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全世界有156~166個屬、4500余種,廣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有21屬,其中5個為特有屬,有114種,其中72種為特有種。廣東約有17屬70種,種數(shù)占我國的61.4%。本科植物在園林中可采用孤植、叢植、片植、混植等方式應(yīng)用。介紹了常見庭園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虎顏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等7種,觀賞性較高的野生野牡丹科植物4種(棱果花 Barthea barthei、線萼金花樹 Blastus apricus、光萼肥肉草 Fordiophyton fordii var. vernicinum、楮頭紅 Sarcopyramis napalensis var. napalensis),從國外引進(jìn)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寶蓮花(Medinilla magnifica)等5種。發(fā)表了拍攝的多幅野牡丹科植物珍貴圖片。
關(guān)鍵詞 觀賞植物資源;野牡丹科;利用;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S682.3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6-001-07
知網(wǎng)出版網(wǎng)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725.1518.021.html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4/7/25 15:18:50
野牡丹科是植物中的一個大家族,全世界有156~166個屬、4500余種,廣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有21屬,其中5個為特有屬,有114種,其中72種為特有種。主產(chǎn)長江以南各省區(qū),其中西南、華南等地最多。廣東省約有17屬70種。本科植物除觀賞外,有些種類果實可供食用,有些供藥用,有些種類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有草本,有灌木,甚至有高達(dá)20余米的喬木;葉對生,少部分為輪生;花兩性,輻射對稱,4~6數(shù),大多具有觀賞價值,排列成各式的花序,極少單生;果包藏于萼管內(nèi),漿果或蒴果。
廣東省位于我國南端,為東亞-季風(fēng)區(qū),除西南端的湛江地處北回歸線的低緯地區(qū),為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外,其他地區(qū)均為亞熱帶氣候,是我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獨特的氣候造就了植物的豐富性,廣東省野牡丹科植物占全國種數(shù)的61.4%,部分種類如虎顏花為廣東的特有種,且大部分野牡丹科植物在廣東均可用于人工栽培。本科植物大多生于坡地、林下、林緣、路邊、水邊等處,大多為灌木層植物,只有少量為喬木層及地被植物。習(xí)性極為強(qiáng)健,對環(huán)境一般沒有特殊要求。本類大多花期長,觀賞性強(qiáng),可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應(yīng)用。
1野牡丹科植物在園林中的應(yīng)用方式
廣東原產(chǎn)的野牡丹科植物在園林中應(yīng)用的有10余種,其余野生的60余種大部分也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如棱果花、光萼肥肉草等,可進(jìn)行引種篩選建立示范區(qū),促進(jìn)野牡丹科植物在園林中的廣泛應(yīng)用。開發(fā)鄉(xiāng)土植物極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hù),因其適應(yīng)本地的氣候環(huán)境,引種成功率遠(yuǎn)遠(yuǎn)大于外來物種,且具有野性美,可以減少對外來物種的依賴,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1.1孤植
適合小喬木狀的或通過將灌木整形成小喬木狀的,如角莖野牡丹、多花野牡丹,可孤植于草地中、園路邊、角隅、濱水的河岸、坡地等處,也適合在喬木的林緣邊種植觀賞。孤植往往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其獨特的色彩與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照。
1.2叢植
適合灌木類型的,可數(shù)株或十?dāng)?shù)株叢植于一起,用于喬木類植物的鑲邊、林緣綠化,或用于園路邊、墻邊、廓架邊點綴,也可作花境的背景材料。
1.3片植
適合灌木或草本類型,灌木的如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可用于布置坡地、林下、園路邊、河岸等處,也適合用于花帶、花境等,草本的如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可用作地被植物或鑲邊植物。
1.4混植
可將本科植物種子混播,最適合于園林坡地及疏林下,具有自然美與野性美,可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2廣東栽培的原生、野生及引進(jìn)野牡丹 科植物
2.1常見庭園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
2.1.1 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
又名酒瓶果、山甜娘、基尖葉野牡丹,為野牡丹屬灌木,高約1 m或更高(圖1);葉紙質(zhì),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花序生于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10朵以上;花瓣倒卵形,粉紅色至紅色(圖2),稀紫紅色。蒴果壇狀球形。花期春季,果期秋季。產(chǎn)我國云南、貴州、廣東、臺灣,生于山坡、林下、路邊及溝邊等處。中南半島至澳大利亞,菲律賓以南等地也有。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量大,觀賞性較佳,可用于林緣、路邊、墻邊等片植觀賞,也可叢植用于墻隅、廊架邊點綴。果可食。
