國心。
恢宏大度 千古絕唱
于右任,其書筆法結體恢宏大度,字句內(nèi)容格局高闊,為兩岸三地、遠至東洋所推崇的大家,與其清廉高崇的人格風范、一生行誼相參看,直是字如其人,至情至性。毛澤東欣賞于右任,曾受于右任主編的《民力報》影響,1945年與之漫談詩文,并在1958年《致田家英信》中顯示出對右老書法極感興趣與重視。
2003年,剛當選為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曾吟誦于右任的千古絕唱:“葬我于高山之上之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溫家寶更在2005年親寫復旦大學于右任書法陳列館之館名。
于右任的愛國高尚情操,成就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偉業(yè),與其晚年經(jīng)常書寫“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的聯(lián)句相合,反映出他俯仰天地的生命修持,在其逝世50年的今日,仍為世人帶來豐美不朽的資產(chǎn)與深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