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點培育家庭經營,提升生產能力。組合“民辦公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一事一議”等政策支持完善生產基礎設施。完善種糧直補政策,按生產規模、產量向專業大戶傾斜。試點家庭農場財政定額補助政策。
二是著力規范合作經營,提升服務能力。財政資金主要投向社員培訓、規范內控制度、打造農業品牌等。納入競爭類項目、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范圍。完善農業項目對接機制。拓寬無抵押信用貸款、生物資產抵押貸款等融資。
三是合理引導企業經營,提升帶動能力。對中小微農業企業按半市場化原則,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投基金支持。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完全市場化原則,依托農業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支持。探索以發展保供產業、帶動農民增收為指標的補助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重慶市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