2.1.2 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又名山石榴、大金香爐、豬古稔,為野牡丹屬灌木,株高約1 m左右。葉紙質(zhì),卵形或廣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花序傘房狀,生于枝頂,著花3~5朵;花瓣倒卵形,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圖3)。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產(chǎn)西南及華南等地。生于海拔約120 m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灌草叢中。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色艷麗,花期長,在廣東應(yīng)用普遍,多用于路邊(圖4)、墻邊或角隅外群植,也常和大型喬木配植。
2.1.3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又名鋪地錦、山地菍、地櫻子,為野牡丹屬小灌木,莖匍匐,分枝多,披散(圖5)。葉片堅紙質(zhì),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廣楔形。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花瓣菱狀倒卵形,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產(chǎn)我國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生于山坡、路邊等處。越南也產(chǎn)。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繁茂,果實可食,也可用于釀酒。花果均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圖6),園林中適合用于公園、庭院的小路邊、山石邊或坡地成片種植作為地被植物觀賞。
2.1.4 細(xì)葉野牡丹(Melastoma intermedium)
又名山公榴、鋪地蓮、水社野牡丹,為野牡丹科小灌木和灌木,株高30~60 cm。葉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頂端廣急尖或鈍,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花序頂生,傘房狀,著花1~5朵;花瓣菱狀倒卵形,玫瑰紅色至紫色。果壇狀球形。花期秋季,果期秋季至冬季。產(chǎn)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生于山坡坡地、田邊、路邊等。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株型低矮緊湊,開花繁茂(圖7),為優(yōu)良觀花灌木,可用于公園、綠地、景區(qū)或庭院的路邊、林緣、墻邊成叢種植觀賞,也常用于草地邊緣、一隅點綴。
2.1.5 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
又名黑口蓮、肖野牡丹、豬姑稔,為野牡丹屬灌木,一般高0.5~1.0 m,也可達(dá)2~3 m。葉紙質(zhì),卵形至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花瓣倒卵形,紫紅色。蒴果壇狀球形(圖8)。花期一般春季,可開至夏初,在部分地區(qū)秋季開花;果期秋季或春季。產(chǎn)我國西南至華東等地,生于山坡、疏林下。尼泊爾、印度、緬甸、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地也有。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大色艷,植株較高,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多叢植于林緣、路邊、角隅或庭園中(圖9)觀賞。
2.1.6 毛稔(Melastoma sanguineum)
又名開口棗、雞頭木、大紅英,大灌木,高1.5~3.0 m;葉片堅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傘房花序頂生,常1朵花,有時3~5朵花;花瓣廣倒卵形,粉紅色或紫紅色(圖10)。主花期秋季,其他季節(jié)也可見花。產(chǎn)我國廣西、廣東,生于海拔400 m以下的山坡、溝邊或灌叢中。印度、馬來西亞至印度尼西亞也有。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大艷麗,花期極長,在園林中應(yīng)用廣泛,適合叢植于路邊、山石邊或庭園等處,也可孤植于一隅或用于草地等點綴。果(圖11)可食用。
2.1.7 虎顏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
又名大蓮蓬、熊掌,為虎顏花屬多年生草本,莖短。葉全部基生,膜質(zhì),心形,頂端近圓形,基部心形,長寬20~30 cm或更大。花序腋生,為蝎尾狀聚傘花序(圖12);花瓣廣倒卵形,暗紅色。蒴果。花期秋季,果期春季。產(chǎn)廣東西南部。生于林下陰濕處、溪旁、河邊或巖石積土之上(圖13)。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為本科最為奇特的種類,葉碩大,花艷麗美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且易栽培,在華南植物園有少量地栽。可大量繁殖用于疏林下、蔽蔭的山石邊或庭前點綴。
2.2觀賞性較高的野生野牡丹科植物
2.2.1 棱果花(Barthea barthei)
