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8日一早,利川市魚泉口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69歲的村民陳興德在村主任李鳳祿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拿出銀行卡,輸入密碼,不到一分鐘時間,就順利取出300元現金。
拿到錢,老人樂開了花:“以前每次取錢得跑到鎮上銀行,來回花10元錢車費、1個多小時,像今天這樣下了大雪,更不方便。現在村子里開設了代辦業務,從家門口到這里才500米路程,方便多了!”
老人的笑臉,折射出貼心服務帶來的幸福感。據了解,魚泉口村投入20余萬元對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進行了提檔升級,并爭取相關單位的支持,安裝了農業銀行、郵政銀行、供銷聯社等單位的代辦服務設備,實行“一站式”服務,為群眾開展存取款、匯款、電話費充值、電費繳納、養老保險辦理等免費代辦服務以及政策咨詢、各種證件辦理、預約上級部門等服務。
“喂,老沈啊!我是元堡鄉工商分局的老李啊。聽市局領導說,你想在我們元堡鄉開辦一個黑山羊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們熱烈歡迎。今天是我們的上門服務日,你就在家等著我們,我們馬上過來......”一天,元堡鄉復興村福鑫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權接到鄉工商分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讓他有點意外。
接完電話,沈權突然想起來,前些天跑到市工商局咨詢過注冊程序等問題,做好了要花兩個月時間辦證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工作人員主動找上門來提供辦證服務。想到這,沈權高興地一拍大腿,大聲喊:“媳婦兒,準備茶水......”
讓服務資源更貼近群眾,讓服務群眾的雙腿邁得更勤。2013年以來,利川市按照“三關愛六服務”要求,創新服務載體,延伸服務觸角,在全市全力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市鄉兩級先后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對全市100余個中心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
據市委組織部門負責人介紹,在今后的一年時間里,利川市將按照“服務為本、百花齊放”的原則,充分尊重各村的自主創造性,讓582個村(社區)黨組織服務功能直接延伸到群眾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