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歲外出打工,24歲回鄉創業,32歲時成為被農業部認證的湖北省首家標準化示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她小學肄業,通過自學,現在擁有武漢大學本科文憑;她用一顆美麗的心靈和感人的行動贏得社會廣泛贊譽,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并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青年創業之星”、“中國杰出青年農民”、“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項榮譽。
書寫這部人生勵志傳奇的人,是人稱“大別山牧羊女”的劉錦秀。
苦澀的人生起點
苦難是劉錦秀的人生底色。
家有“七仙女”,羨慕世人,苦煞家人。家大口闊,加上父母本分老實,作為“七仙女”中的大姐劉錦秀,東家借米、西家借鹽是她童年最深的記憶。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3歲那年,劉錦秀放棄學業,懷揣借來的50元“巨款”、提著母親陪嫁來的舊木箱,踏上了打工掙錢養家之路。之前,劉錦秀連縣城都沒去過。
在浙江樂清的一家繅絲廠里,劉錦秀上班比人早,下班比人晚。三班倒,她連上兩班。只為能盡快掌握技藝,能多掙一些工資補貼家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熟練工每分鐘穿24個磁眼,劉錦秀日夜苦練,幾天就達到一分鐘穿32個的水平。
第一個月領到了145元工資。這是劉錦秀人生掙得的第一筆錢,她毫不遲疑地給家里匯了140元。為了能用剩下的5元錢度過一個月,劉錦秀到菜攤買回幾斤豇豆,用鹽水一泡,每餐用一根豇豆咽飯。
“苦難是人生的寶貴財富。”回憶過往,劉錦秀一臉千山盡度的從容,“正是少年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在后來創業中遇到的困難真的不算什么。”
艱辛的創業歷程
奮斗是劉錦秀的人生亮色。
2003年,劉錦秀已經成家立業。她在黃州的物業公司風生水起,年可入賬百萬。
當看到父老鄉親依然在山坳里艱難度日、依然有輟學孩子背起行囊遠走他鄉時,劉錦秀寢食難安。
怎么幫他們呢?自幼在農村長大,又在外闖蕩多年的劉錦秀深知發展產業才是扶貧的治本之策。“一定找到適合山區的特色產業,讓山里的農民富起來。”她琢磨著,“該回家了!”
2004年初,劉錦秀再次選擇了出發。不過,這次行程的目的地是她的老家——羅田縣黃土坳村。
她買來47只種羊,在山頂搭起茅草棚,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白天,趕著羊群到深山里放養,時常要面對毒蛇、野豬的侵擾;晚上,守著幾十只山羊,在既不能遮風又不能擋雨的茅棚里數星星。
生活艱苦還不是劉錦秀創業路上最大的“攔路虎”。由于缺乏品種意識和防疫技術,第一批種羊死得所剩無幾,才是她揪心不已的痛。
不懂就學。劉錦秀拿出了當年打工闖蕩的狠勁,省城大專院校、省市縣畜牧局都是她串門的對象。專家不厭其煩,她自己也樂此不疲。志誠心專,劉錦秀很快就成了“土專家”,村民開始找她請教養羊技能。到2005年年底,劉錦秀就賺了7萬多元。
劉錦秀看到了產業發展的前景,決心大干一番。2006年,她拿出多年積蓄,買下近千畝山林32年的使用權,建起了清潔無污染的種羊基地。把能繁母羊送給周邊27家農戶散養,小羊出欄后負責回收。2007年9月,她聯合當地5個養羊大戶,在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然而,一個月之后的一場森林大火差點燒掉了劉錦秀的全部希望。那場“無名之火”把小羊羔全部燒死。火燒了整整19個小時,她也整整哭了19個小時。