又名棱果木、大野牡丹、毛藥花,為棱果花屬灌木,高0.7~1.5 m,有時可達(dá)3.0 m;葉片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橢圓形、近圓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廣楔形。聚傘花序,頂生,有花3朵,常僅1朵成熟;花瓣長圓狀橢圓形或近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或紫紅色(圖14)。蒴果長圓形。花期冬至春或秋季,果期秋季至第二年春季。產(chǎn)湖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生于山坡、谷地或林中(圖15)。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美麗,觀賞性極佳,目前園林中尚未引種栽培。因其分布地海拔較低,習(xí)性強(qiáng)健,可引種至林緣、疏林中、墻隅等處栽培觀賞,或與同科植物配植觀賞。
2.2.2 線萼金花樹(Blastus apricus)
又名葉下紅,為柏拉木屬灌木,高1~2 m;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圓錐花序頂生(圖16);花瓣卵形、近圓形至倒卵形,紫紅色。蒴果橢圓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有時植株上部開花,下部果熟。產(chǎn)湖南、廣東、江西、福建。生于山谷、山坡林下或水邊。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小花密集,色澤艷麗(圖17),適應(yīng)性強(qiáng),目前園林中尚未引種。可用于公園、風(fēng)景區(qū)的林緣、濱水河岸邊、墻邊或一隅叢植觀賞。2.2.3 光萼肥肉草(Fordiophyton fordii var. vernicinum)
為異藥花屬草本或亞灌木,株高30~100 cm;葉片膜質(zhì),葉片狹長,卵狀披針形,長為寬的3.0~4.5倍。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圓錐花序(圖18),花梗及花萼管無毛;花瓣倒卵狀長圓形,白色帶紅色、淡紅色、紅色或紫紅色。蒴果倒圓錐形(圖19)。花期夏季至秋季,果期秋季。產(chǎn)廣東。生于山谷、山坡疏林下。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色艷麗,觀賞性極佳,目前園林中尚未引種。可叢植于園路邊、草埂邊緣或墻隅、水岸邊點綴觀賞。
2.2.4 楮頭紅(Sarcopyramis napalensis var. napalensis)
為肉穗草屬直立草本,高10~30 cm;葉膜質(zhì),廣卵形或卵形,稀近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聚傘花序生于分枝頂端,有花1~3朵;花瓣倒卵形,粉紅色。蒴果杯形(圖20)。花期秋季,果期秋季至冬季。產(chǎn)西南、華南、華中及華東等地。生于林下蔭濕的地方或溪邊。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株形小巧,小花精致,可供觀賞。適于潮濕的林下、蔭蔽的水岸邊種植觀賞。
2.3從國外引進(jìn)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
2.3.1 多花蔓性野牡丹(Heterocentron elegans)
又名蔓莖四瓣果,為四瓣果屬常綠藤蔓植物,莖匍匐,長可達(dá)60 cm或更長,嫩枝紫紅色。葉對生,闊卵形,3出脈,葉面皺,葉緣具細(xì)齒,具剛毛。花頂生,粉紅色,5瓣,花瓣倒卵形,雄蕊金黃色(圖21)。漿果。花期春季至秋季。原產(chǎn)墨西哥。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繁茂而美麗,花期長,適用性強(qiáng)。可用于墻邊(圖22)、籬垣邊、園路邊或坡地綠化或作地被植物,也可用于花壇、花臺做鑲邊植物。
2.3.2 銀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 asperrima)
為麗藍(lán)木屬常綠灌木,株高1~3 m。葉對生,寬卵形,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葉下較葉面密集,主脈3條。聚傘式圓錐花序頂生,花冠淡紫色(圖23)。蒴果。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冬季。原產(chǎn)中美洲至南美洲。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株形端正,葉片密被白色絨毛,花繁密,艷麗,有較高的觀賞性價值。可用于公園、綠地的園路邊、坡地或山石等處,多片植,叢植點綴也佳。
2.3.3 角莖野牡丹(Tibouchina granulosa)
為麗藍(lán)木屬常綠灌木,高可達(dá)3 m,小枝四方形,嫩枝、葉片與萼筒密生倒伏狀粗毛。葉對生,5出脈,先端尖,基部楔形,具長柄,全緣。花藍(lán)紫色,5瓣,碩大,花瓣卵圓形(圖24)。果實為蒴果,壇狀球形,成熟時5瓣裂,內(nèi)有種子多數(shù)。花期冬季,果期夏秋季。原產(chǎn)巴西。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植株高大,花大色艷,現(xiàn)廣東有少量種植,可孤植(圖25)或三五株叢植庭園路邊、草坪或一隅觀賞。
2.3.4 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
為麗藍(lán)木屬常綠小灌木,株高一般0.3~0.6 m,也可達(dá)1.0 m以上。葉對生,長橢圓至披針形,葉面具細(xì)茸毛,全緣。花頂生,花冠紫藍(lán)色,中心白色。蒴果。花期幾乎全年。原產(chǎn)巴西低海拔的山地或平地,我國南方有引種栽培。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著名觀花植物,花期長,性強(qiáng)健,極為艷麗,為不可多得的觀花灌木。適用于路邊、草地中或林緣叢植或片植觀賞(圖26),也常植于林緣與喬木相配或用于庭園叢植觀賞。
2.3.5 寶蓮花(Medinilla magnifica)
又名粉苞酸腳桿,為酸腳桿屬常綠小灌木,株高30~60 cm。單葉對生,葉片大,生于枝條上半部,卵形至橢圓形,全緣無柄。穗狀花序下垂,花外苞片為粉紅色(圖27),花冠鐘形。漿果。花期4—5月,廣州多催花于春節(jié)應(yīng)用。原產(chǎn)熱帶非洲及東南亞一帶的熱帶雨林地區(qū)。
觀賞評價及應(yīng)用:花序大,極為美麗。多盆栽用于室內(nèi)的客廳、臥室等裝飾,番禺百萬葵園大量應(yīng)用于餐廳空中(圖28),打造成極佳的立體景觀;也適于賓館、商場、居家等的廳堂裝飾。
(責(zé)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