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智利《財經日報》報道,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Cochilco)發布了《2014~2023年智利礦產投資計劃報告》。報告稱,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預計未來十年,該國礦產投資規模將達到1050億美元。

根據該報告,2014至2023年,智利礦產投資計劃中共有54個項目等待實施。其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仍舊是銅礦項目,共有34個,占總項目數的七成,與去年的數據相似;金銀礦產項目共計10個;鐵礦項目有5個。
該報告指出,智利最大的銅業公司Codelco將在2014至2023年內,共計投資280億美元進行礦產項目開發。
據馬尼拉9月9日消息,支持禁止未加工金屬礦石出口的菲律賓國會議員近日表示,這樣的禁令應在鼓勵礦業加工的立法出臺后,有五年的寬限期。
國會議員Erlpe John Amante稱,希望兩項尋求強制加工菲律賓國內開采的金屬礦的法案可以在兩年內簽署成為法律。他表示,若法案獲批,則菲律賓礦物出口的營收可以增長兩倍。
Amante在7月時提出議案,已經獲得國會下院委員會層面的批準,當前準備進行全體討論。相對應的一份法案也已在上議院提出。
Amante認為,該法案一旦生效,則應給予礦業五年的寬限期來建造加工工廠,而后禁止原礦出口的禁令才可以生效,類似印尼的做法。
9月1日,沙特阿拉伯礦業公司(Ma'aden)表示,公司和美鋁合資的大型鋁冶煉廠已進入商業運營。
合資廠位于沙特Rasal-Khair地區,投資108億美元,擁有兩條生產線,產能達74萬噸/年。美鋁擁有其25%股份,沙特礦業則擁有75%股份,并有決定權。項目在2013年的初次啟動時曾遇到問題,于當年10月關閉了其中一條生產線。
近日,由于埃博拉病毒的蔓延,非洲邊境受到嚴格控制,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銅出口受到影響。
英國鈷貿易公司Darton Commodities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鈷的唯一供應地,60%以上的鈷原料出口到全世界。
據悉,大量的鈷和銅是從剛果民主共和國通過贊比亞運輸和博茨瓦納或津巴布韋前往南非德班港裝運。
據華爾街報9月2日消息,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集團(Freeport)與Lundin就出售Candelaria銅礦談判已達成協議,售價超過20億美元。但是由于智利將推出的新資本所得稅存在不確定性,Candelaria銅礦的出售被推遲了。
據悉,智利新一輪的稅改已經在7月通過智利參議院,但立法還需要通過下議院批準。
Candelaria位于智利北部Atacama省,2013年銅礦產量16.8萬噸。美國自由港集團持有其80%權益,它是美國自由港集團在美洲大陸的四座礦山之一。
墨西哥集團(Grupo Mexico)9月1日表示,位于該國西北部索諾拉省的Buenavista銅礦現已正常運轉。此前,政府調查員暫時關閉了項目的辦公機構。
據悉,今年8月,該銅礦項目的銅酸水泄漏并污染了附近的兩條河流,導致幾千名當地居民沒有清潔的飲用水,當局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公司承認負有責任,但堅持稱,當時的暴雨也導致了酸水泄露。
近日,印尼亞沙漢鋁業(Inalum)公司增加投資1.35億美元,極限提高生產能力,從此前22萬5000噸增產至30萬噸。
印尼亞沙漢鋁業公司董事長阿古斯.渣哈亞納(Agus Tjahajana)稱,通過更換舊生產機器和提高冶煉爐的電量,積極提高產量。他說,“至今年底,印尼亞沙漢鋁業公司產量將達到30萬噸,假設每噸平均售價2250美元,公司收入將由5.85億美元增至6.7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