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開展黨代會常任制試點以來,在黨代表提案辦理中,嚴把“三關”,連續多年實現了提議按期辦結答復率100%、與代表見面率100%、代表滿意率100%。
嚴把“質量關”,提議成為傾聽民意的回音壁。每年舉辦一次黨代表培訓活動,對黨代表履職、收集民意、提出提議進行系統地培訓。將全市255名黨代表按照區域和行業劃分為21個活動小組,組織黨代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收集意見建議。組織提案審查委員會成員征求提案人和承辦單位意見,召開提案審查會議,對存在“大而空”、關聯度不大、操作性不強、少數動議和臨時動議等傾向性問題的提議、提案不予立案。
嚴把“督辦關”,提議成為為民辦事的連心橋。承辦單位在接到交辦任務后與提案人見面,明確提議提案人的意圖;辦理中期要向提議提案人匯報工作進展;辦結后,征求提議提案人的意見建議并接受評價。在提議交辦3個月后,召開中期督辦會,對各承辦單位提議辦理情況進行一次清理,下發辦理情況通報;臨近辦結期限,督促各單位提交提議辦復文件和《宜都市黨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征詢意見表》。對沒有按期辦結的要形成書面情況說明,提交提案審查委員會。對黨代表提議提案辦理的情況以《黨代表提議提案辦理情況督辦通報》和《黨代表參閱》等形式,把承辦單位完成黨代表提議提案情況通報至所有黨代表。同時在《宜都黨建網》開辟黨代表專欄,及時把黨代表提議提案工作動態、工作經驗、先進典型進行公開。
嚴把“轉化關”,提議成為宜都發展的助推器。對黨代表提議提案不滿足于就承辦單位而抓承辦單位,而是積極爭取市委、政府支持,通過市委、政府工作決策發揮黨代表提議提案的重大作用。對黨代表提議提案不滿足于向黨代表進行回復,尤其對于不能辦結的“難辦案件”,把其中反映出的問題作為“書記項目”進行長期研究,作為難題進行破解。對黨代表提議提案不滿足于“就事論事”,而是從個別到一般,從市級層面研究長效機制建設。
(作者系宜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