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干部不簡單,走鄉串企聽真言。解決問題實打實,噓寒問暖不厭煩。寒風瑟瑟迎面拂,惠民政策暖心間。中午誤餐吃盒飯,群眾路線人人贊。”近日來,在浠水群眾間流傳的這樣一首順口溜,生動表達了群眾對領導干部作風轉變的贊許和擁護。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在即,浠水縣提前吹響活動“集結號”,堅持先試先行、立說立行,邊查找、邊整改,為活動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頭雁領航
頭雁帶對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飛。浠水縣委書記吳燁指出,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也是領導班子的組織者、推進者、監督者,須時刻把握方向,充分傳遞動能,帶領班子把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省委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以后,浠水縣委立即行動。浠水縣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上級精神,討論通過了成立領導小組、建立聯系點開展調研等文件,落實縣領導聯鄉鎮、聯機關事業單位、聯學校、聯村(社區)、聯非公企業等制度。
“現在我們層層強調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無可厚非,但是怎么辦好辦實?”浠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文虎表示,各級在研究方案、制定政策時一定要下功夫,多給服務對象一些話語權。辦哪一級的事,就多征求哪一級的意見,做到上下結合、點面結合,在全縣黨員干部中形成共識。
浠水縣委常委會13名組成人員分赴農村社區、廠礦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各基層聯系點調研走訪,解決農村水利灌溉、抗旱保苗、企業生產經營、重點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20多個。全縣1700多個基層黨組織選派黨員干部與8000多名“空巢老人”、1.1萬名“留守兒童”結成了幫扶對子,幫助解決問題2000多個。
狠剎“四風”
去年以來,浠水縣委書記、縣長帶頭改進工作作風,頂著烈日逐個項目現場解決問題,對重點在建項目拉練檢查,幾十名縣領導及鄉鎮、縣直單位黨政“一把手”,中午就在巴河鎮長江村附近的工地上吃盒飯。巴河鎮長江村黨總支書記張成清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說,領導干部的扎實作風是最生動的表率。
縣紀委組建4個工作專班,深入開展“十條禁令”明查暗訪行動,公開曝光處理黨員干部25人,其中2名干部免職。扎實開展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查糾違規資金30多萬元,立案查處6人,撤銷不合規評比、達標、表彰項目30項。
據介紹,浠水縣還實行作風建設與效能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三合一”,堅持“行風熱線”行風建設制度。開辦以來,解決群眾關注的問題356個。建立了縣信訪接待中心平臺,開通書記、縣長信箱,暢通了信訪渠道,去年以來受理126件信訪件。
浠水縣選定20個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重拳打擊破壞經濟發展行為。“我們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代表參與評比打分,實行全程監督。”浠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葆良介紹說,全縣嚴格實行年初亮目標、一月一公示、半年一考核、全年曬業績,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量化目標任務、量化時間節點、量化責任領導、量化工作專班,堅持實績導向,嚴格落實績效考核獎懲兌現。
助力發展
“要敢于向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亮劍。”去年以來,浠水縣公開播放破壞環境建設視頻短片,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13起典型案例、23名責任人進行了公開處理。
圍繞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浠水縣采取“問題公示、現場答復、全程錄像”的方式,制作播放“電視問政”電視片。此外,還建立了項目建設“綠色通道”,推進“一減三改”,減少行政審批48項,改串聯式審批為并聯式審批、改多頭收費為打包收費、改多家管理為集中管理,做到“一張單子”管全面,全力打造最快審批、最優環境。
湖北神鷺集團在浠水縣委人才辦和工商部門的幫助下,中科院曹文宣、桂建芳2名院士依托神鷺新建水產院士專家工作站,“神鷺”有望被認定為浠水縣首個中國馳名商標。省人大代表、集團董事長楊光深有感觸地說:“各級領導聯系企業更緊了,服務企業更到位了,支持企業更有力了,我們企業經營主更滿意了!”
(作者單位:浠水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