災難遠沒有結束。2008年一場大雪壓塌了她的羊舍,凍餓死山羊267只,直接經濟損失30多萬元。接連遭受兩次打擊,劉錦秀欲哭無淚。
志堅行苦,苦難就不會摧毀人生。劉錦秀歷難彌堅,愈挫愈勇,她再次籌資20萬元重建倒塌羊舍,購回新品種抗寒高產種羊。
榜樣的力量無窮。在她的示范帶動下,合作社農戶紛紛開展抗災自救。而且,有更多的村民自愿加入了她的合作社。“這算是對我的一些安慰”。
風雨過后是彩虹。歷經這些磨難,磨練了劉錦秀的心智,更練就了她的胸懷,事業也開始順風順水。如今,合作社擁有核心繁殖基地2000多平方米,科研育肥基地7800平方米,天然山林草場3000多畝,年存欄山羊3.7萬只,年出欄肉羊4.5萬只,年創產值5000多萬元,50多個分社遍布麻城、英山、蘄春、浠水、團風、安徽金寨等周邊縣市。
質樸的大愛情懷
奉獻是劉錦秀的人生原色。
為鄉親父老脫貧致富尋找發展路徑是劉錦秀回鄉創業的初衷。這點,劉錦秀從來沒有忘記。
買不起種羊的貧困戶,她通過寄養的方式免費提供種羊,年底回購時再扣除成本。此舉讓723戶農戶受益,戶平年收入近5萬元。
合作社修建標準化羊舍時,她“順帶”將周邊村組的6.6公里土路改造成水泥路;聯系分社建設時,她“順帶”把貧困戶劉愛中的120平方米羊舍和3.8公里長的低壓供電線路建立起來了;聯系回收成羊時,她把殘疾少年尹有兵“順帶”回合作社,給他安排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為合作社購買生活用品時,她“順帶”為鎮福利院送去價值5000多元的生活物資;為員工發放福利時,她“順帶”為全村孤寡老人每人送去一份;去年春夏連旱,她“順帶”為村組送去抗旱抽水設備24臺套,開挖塘堰24口;在市里參加人代會時,她“順帶”聯系上黃岡方正集團老總,為村小學募捐30多萬元……
鄉鄰被她質樸的純真大愛感動,劉錦秀卻輕描淡寫為“順帶”。
“真的是‘順帶’。就目前而言,這些微不足道,只能幫助一時,改變不了他們的生活。”劉錦秀有些愧疚。
美麗的事業夢想
擔當是劉錦秀的人生本色。
劉錦秀自幼就是家庭的頂梁柱,贍養老人,照顧弟妹,她從無怨言。如今,弟妹已長大,但遇事總是找大姐商量;成家后,她是小家庭的主心骨,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樣樣精彩完美;在合作社,她是領頭雁,視事業為生命,事必躬親;她關愛員工,視員工為家人。
劉錦秀還自覺擔當社會責任。在黃岡市第四屆人代會上,她放眼未來,著眼全局,提出“羅田創建大別山區山羊產業第一縣,國家‘北羊南移’工程重點布局黃岡”這一具有前瞻意義的戰略性建議,受到與會代表高度贊賞。
劉錦秀為實現這個美麗的事業夢想,早已先行一步。她出資送20多名農家子弟到市農校學習山羊養殖、防疫知識,為培育產業發展人才集聚力量;她聘請華中農業大學退休的副教授為顧問兼司機,為的是自己能隨時隨地地請教和學習;她還先后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學習建設山羊標準化養殖;到泰國(國際糧農組織)學習羊肉精細分割、產品包裝;到日本學習品牌創建;巨資引進臺灣商品索源系統;她注冊了“薄金寨”、“三里美”的商標,向農業部申報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
在產業發展上,劉錦秀更是大手筆。她在羅田經濟開發區征地120畝,投資1.1億元,成立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牛羊肉食品加工項目。目前,廠區廠房正在抓緊建設,不銹鋼專用設備已在山東定制,預計今年7月1日前可正式投產。
“只有形成支柱產業,形成品牌效應,才能帶富一方。”談起未來,劉錦秀躊躇滿志。信心與責任交織、敬業與奉獻編結的錦繡大道,在她堅定的目光中向前延伸……
責任編輯 林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